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王卫帮雷军带货
最好的盟友,总是默默支持对方,并在关键的时候站出来。
1.顺丰王卫用上了小米AI眼镜
没想到,小米的新产品发布还没多久,就有大佬出来站台了。
日前的一场会议中,顺丰创始人王卫被发现戴了一副有些特别的眼镜:镜框上能看到两颗圆形的摄像头,镜腿也明显比普通眼镜粗很多。
而在放大现场照片后,赫然能够看到镜腿上印着的“xiaomi”字样,这正是不久前刚刚发布的小米AI眼镜。
今年6月26日的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上,创始人雷军亲自发布了小米的首款AI眼镜,支持拍照录像、问答、翻译、耳机、支付等功能,但并不支持屏显。官方将这款产品定义为“面向下一个时代的个人智能设备”,也是“战略级新品”。

图源:小米发布会
售价方面,该眼镜提供了三种不同颜色的标准款,以及单色电致变色版、彩色电致变色版,价格分别是1999元、2699元和2999元。
新品一经发布,便掀起了抢购热潮。销量24小时突破1万台,72小时接近5万台。另外小米官方账号的设备激活数据显示,短短六天,小米AI眼镜的实际用户激活数量已突破三万台,部分颜色的眼镜甚至已经缺货。
事实上,自从扎克伯格的Meta公司推出的Ray-Ban Meta智能眼镜在全球爆火后,AI眼镜赛道已经吸引了一大批大厂和初创公司的涌入。
通过和墨镜品牌Ray-Ban(雷朋)的联名合作,支持拍照、屏显等功能的Ray-Ban Meta眼镜,去年在全球销量超过了100万副。
这一亮眼的成绩,也让AI眼镜成为了众多消费电子品牌重点布局的方向。
据南方都市报统计,目前已有AI眼镜发布或准备发布的国内品牌包括小米、Rokid、华为、雷鸟、创维、联想、李未可等,另外还有魅族、闪极等品牌也有相关布局。

图源:南方都市报
不过其中大部分都不支持拍照,支持屏显的更是少之又少,这也导致各家品牌的AI眼镜定价相差悬殊。
如果综合考虑性价比的话,小米和Rokid可以说是目前最受关注的AI眼镜厂商。
今年2月,Rokid创始人祝铭明曾因为戴着自家AI眼镜充当“提词器”而火遍全网,得到了央视等官媒的广泛报道。

祝铭明展示眼镜的提词器功能
从功能来看,Rokid Glasses比小米的AI眼镜多了一个屏显功能,而价格只贵了几百块,算是行业内较有竞争力的产品。目前,Rokid Glasses已经开始给第一批的预定用户陆续发货,预估出货量在4000台左右,但还未正式大规模开售。
相较之下,小米的AI眼镜在支持拍照的产品当中定价合理,而且货源相对充足,因此也吸引了大批消费者的追捧。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用户对于AI眼镜的市场接受度还在处在起步阶段,小米AI眼镜的用户反馈也是褒贬不一。
一方面,以“性价比之王”著称的小米,此次发布的AI眼镜更像是试水,定价上并没有低到要“掀桌”的迹象。
根据咨询机构Wellsenn XR的小米AI眼镜BOM拆解预测报告,小米采用了高通AR1双ISP,索尼IMX681、1200像素,电池容量约160毫安,配备2+32GB存储器,预计每副眼镜综合成本大约1281元。而最终小米AI眼镜的售价定在了1999元起,仍保证了一定的利润率。
另一方面,虽然销量火爆,但退货的也不少。在一开始的新鲜感过去以后,小米AI眼镜的用户当中也出现了质疑的声音。
此前雷军在小红书发布的佩戴AI眼镜视频下方,出现了不少用户的吐槽,问题主要集中于边框厚重不够美观、续航差、交互逻辑有问题等。不久前还有媒体报道称,综合各大电商平台数据,估测小米AI眼镜抖音平台的退货率或达40%。

