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百万网红航少摊上事了,被曝婚内出轨,已经闹上法庭
玩火者必自焚,那些守不住道德与法律底线的网红,终将会被流量反噬。
1.百万网红“航少”与粉丝对簿公堂
网红圈的“塌房”连续剧似乎永远没有剧终。
这不,最近又有一位百万粉丝级的网红主播被推上风口浪尖,只不过这次不是带货翻车,也不是人设崩塌,而是牵扯出非婚生女的抚养费纠纷。
此前,贵州女子黄某在网络爆料称,她被百万粉丝网红“航少”隐瞒婚姻状况诱骗交往,分手后才发现怀孕,如今女儿黄某航(化名)已经一岁多。
之后,黄某代女儿起诉符某(即网红“航少”)索要抚养费。经一审法院指定机构鉴定,确认符某为黄某航的生物学父亲。
最终一审判决,符某每月支付抚养费1100元,教育费、医疗费等双方各担一半,同时支付黄某产检费5009.57元。
由于不服判决,符某、黄某很快提起了上诉。
直至上月,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维持一审中关于符某从2024年4月起支付其非婚生女儿黄某航生活费1100元/月,直至其年满18周岁的判决,同时判令符某承担2400元鉴定费用,撤销一审关于符某5日内支付黄某产检费的判决。

图源: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网红“航少”是何许人也?据了解,他来自贵州,其抖音账号坐拥119.8万粉丝。此前,该账号标注为梦想舞团创始人、懿航娱乐董事长,并附上联系方式面向全国招新、加盟。
天眼查显示,贵州懿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注册资本为2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符学”,为“航少”的亲哥哥。

图源:天眼查
目前,“航少”账号的简介内容已悉数删除,仅余一句:一个来自农村的小伙,致力于打造新型广场舞团带动全民健身,给普通人一个圆梦得(的)机会。

图源:抖音
而黄某是1990年生的贵州六盘水人,与“航少”同乡,离婚后独自抚养一个女儿。
一个是百万粉丝网红,一个是普通素人,看上去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究竟是怎么扯上关系,并闹上法庭的?下面就让我们仔细来盘一盘。
据红星新闻消息,2022年8月,生意停滞的黄某在贵阳刷抖音时,刷到附近广场舞视频,而后开始频繁观看“梦想舞团”的内容。
某天夜里,她刷到梦想舞团成员“航少”的直播,因对方互动幽默,黄某评论“过分”后得到回应。黄某回忆,当时特效礼物很吸引人,她就此学会了充值打赏,初期约充值200元人民币。

图源:红星新闻
没过多久,“航少”主动关注了她的抖音,并添加了她的微信。交流中,男方不断暗示并要求她为其直播刷礼物,还多次提到“做数据”“打 PK”等,黄某称自己前后刷礼物约一万多元。
之后,“航少”以她“刷不动”为由,转而劝说她加入其公司,称做互联网直播每月能收入数万元。由于事业停滞,黄某动了心,于2022年11月20日左右入职“航少”的公司。
与此同时,双方联系频繁,关系渐趋暧昧,很快发展为实质性交往。
离谱的是,2022年“航少”的妻子疑似已怀二胎。判决书显示,其第二个婚生子于2023 年2月15日出生。
而一年多后,黄某独自在贵阳市妇幼保健院生下女儿,取名黄某航。生产当天,对方不仅失联,还拒绝签署手术文件。
按照黄某的说法,她是意外怀孕,孕期才发现“航少”早已成家,并与多名女粉丝关系暧昧。在孕期,“航少”拒绝担责,甚至传播其隐私照片威胁她堕胎,因此他还被警方行政拘留了5天。
不过,“航少”否认了黄某所指控的婚内交往,也否认与多名女性交往,声称和黄某交往时自己是单身。
事实究竟如何,主编也不得而知。
但无论从何种角度看,“航少”作为坐拥百万粉丝的网红,都的确存在道德缺失问题。他一边以单身身份与粉丝发展亲密关系,一边对婚姻家庭未尽责任,甚至在亲子关系被确认后仍试图推诿责任,其言行不仅违背公序良俗,更辜负了公众对网红群体的基本信任。
“航少”的塌房,是个人失德的必然结果,值得网红们引以为戒。
2.流量光环下,网红必须自我规范
近年来,网红“塌房”事件如同多米诺骨牌般接连上演,从偷税漏税、售卖假货,到辱骂网友、私生活混乱,一批批曾坐拥百万、千万粉丝的网红在舆论漩涡中跌落神坛。
哪怕是最近,这类事件也不少见。
前不久,百万粉丝网红刘琳琳因口无遮拦,而深陷舆论危机。
在一次直播中,谈及九价HPV 疫苗时,有网友弹幕询问 “男生也可以打九价吗”。刘琳琳回应:“你不知道你就去学啊,去了解啊。”
到这里,回应还算正常。
但转眼间,刘琳琳突然开始怒怼网友:“那我希望你得,祝你全家得 HPV 好不好,脑子不正常的东西,你不知道你还有理了,你还高级上了,你不知道就滚出去。”
另一场直播中,他甚至辱骂素人网友:“你妈妈死了,你爸爸死了,你爷爷奶奶都死掉了,我给他们当殡仪馆的化妆师,我明天帮他们买祖坟。”

后续,刘琳琳不当言论的录屏视频在各大社交平台传播,网友“建议平台封杀刘琳琳” 的呼声颇高。

图源:微博
更早一些,近千万粉丝博主“羊毛月”因发布吐槽年轻人找工作难的视频引发巨大争议;利用“苦情妈妈”人设走红的樊小慧,自曝月入3400万,导致人设崩塌;小杨哥、东北雨姐因售卖假货被有关部门责令整改,至今未回归直播间……

图源:抖音

图源:微博

图源:抖音
更夸张的还有,六千万粉丝网红“太原老葛”直播团队成员葛某贝因刷单直播被警方刑事拘留;四千多万粉丝的“祁天道”在直播中安排低俗戏码、故意冒犯女游客,最终账号被封禁,本人被行政拘留10日……
这些网红的塌房,是对整个行业的警示,不仅撕碎了网红精心营造的完美人设,更暴露了“流量至上”逻辑下潜藏的信任危机。
当流量成为唯一追逐的目标,当人设大于人品,网红群体的社会责任感便极易在名利场中被稀释,他们沉迷于用低俗、猎奇甚至违背道德的方式博关注,通过捏造剧本、传播虚假信息将粉丝的喜爱与信任作为牟利的工具。
某种程度上,平台、资本与受众当下所处的网络生态,确实存在一定畸形。平台算法以流量为王,导致“审丑文化”“猎奇营销”大行其道;资本追逐短期利益,助长了快速变现的浮躁心态;部分受众沉迷于“造神-毁神”的快感,坚守道德底线的网红反而难以获得应有的关注。
这种生态下,网红往往容易走入“不包装无流量,包装过度易翻车”的怪圈,行业也因此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作为公众人物,网红的影响力越大,肩上的责任便越重。流量或许能决定一时的热度,却无法支撑长久的口碑,真正能穿越流量周期、获得长久认可的网红,必然是那些能够正向价值回馈受众乃至社会的人。
互联网从不缺网红,缺的是既能产出好内容又传播正能量的网红,只有这样的网红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并倒逼网络生态回归健康。
当网红群体真正明白“流量是责任而非特权”这一道理,“网红”二字才能回归应有的社会意义,我们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