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又有猛料,被曝早已被限制出境,敛财超过数十亿
一、释永信早已被限制出境
这一回,释永信估计要彻底凉凉了。
近日,少林寺发布公告,该寺住持释永信因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有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图源:少林寺官方网站
与此同时,有接近少林寺的人士向财新透露,释永信今年春节前后出国访问归来即被限制出境,接受主管部门谈话,但在国内尚能自由活动,释永信当时谈及此事时语气温和。
可见,释永信对此次被带走调查,应该早有预感。
此外,财新还爆料称,释永信是2025年7月25日深夜被“叫走”的。第二天,释永信被带走调查的信息就在网络上开始流传。

图源:微博
在少林寺发布完公告的第二天,中国佛教协会也发布公告:释永信的所作所为性质十分恶劣,严重败坏了佛教界的声誉,损害了出家人的形象,中国佛教协会坚决拥护和支持对释永信的依法处理决定。
日前,中国佛教协会收到河南省佛教协会报来《关于注销释永信戒牒的报告》。根据有关规定,中国佛教协会同意对释永信(俗名:刘应成)的戒牒予以注销。

图源:中国佛教协会
回到现实,突然失去住持的少林寺,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舆论风暴尚未停止,少林寺里依然游客众多。不过,凤凰网爆料称,日前少林寺方丈室的门牌已经被摘掉了,并且僧院大门也被戴耳机黑衣人把守,戒备十分森严。

图源:凤凰网财经
今年7月以来,登封市委就开始对嵩山风景名胜区工委开展了巡查,包括整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过巡查组工作人员表示,此次巡查与释永信落马事件无关。
事实上,这也不是释永信第一次面对调查了。
早在2011年5月,网上就有消息称“释永信因嫖娼被警方抓获”,不过很快,少林寺向登封警方报案。随后警方立案,说要依法展开调查,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
同年10月份,又有爆料称释永信同某女名人有染、包养北大女学生,并且生有一子。这一次少林寺同样对外发布了声明,向社会征集有关证据,并表示如果有释永信违法、犯戒的证据请第一时间向少林寺僧团举报,根据佛教内的规则,僧团有权罢免处理犯戒的方丈。
但之后释永信是否犯戒,发消息造谣的人又是谁,都没有公开的结论。
之后的2013年1月,许多论坛的八卦版和地方版都出现了揭发释永信的问题的长文,其中还涉及了大量的细节和具体的地址。
2015年,一名自称曾是少林弟子“释正义”的人在网络上实名举报,并发文《释永信被实名举报,方丈这只大老虎谁来监督?》,其中不少人名和细节与论坛爆料一致,引发热议。
不过,两年之后,调查组公布了调查结果,称网传七大问题均被证实有误,释永信也因此洗白。
综上,释永信的贪腐等早就流传开了,而之所以十几年前的多次曝料不了了之,那个长达两年的调查结果也与最新事实相悖,细想之下无非是各路利益纠纷和多年妥协的结果罢了。
二、释永信40年打造商业帝国,敛财数十亿
说回少林寺,上世纪的中国功夫热,让这个古寺成功出圈。时势造英雄,这个山沟沟里的寺庙摇身一变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圣地,没有统一天下的武功秘籍,但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将时间拨回到1981年,那时年仅16岁的刘应成,只身前往河南登封少林寺,拜在少林寺第29代方丈行正长老门下,从此成为了释永信。
仅仅3年之后,他就被推举进入少林寺民主管理委员会。又过了几年,22岁的释永信正式接任管理委员会主任,成为了少林寺的实际掌舵人。
很快,故事的转折点就出现了。
1982年,电影《少林寺》以1毛钱票价创下1.6亿票房神话,少林寺也火爆全国。那时候,因为少林寺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文化产业,也没有进行IP经营与维护,所以假冒的“少林武僧”和虚假的“少林产品”在全球泛滥。

图源:百度
释永信很快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所以1994年,他率先起诉了“少林寺牌火腿”侵权,成为中国宗教界名誉权诉讼第一案。这场胜诉让他意识到品牌保护的重要性,少林寺由此开始系统注册商标,捍卫“少林”IP。
2003年,他又把“少林”的名字授权给游戏使用,赚到了38万版权费。

图源:少林传奇
之后,已经成为方丈4年的释永信继续围绕着少林寺这个大IP建立起来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1997年,释永信成立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这是中国佛教界的第一家公司。
2004年,释永信重启少林药局,在传统秘方基础上开发出活络膏、少林灵芝茶等产品,单价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2019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
2008年,成立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这是少林寺商业化进程的核心平台,由中国嵩山少林寺100%全资控股。
通过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释永信对外投资了14家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文化艺术交流、武术交流、旅游资源及产品的开发等多项业务。

释永信商业版图
目前,释永信共关联8家企业(5家已注销、吊销),3家为在业存续状态,分别为郑州市佛教协会、河南省佛教协会、中国嵩山少林寺。

图源:企查查
其中,释永信在中国嵩山少林寺任法定代表人职务,中国嵩山少林寺共对外投资5家企业(2家已注销),包括上面提到的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登封少林功夫传习有限公司、登封少林药局有限公司,控制企业共17家。
在武术交流板块,少林寺在海外开了50多个少林文化中心,其武僧团一年在全世界演出200多场,一场能赚50万美元。
另外,在释永信的管理之下,少林寺除了卖门票,还开展烧香、禅修、学武术、研学游等多种收费的体验活动。
少林寺长年位居河南最受欢迎旅游景点前三名,旺季单日接待人数可突破2万人。数据显示,2010年少林寺的旅游收入,一度占据登封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主要围绕少林寺发展起来的第三产业,也约占地方财政的1/3。
据嵩山旅游部门数据,2017年景区门票收入3.5亿元,而衍生体验项目收入超1.2亿元,占比近三分之一。2019年游客量峰值达420万人次,按人均消费300元计算,旅游相关总收入超12亿元。
但是,这每年数十亿巨款,除了部分门票收入流向了当地国资之外,其他与少林是有关的收入或都过种种渠道流向了释永信控制的公司。
后来短视频爆火,释永信也立刻注册了抖音账号,开启了带货直播,据说首场带货就赚了500多万。
除此之外,释永信在地产和金融板块也玩得风生水起。
2016年,他参股了一家村镇银行,持股比例5%。2022年,释永信甚至跟人合伙在郑州拿了块4.52亿的地想搞房地产。同时,他还与政府合作建设了“少林小镇”,通过酒店、商业街的房租和品牌费赚取了不少费用。

图源:登封政府
于是,少林寺不得不着手处理千年来都没遇到过的新问题——资源应该属于谁,利益又要如何分割。
多年以来,释永信与其他利益方斗智斗勇,成立公司维护少林寺无形资产的权益、整治搬迁周边村民、对门票提起异议、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在争议中带着少林寺走向现代,却始终没有解决利益争夺的问题,甚至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被卷入欲望的漩涡。
综上,少林寺相关的是是非非并不是第一次登上舆论中心,但十年过去了,利益纠纷变了花样,核心矛盾没什么新进展。因此,在这次风波告一段落后,如何实现合理的利益分割或者共赢,或许是释永信、少林寺、以及利益场里的各方最应该思考的问题。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