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拉来上万家品牌搞拼好饭,王兴、刘强东的较量开始了

互联网头条
2025-07-24 10:11

低价和品质两手抓,美团是认真的。

1、美团拼好饭将引入1万家餐饮品牌

美团拼好饭又放大招。

近日,拼好饭发布“万家品牌”计划,表示将联合1万个餐饮品牌上线实惠套餐

按照美团的说法,这个计划主要是为了帮助消费者节省开支。美团做了个假设:在一线城市,吃一份品牌工作日套餐,每顿平均价格是40元,一个月下来就花了2400元

对于刚毕业、月收入刚过万的年轻人来说,每天两顿工作餐,就占了收入的四分之一。如果每顿能省5块钱和30分钟,一个月就能省下300元和30个小时,多出来的时间和钱可以用来享受生活。

图片图片

图源:美团

可以看到,美团正在向消费者力推拼好饭。而且拼好饭和神抢手一同被放置在了美团外卖首页正中间位置。

图片

 图源:美团APP

随着外卖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拼好饭凭借价格优势,成功为美团拓展了更多订单来源。比如在7月12日的“疯狂星期六”活动中,美团即时零售订单突破1.5亿,其中超3500万单由拼好饭贡献

图片

图源:美团 

拼好饭订单量的不断增长,很大程度是因为其价格实惠的优势。这也成为了美团抢夺更多下沉市场用户的利器。

美团CEO王兴曾在一次电话会议表示:“越来越多用户来自低线城市,低线城市是用户增长的前线,低线城市交易量为我们带来50%增长,占整个订单数量60%,美团会不断加大投资,增加渗透能力。低线城市用户更多是年轻群体。”

有行业人士也谈到类似观点,“一线城市的美团餐饮外卖订单触及天花板,增长难度大,美团要提升天花板需要拼好饭这样的极致低价产品。同时,进一步发掘低线市场。

虽然拼好饭很受欢迎,但不能否认它也有些争议。有人觉得太便宜了,反而不敢点,他们担心拼好饭的餐品质量,怀疑是不是真的是人能吃的。

要知道,价格低廉意味着商家要牺牲自身的利润,这笔亏本的买卖谁都不愿意做。况且,谈到低价,大家普遍先入为主判断商品质量差。在这种情况下,美团需要引入更多知名餐饮品牌商家,降低用户的信任成本。

据介绍,目前入驻拼好饭的餐饮品牌已经超过5000个。为了吸引更多品牌商家入驻,拼好饭将为参与“万家品牌”计划的商家提供流量倾斜、联合定制服务和品牌扶持等。

图片

图源:美团拼好饭

美团表示,拼好饭通过标准套餐、薄利多销、集中配送,帮助商家聚焦“人气”餐品。商家集中力量打造“爆款”,通过批量采购,提高出餐环节效率、降低成本。同时,拼好饭商家每一单获得的利润都是确定的,每一天的订单量也是确定的。

与此同时,美团拼好饭设立了“爆品一口价”品牌专区。美团表示,对于品牌商家来说,品牌专区可以带来更有稳定的流量,也有助于新品首发、爆款营销等更多玩法。

总之,美团将持续加码拼好饭。未来,随着拼好饭在下沉市场的持续渗透,其对商家和消费者的影响力还将进一步扩大,成为美团外卖业务的重要增长引擎。

2、拼好饭要摆脱低质标签

过去,低价往往与低质划上等号,许多消费者对拼好饭也存在“便宜没好货”的刻板印象。

拼好饭持续引入更多品牌商家,显然是在努力打破外界对其“低价低质”的偏见,同时建立品质心智。

华泰证券去年发布的一份拼好饭调研报告指出,与市场认为拼好饭只是“相比主站价格更低的外卖”观点不同,他们认为拼好饭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外卖模式:价格更低的背后是平台在供给端与商家协商“以量换价”,在用户端鼓励同地拼单并集中化配送,从而显著降低了单均配送成本

“拼好饭本质是外卖提升效率的新模式,并且有助于用户、商家、骑手三方效用增强。”华泰证券表示。

通过与品牌商家合作,拼好饭不仅提升了菜品的口味和标准化程度,也增强了整体的服务体验。此外,品牌商家的加入还能为平台带来更多流量和用户粘性,形成良性循环。

图片图片

图源:美团 APP

进入拼好饭页面,我们可以看到,美团一直在通过“干净看得见”“品质精选”“亮厨商家”“高分商品”“食安险放心吃”等标签,强化用户对拼好饭“高性价比但不低品质”的认知。

而早在今年4月18日,美团拼好饭“大牌专区”(现改为“爆品一口价”)就已经在全国范围内上线。

美团在正在全方位强化品质心智。比如上线了“明厨亮灶”直播入口,鼓励商家展示后厨、门店的真实环境,从而提升信任感和复购意愿;

