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DB数据:SHEIN成美国第三大在线时尚零售商,仅次于亚马逊沃尔玛

拾枫
2024-05-08 11:44

5月8日消息,全球数据和商业智能平台Statista近日引用ECDB网站最新数据显示,SHEIN位列美国第三大在线时尚零售商,位列亚马逊和沃尔玛之后,排在传统零售巨头梅西百货和耐克之前。SHEIN也成为美国前五大在线时尚零售商中唯一的一个中国企业。

根据ECDB网站的数据,亚马逊和沃尔玛是美国前两大时尚零售商,两家零售商都通过线上和实体店销售各类商品,2023年的时装净销售额分别达到123亿美元和89亿美元。位列其后的是SHEIN。SHEIN已经超过排名第四的美国传统零售商梅西百货(Macy's)和排名第五的耐克(Nike),后两家公司2023年的时装净销售额分别为64亿美元和45亿美元。

format-jpg

ECDB数据显示SHEIN位列美国第三大在线时尚零售商 图源:Statista

SHEIN已经形成以广东为核心的柔性供应链体系,不仅向供应商免费提供数字化技术工具,更提供涉及企业建设、经营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等全流程培训额辅导帮助传统服装工厂转型为现代化企业。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SHEIN自助补贴帮助超130家供应商工厂43万平方米厂房扩建与改造,受益人数达2.2万人,举办超过600场供应商赋能培训;其聚星光等公益基金支持了400余个供应商员工家庭。

SHEIN平台还为卖家提供了包括全流程培训体系、运营与工具赋能、一站式履约支持、订单与结款支持、低投入成本、综合竞争力提升等在内的一系列成长赋能,并加码强化“新优商”扶持力度。去年SHEIN特别推出了“希有引力”百万卖家计划及全国500城产业带出海计划,助力更多中国制造与中国品牌出海。从2021年至今SHEIN平台已经覆盖了全国超300城产业带卖家。

format-jpg

图源: SHEIN平台卖家招募公众号

值得一提的是,SHEIN近期宣布在欧洲9国(德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瑞典、荷兰、波兰、葡萄牙、英国)和墨西哥等多国平台站点全面开放自主运营模式,更有消息称,SHEIN将于5月开始上线海外本地半托管模式,商家实现海外本地备货、自主履约、自主选品上架并提报价格,SHEIN协助运营,半托管的首站即落地美国。在去年秋季Piper Sandler的调研中,SHEIN成为美国年轻人最受欢迎的购物网站第2位。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自2023年8月启动测试至今,SHEIN Xcelerator已吸纳全球近20个品牌加入,累计实现近30亿元的收入。
9月18日消息,法国时尚品牌Pimkie宣布与快时尚电商平台Shein达成合作,将通过Shein全球电商网络加速其在线业务发展。预计今年年底前,Pimkie产品将正式上线Shein 平台,覆盖160个市场。Pimkie首席执行官Salih Halassi表示,目前电商收入占比不足5%,与Shein合作将有助于建立强大的数字化渠道,目标是在三年内使电商业务贡献营收占比提升至30%。Pimkie预计2025年营收1.5亿欧元,并力争到2028年实现3亿欧元。
9月16日消息,SHEIN近日正式推出“SHEIN Xcelerator”品牌孵化与扶持计划,面向包括中国设计师和品牌在内的全球新兴及成熟品牌,提供品牌孵化与全球化发展支持。该计划由SHEIN早期推出的设计师赋能项目“SHEIN X”升级而来,目前正处于多市场拓展阶段。自2023年8月启动测试至今,SHEIN Xcelerator已吸纳全球近20个品牌加入,并累计实现近30亿元人民币的收入。参与品牌在首年平均销售额增长达190%,部分品牌如Missguided预计在未来两年内收入将超过16亿元。目前,已有中国设计师和品牌开始加入该计划。
9月12日消息,全球第三方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必维国际检验集团 近日向SHEIN位于肇庆的一家物流园区颁发《碳中和核查意见书》,显示SHEIN所运营的该物流园区在2024年已实现了符合碳中和认证标准范围1和范围2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碳中和。这标志着该物流园区成为SHEIN首个实现“碳中和”的物流园区,也是SHEIN助力产业绿色化升级的重要一步。
今年上半年,SHEIN投入近3000万元用于技术创新和精益化建设,开展培训超250场。
SHEIN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行动持续进行。根据最新统计,今年上半年,SHEIN投入了近3000万元用于技术创新和精益化建设,开展培训超250场,同时关爱工人的聚星光与儿童之家等公益项目有序进行。
相较去年,合作范围的产业带和企业已更广泛地覆盖到了内蒙古呼伦贝尔、黑龙江佳木斯等较边远地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