雷军佩戴小米AI眼镜宣传
当然也有AI眼镜行业的从业者表示,40%的退货率在行业内属于正常水平,有的品牌退货率甚至高达60%以上,这也是行业目前面临的普遍困境。
可以说,无论是从价格还是体验来看,目前国内的AI眼镜行业还远远没到成熟的阶段,因此可能也需要有更多的大厂投入、大佬站台,加快提升市场的接受度。
就像不久前有消息称,阿里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发一款基于光波导技术的AI+AR眼镜,预计将在今年内推向市场。
而这一次顺丰王卫主动为小米的AI眼镜站台,也有望带动更多消费者关注到AI眼镜,为国内AI眼镜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王卫和雷军,相互成就
考虑到小米的AI眼镜并不支持屏显的提词器功能,王卫却仍选择在出席重要会议时佩戴,最大的可能性有两种:
一是王卫已经习惯了日常佩戴小米AI眼镜,并没有不适感;二是王卫专门戴上了这款眼镜,目的就是帮雷军“带货”,加大对新品的宣传力度。
而无论是出于哪种原因,都足以看出王卫对雷军和小米的支持。
事实上,双方的交情至少已经有了十余年时间。虽然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兄弟情深”,但在关键时刻,他们二人总能给予对方最大力度的支持。
早在2014年初,业内就曾有小道消息称,王卫有一天“密会”雷军,且二人“相谈甚欢”。当时还有顺丰的内部消息称,王卫在集团内部开会时,常常会提起小米,中高层员工也会议论小米。
就在这一消息引发业内热议后,这一年4月8日的“米粉节”,顺丰就成为了小米最重要的物流合作伙伴。
当天,小米共卖出了130万台手机、近480万个配件,电商渠道峰值销售能力惊人,其中手机配送订单约有60%由顺丰完成,凭借“48小时达”的极速配服务覆盖到18个城市,并且顺丰给到小米的待遇更是专人专车,优先派送。
此后的几年里,双方的合作愈发紧密。
2015年,双方还在售后服务上达成合作,有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称,当时小米75%的3C品牌都使用了顺丰丰修的逆向物流+售后服务的全链条服务。
此外还曾有媒体报道,顺丰与小米WMS系统也实现了对接。小米出仓订单的数据会直接进入顺丰系统,同时形成电子运单,最终实现实时提货。这也是为什么2017年“双11”期间,小米智慧云仓的首单妥投就是由顺丰完成,整个过程仅耗时26分56秒。
到这里为止,王卫和雷军的交情还在合理范畴内。毕竟从业务层面来看,雷军需要顺丰的极致物流能力,以支撑电商的交付体验;而王卫也需要小米的体量与品牌,在高端3C、智能硬件领域建立物流壁垒。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一贯低调的王卫,还曾多次出面为小米站台,彰显了其力挺雷军的决心。
比如2018年小米在港股上市的时候,王卫曾以基石投资人的身份现身小米敲钟现场。

王卫出席小米敲钟仪式
所谓的“基石投资人”,指的是在股票公开发行前,提前以锁定价认购大额股份,并承诺禁售期(通常6-12个月),从而为市场注入信心。
彼时,马云、马化腾、李嘉诚都认购了小米超过1亿元的股票,李嘉诚更是通过自己的基金投了3000万美元。虽然顺丰方面并没有披露具体的投资金额,但从王卫亲自到场助阵来看,也足以体现他的诚意。
不仅如此,在小米此后的“大事件”当中,也能够看到王卫的身影。
比如去年3月,小米第一款汽车SU7的上市发布会上,王卫也低调现身VIP室,与雷军、李斌、何小鹏、李想等车圈大佬合影。

王卫现身小米SU7发布会
再到如今戴着小米的AI眼镜开会,王卫可以说是时时刻刻都把小米这个大客户放在了心上。
虽说在商业世界里,没有永恒的朋友或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但王卫一次次为雷军站台,也足以证明,即使二人不是挚友,也是“互相成就”的商业盟友,从合作、投资到站台,两人早已形成一条牢不可破的利益纽带。
这样互相成就,又互不打扰的交情,在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里可能才是最宝贵的。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