图片

图源:美团 APP

同时还上线“品质堂食”标签,帮助用户更方便地筛选出提供线下堂食的商家,满足那些更倾向于线下堂食、追求用餐体验的消费者。

图片

图源:美团 APP

与此同时,半个多月前美团还宣布将正式推出“浣熊食堂”。据悉,浣熊食堂以线下投资建设的集中式外卖厨房为基础,帮助餐饮商家实现放心外卖的品质升级

据了解,美团计划未来三年在全国各地投资建设1200家浣熊食堂。

美团通过这些举措,既守住低价优势,又逐步提升品牌形象,为长期发展打下基础。

3、美团和京东外卖杠上了

自从京东一脚踏入外卖市场,美团便如临大敌,整个外卖行业也跟着热闹起来。虽然京东一开始就走品质外卖的路线,想和美团打出差异化,但最终双方还是在“品质”这块赛道上碰了头。

这倒也可以理解,毕竟美团虽然在外卖市场拥有强大的用户基础和市场份额,但在品质层面仍有短板,这为京东进军外卖市场提供了突破口。

京东正在不断强化自身品质外卖的心智。刘强东曾表示,京东搞外卖是认真的,要做能让父母、孩子、客人都放心吃的品质外卖。

前段时间,美团和淘宝闪购再次打起外卖补贴大战,冲上热搜,引发广泛热议。京东趁着这波流量再次为自己的品质外卖宣传,表示要启动“双百计划”并投入超百亿扶持更多品质商家

不仅如此,京东不忘内涵:“好生意,不靠‘烧’出来,更不靠‘刷’出来!可持续,才是真增长!”还表示要“反内卷,无套路”,认真做好品质外卖

图片

图源:京东黑板报

近日,京东还做起了自营外卖,在京东秒送上线“七鲜小厨”并且已经在北京开出首家外卖自营门店“七鲜小厨”,不过,官方对“七鲜小厨”的定位是合营品质餐饮制作平台。

图片图片

图源:京东黑板报

京东拿出10亿现金为1000道招牌菜寻找合伙人,合伙人参与研发出的每道招牌菜立奖100万保底分成,菜品销量分成上不封顶。

在京东持续加码品质外卖布局的背景下,美团显然不会坐视不管,任由这一市场空白被京东填补。因此,今年以来,美团也在不断加强在品质外卖方面的投入与建设。

总之,外卖大战还没结束,美团和饿了么、京东的较量还会继续,后续美团又会祭出什么“杀手锏”,我们将持续观察。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9月11日消息,据报道,外卖产品已经上线49个一二线城市,累计覆盖一二三四五线城市已超60个。2024年二季度财报显示,二季度日单量峰值达800万单。接近的行业人士表示,近期的日单量峰值已刷新900万单。
5月17日消息,据报道,外卖旗下新业务“”今年一季度日均单量接近500万单,差不多是2023年四季度餐饮外卖日均订单量5700万单的10%。接近的人士判断,将变得更大,远期在外卖订单占比有望达到20%。从2020年开始试点业务,最初定位为面向下沉市场的低价外卖产品,现已进入包括一二线城市在内的全国大多数市场。
7月25日消息,宣布即日起正式推出“百万亮厨”计划,将联合20万商家打造透明开放标杆,通过图文实况、视频直播等,向顾客即时更新真实的后厨环境;同时,还将推动100万商家升级明厨亮灶,建设透明后厨。今年2月以来,已经有11.7万家商户在开通了“明厨亮灶”视频直播,很多商家也将加入到视频直播中。
7月23日消息,正式启动“万家品牌”计划,将为全国1万家知名餐饮品牌提供流量倾斜、联合定制服务和品牌扶持等,共同服务消费者。目前,入驻的餐饮品牌已经超过5000个。截至2025年7月,全国已有超百万商家上线运营,日订单量峰值超过3500万单。过去一年,知名品牌上线运营的门店数量同比增长64%。
卷低价外卖,6.9元一顿饭。
6月3日消息,银发表研究报告指,预料将于本月6日公布2024年首季业绩,估计在市场竞争趋于稳定的情况下,首季表现大致符合预期,季度及全年核心业务利润均将增长。银预期,业务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订单量增长,目前仍预计全年每张订单经营利润可维持在1.18元的水平。银预测首季收入按年增长20%至705亿元,核心业务经营溢利料达86亿元,目标价从132港元上调至135港元,重申“买入”评级。
饿了么在无锡、绍兴、济南等地上线了“饿了么”,而则是在芜湖、厦门等地上线了团购版外卖产品“”。
4月19日消息,据报道,、饿了么等平台正在布局"外卖团购"的常态化模式。饿了么在无锡、绍兴、济南等地上线了"饿了么",而则是在芜湖、厦门等地上线了团购版外卖产品""。编辑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饿了么在去年成立""团队,负责产品研发和推广, 而外卖也早已成立了创新业务部门,在多个城市人流密集的写字楼、商圈测试""。
互联网头条
凝聚百万行业精英,聚焦垂直、前瞻、头条等重磅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