小米区块链宠物“加密兔”宣布3月1日下线

金江
2022-01-14 09:21

1月14日消息,近日,官方宣布“加密兔”将于3月1日下线。

format-jpg

图源鞭牛士,下同

官方公告称,目前加密兔的功能与玩法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因此不得不做出重大调整:加密兔(含所有功能)将于2022年3月1日00:00:00正式下线。

据悉,小米加密兔是由去中心化技术创造出来的虚拟兔子宠物,于2018年上线。据官方介绍称,所有的加密兔都使用去中心化的方式记录下来,TA们是独一无二的。一旦被你拥有,就无法被任何人复制、修改或销毁。你的加密兔形象由多种基因随机组合而成。每种基因都会有“稀有”和“普通”两种属性。

format-jpg

加密兔含有稀有基因的数量和类型将决定TA的等级,你的加密兔可能是“传说”、“史诗”、“罕见”、“稀有”、“普通”中的任何一个等级。

加密兔的“代数”为父母双方“代数”高的一方加1。随着“代数”的增长,加密兔的稀有性也会逐渐降低。“0代”、“1代”等低代数的加密兔绝对是市场的宠儿。

据了解,加密兔不仅会跟主人聊天,还会不定时外出,遇见网友、谈恋爱、生兔宝、参加发布会。加密兔外出后有可能会孕育兔宝。兔宝被成功竞拍后将成长为加密兔,但在变成加密兔前它的基因均是未知的。使用胡萝卜即可参与兔宝竞拍。一场竞拍结束时,竞拍成功者将获得加密兔,而兔宝的发起竞拍者将获得胡萝卜。

format-jpg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2年1月13日在香港交易所回购78.8万股股票,耗资约1463.87万港元。本年内至今为止(自普通决议案通过以来)累计购回证券数目约1.612亿股,占于普通决议案通过时已发行股份数目的0.64%。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月14日消息,近日,小米官方宣布“加密”产品将于3月1日下线。公告显示,目前加密的功能与玩法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因此不得不做出重大调整:加密将于2022年3月1日00:00:00正式下线。据了解,小米加密是由去中心化技术创造出来的虚拟兔子宠物,于2018年上线。官方介绍称,所有的加密都使用去中心化的方式记录下来,TA们是独一无二的。一旦被你拥有,就无法被任何人复制、修改或销毁。
9月27日消息,小米手机宣布,小米17全系开售5分钟,刷新2025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新机系列,首销全天销量、销额纪录。小米17 Pro Max单款机型也打破了今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首销全天销量、销售额纪录,在小米17系列中销量占比超过50%。
9月26日消息,小米法务部公布维权工作进展:2025年至今,小米法务已完成对16465条舆情线索的法律评估,重点监测网络账号231个,并针对其中92个恶意侵权账号提起民事诉讼,依法追究相关侵权人的法律责任。目前,部分案件已进入法院审理阶段,将适时公布案件进展。同时,其亦关注到部分小米车主无端遭受网络攻击的情形,小米法务已协助部分车主进行维权,目前已发起车主维权诉讼共计35件,后续将持续重点关注此类网络侵权行为。
最近这段时间,小米又在舆论场上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度。
小米汽车定制服务上线
9月25日消息,在今晚的2025年度演讲活动中,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宣布,小米汽车正式推出独特的“小米定制服务”。这项服务定金为80000元,犹豫期90天。小米定制服务试运营一年,每月最多定制40台,需要线下锁单。目前支持YU7 Max 、SU7 Ultra车型定制,可与现有配置组合搭配。
小米YU7交付已超4万台
9月25日消息,2025雷军年度演讲暨小米17系列发布会上,小米集团创始人、CEO雷军公布,小米YU7上市3个月,交付已超过40000台。
9月25日消息,小米17 Pro系列正式发布,售价4999元起,全系搭载“妙享背屏”。小米17Pro Max系列手机同时发布,采用全新“超级像素”低功耗屏,起售价5999元。
小米17售价4499元起
9月25日消息,小米17正式发布,售价4499元起,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采用第三代3nm制程工艺,搭载7000mAh小米金沙江电池。现已开启预售,9月27日早10点,正式开售。
9月25日消息,在雷军年度演讲的下半场,小米正式发布秋季新品“小米17”。雷军表示,小米17重191克,所有细节非常精致,品质不亚于苹果手机,搭载小米龙晶玻璃,中框采用了高强度航空铝,满级的防水防尘,大R角采用超椭圆曲线设计,相机依旧采用徕卡。这次,小米17有四种颜色可选,新增的两款配色为雪山粉、冰融蓝。雷军表示,小米17的标准版是按照iPhone17 Pro的标准来规划的,因此在很多场景下,温控表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