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竞争加剧,亚马逊Prime Day流量下滑
一、Prime Day日均流量下滑
今年亚马逊Prime Day,遭遇的风波比往年更甚。
Prime Day开始当天,亚马逊三大独立广告合作伙伴之一Momentum Commerce就发表数据称,亚马逊Prime Day开局失利,前四小时销售额同比下滑14%;首日全天销售额更是同比下滑41%。
这一数据很快引来各方关注,并引起亚马逊的强烈回应,其反驳称Momentum Commerce的数据“极其不准确”,并表示Momentum Commerce只是三方咨询公司,并不具备完整的数据信息。

亚马逊Prime Day销售表现引发争议 图源:Forbes
不过,除了否定外部说法,亚马逊本身也未给出更具体的销售数据。亚马逊官网写道,“2025 年Prime Day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Prime Day活动,顾客在超过35个产品类别的优惠中节省了数十亿美元,节省金额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Prime Day活动。”
虽然亚马逊一向很少透露Prime Day的具体数据,但相信了解Prime Day的卖家大多也了解这段话,放在往年的Prime Day总结中,这话也能适用。而且,今年Prime Day首次持续四天,促销时间加倍,如此背景下,创下新记录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如果没创记录,那才是真让人大跌眼镜。
也因此,亚马逊的大促“创纪录”总结并未彻底压倒今年Prime Day“表现下滑”的说法。甚至,为了一探究竟,更多机构加入这场数据分析热潮。
流量分析平台SimilarWeb的数据显示,与去年为期两天的Prime Day相比,今年Prime Day期间,亚马逊网站的日均访问量同比下滑15%;移动应用访客数量则同比下降9%。这说明,无论总体销售表现如何,大促时间延长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消费者下单的紧迫性。

Prime Day期间亚马逊与沃尔玛流量对比 图源:SimilarWeb
与此同时,各大平台也在积极与亚马逊抢夺客流。市场研究机构Coresight的调查结果显示,Prime Day前夕,在400名受访者中,48%的消费者表示将参与Prime Day大促,这一比例比去年高出10%,还有34%的消费者计划参与,占比也较去年更高。Prime Day结束后,报告支出增加的比例也从去年的31%上升至43%。
但其中一些消费者也积极参加了沃尔玛与Target举办的同期大促。超过三分之一的消费者表示,他们比较了各大平台的促销价,在成本节省最大化的前提下进行了购买。也就是说,对这部分消费者而言,亚马逊Prime Day并不是唯一选择,一旦其他平台有更好的价格,他们就会转身离开。
二、Prime Day危机显现
事实上,无论今年Prime Day表现究竟如何,这争议背后都反映了一个重要趋势,即亚马逊Prime Day的独特性正在被削弱。
一方面,削弱的力量来自其他竞争对手。比如沃尔玛促销,跟Prime Day同天开场,时间比Prime Day还要再长两天,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动摇那些总是期待“最终优惠价”的顾客。
此外,同期塔吉特、百思买等本土零售商,TikTok Shop、Temu等跨境电商平台也在积极开展促销活动。“Temu Week”活动时间为6月28日-7月19日;TikTok Shop欧洲和美国站年中大促时间分别为6月24日-6月30日、7月7日-7月19日。

沃尔玛7月大促与Prime Day撞期 图源:Today Show
显而易见,从Prime Day开始前到结束后的这一段时间里,市场竞争分外激烈。但凡其他平台能从某一品类抢走一部分客流,对亚马逊而言都是一种损失。而且,这样的活动长期做下去,Prime Day的特殊性也将逐渐降低,因为市场提供给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物价上涨、成本节省等因素,也使得消费者本身开始更多地考虑性价比选择,这意味着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将有所减弱,能最终吸引到他们的还是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这也从侧面说明,尽管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会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诸多因素影响,但若零售商能继续提供不错的选择,增长还是会保持。Corestight的数据显示,尽管今年上半年市场动荡加剧,但美国零售总额仍增长了3.6%,达到4.2万亿美元。即使下半年关税影响全面显现,消费市场的韧性也可能超出预期。

零售增长仍在继续 图源:Forbes
种种迹象表明,无论外部环境因素如何变化,未来零售商要面临的挑战都将逐步加大,不仅要应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更要以更精细的策略赢得消费者心智。能否在一次次变化中占据上风,最终还得各凭本事。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