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下狠手,大规模删除评论,卖家评分暴跌
一、大量评论被移除
随着年中大促的圆满结束,亚马逊“合规风暴”如约而至,这使得许多卖家深感不安。
近日,有跨境卖家在社交平台上反馈称,Prime Day一过,亚马逊就发起了一轮大清洗,开始大范围删除评论,导致其多个链接评论数量几乎腰斩。该卖家表示:“今天发现很多产品的评论都掉了,这次掉评数量简直是空前,之前是几十的掉,今天是几百的掉……全部给你撸光,有种“伸手必被抓”的态势。”

卖家反馈亚马逊大规模删评 图源:小红书
此帖文发布后,就让跨境圈炸开了锅,不少卖家附和称,自己店铺的链接最近也遭遇掉评,甚至合并过Vine留评(亚马逊推出的一项评论管理工具,可帮助卖家获取优质评论)或做过VP留评的也未能幸免。
“太离谱,五分钟内掉了几百条评论。“
“七成评论全都掉光,人麻了。“

多位卖家遭遇删评 图源:小红书
不得不说,亚马逊这次出手,真是又快又狠。结合这些卖家反映的情况,可以发现,此轮清理并非系统失误或者偶然,而是亚马逊有预谋的、推进评论合规的一次整顿行动。
在这次删评活动中,存在刷单行为的卖家成为重点清理对象,很多遭遇删评的卖家都坦言自己存在虚假评论的行为,其中一些人还受到了警告信。业内人士猜测,亚马逊可能已启用更智能的识别模型,因此才能对账号行为、评论结构等维度进行交叉校验。
除此之外,合并变体操作也是本轮清理的高频触发点。此前亚马逊平台曾发布过Vine评论规则的澄清公告,明确不再因合并变体而自动累加评论数。这也意味着,过去卖家通过合并子ASIN增加评论的行为,与平台规定相悖。

亚马逊Vine评论规则澄清 图源:亚马逊
在此情况下,不少链接在合并Vine留评后出现了断崖式掉评:“之前靠合并子体Vine评论攒下的150条评价,按新规只能保留30条,一夜之间掉了120条。“
更糟糕的是,高分评论被批量清理,卖家Listing综合评分也随之下滑。
“这次亚马逊下手是真的狠。我看到我们类目里,有些链接掉得最厉害的,从200条评论、4.9星,直接掉到22条评论、3.9星。“
“今天一看,评分全都3.0了,没法看了。“

卖家评分大跌 图源:小红书
二、亚马逊监管渐严
稳坐全球电商头把交椅的亚马逊,在推动市场合规方面也是一马当先,近年来该平台不断升级监管机制,织就了一张“伸手必被捉”的天罗地网。
不久前,深圳一位主营智能家居类目的卖家,就是刷评行为被截图举报,最终被亚马逊直接封号,3款热卖产品链接齐齐下架,价值50多万的库存也被冻结,这一事件很好地印证了亚马逊严打虚假评论的决心。

亚马逊升级对虚假评论的打击力度 图源:GOV.UK
当然,虚假评论只是平台治理的冰山一角。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电商生态,需要贯穿从卖家准入门槛、商品质量管控、智能物流配送到消费者权益保障的全链路闭环。
前不久,不少卖家就收到了来自亚马逊平台的“虚拟身份验证”邮件。邮件内容显示,亚马逊将要求其通过面试验证账户信息和库存的真实性,如若没能成功通过验证,卖家账号及店铺资金都将被冻结。
据了解,亚马逊之所以发出验证要求,是因为平台认为这些卖家账号可能进行了刷单、卖假货、注册信息经常修改等欺骗性或异常行为,涉嫌违反《亚马逊服务商业解决方案协议》第3条规定,因此要求卖家在视频面谈期间完成虚拟身份验证,以帮助平台核实身份。目前来看,亚马逊欧洲站扫号频率最高。

亚马逊发起视频验证 图源:亚马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亚马逊平台连续发起多次“扫号”行动,重点围绕高风险行为或身份异常账户,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合规风暴中,一大批违规账号浮出水面,最终被清理出局。
从这一系列密集的整顿行动不难看出,亚马逊对卖家体系的合规化进程正在不断提速。这家电商巨头对某些“灰色地带”的容忍空间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收缩,因此卖家一定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以免一朝落网,悔之晚矣。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