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见,京东入驻美团开店
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对手,只有永恒的利益。
京东自营医美店在美团上线
在外卖战场上较量一番后,京东和美团居然在另一个赛道拉上手了?
近日,有网友发现,京东新开的自营医美诊所已在美团APP渠道上线。店铺名称为“京东自营美容皮肤科(亦庄店)”。
同时,该店铺还在美团上线了补贴活动。经过补贴后,部分产品套餐在美团APP上的价格,甚至低于其在京东APP上的价格。

价格对比 图源:美团APP、京东APP
有行业人士将其视作京东和美团在医美领域的首度合作。而这也意味着京东与美团在外卖行业展开竞争的同时,仍然在更多领域拥有合作的可能。
不过,也有观点表示,这算不上正式的合作,只是美团一贯坚持开放,对所有入驻方一视同仁的表现。
事实上,此前就已经有不少京东系零售业务入驻了美团,如京东七鲜、京东便利店、京东酒世界、京东大药房等。

图源:美团APP
哪怕是在外卖大战期间,双方最剑拔弩张的时候,京东在美团上的一些生意也还是做得风生水起。
这种看似矛盾的选择,实则藏着清晰的商业逻辑:京东虽然也拥有大批电商活跃用户和庞大流量,但就本地生活和即时零售业务而言,美团用户的消费频次、用户粘性都在行业内首屈一指,而且与生活场景的契合度极高。
因此,对在多个渠道都有布局的京东医美而言,美团平台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增长渠道。

图源:美团APP
据观察,可能是因为上线时间较短,亦庄店目前在美团的销量还相对有限。
不过,相比于很多中小型的医美机构,亦庄店依托京东的品牌优势和供应链实力,或将具备更强的优势。对于其之后的动作和表现,我们拭目以待。
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医美行业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面对这块蛋糕,不少互联网巨头早已摩拳擦掌。
以京东为例,在今年年初,京东健康就传出正在积极筹备布局线下医美市场的消息。
618前夕,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又在分享会上提起了相关动向。
当时,刘强东首次分享了做外卖、酒旅的逻辑,表示“京东做所有业务只围绕供应链。”还提到,未来京东会有各种业态的供应链,其中包括美容的供应链、医美的供应链、医院的供应链等。
这意味着京东将用供应链的逻辑做医美,如可能通过规模化集采等方式使上游的定价权变弱,并依靠强大的流量获取更多客源,同时压缩库存、物流等成本,提升整个链路的效率。
而京东的决定也并非一时兴起。事实上,对于进军医美行业,京东早已布局多年。
早在2021年9月,京东健康就与新氧联手,合作共建医美频道,并在上线后引入超2000家认证机构,为用户提供线上问诊、方案定制等服务。
这还没完,京东并不满足于只做线上生意。2024年底,京东健康开始积极筹备布局线下医美市场,并对各大医美机构进行线下调研。
到了今年3月,京东健康又设立了子公司“北京京东医疗美容诊所有限公司”,并申请了“京东医美”的商标。

图源:企查查
经过这么多铺垫,7月14日,京东健康旗下的首家线下医美自营诊所终于在北京亦庄开业。
据悉,京东医美(亦庄店)并未单独开辟新区域,而是位于京东健康综合门诊部(亦庄店)1层,提供美白嫩肤、水光美塑、除皱瘦脸和光电抗衰等轻医美服务。
该门店也已经接入京东APP的医美频道。其线上入口内嵌于京东APP中,用户搜索“医美”关键词便可链接到频道,并以此点击进入京东医美自营旗舰店。

图源:京东APP
同时,京东医美还开通了微信小程序,并打出“放心医美 就来京东”的宣传口号,表示将“不辜负用户的每一份信任。”

图源:京东医美微信小程序
据透露,9月30日,京东医美第二家自营旗舰店将在北京国贸万通中心开业。可见,京东正有条不紊地推动着布局线下医美的进程。
阿里巴巴也不甘落后,依托生态协同优势,构建起“线上+线下”的医美服务矩阵。
具体而言,在线上端,天猫医药馆并入阿里健康,基于天猫的流量优势邀请美容机构入驻平台,并通过跨境通道引入诸多国际顶尖医美设备品牌,为目标用户提供O2O天猫医美服务。
在线下端,阿里旗下本地生活平台口碑联合伊美尔、美莱等头部机构打造的“安心美”联盟,已覆盖全国136个城市,通过统一服务标准、透明价格体系,带动联盟机构复购率提升至65%。
美团这边则与京东、阿里的运营模式有所不同。在产业链条上,平台选择超脱于传统的中介角色,直接链接机构和用户。
通过这一策略,平台直接与上游直连,可以从源头把握医美产品流向,最大程度确保消费者使用到合规的医疗产品,助力医美安全。
同时,这也有利于平台挤压价格水分,帮助中小机构和用户以更合适的价格享受变美体验。
自从2019年,美团宣布将医美业务从丽人业务部独立,升级为独立的业务部起,美团医美就迎来飞速发展。

图源:美团APP
仅2024年一年,美团线上客户端就纳入了近3000家医美机构。今年7月,美团又面向二、三线城市推出“领航计划”,旨在通过联合本地优质机构为本地消费者提供医美服务。数据显示,目前美团已覆盖1.4万家医美机构。
与此同时,美团还与200多家医美上游品牌建立合作。今年618期间,美团合作上游品牌数就同比增长超110%,交易额涨幅近150%,十几个品牌都实现销售翻倍。
而随着越来越多医美品牌机构涌入美团,尝试借助其在本地生活的强大渗透力来铺货拓客,美团的医美业务也在不断升级,其在医美行业的地位更是水涨船高。
7月16日,美团成立医美上游品牌顾问委员会。委员会共12名成员,包括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美团医美高管,以及华熙生物、锦波生物、半岛医疗、索塔、科医人、敬智医药、易可美、星月生物等8家头部上游企业代表。任期则设定为一年。
可以想见,随着巨头们的持续布局,这片千亿市场或将迎来更规范、更具活力的新增长期。
互联网行业从竞争转向竞合
在2021年,阿里前CEO张勇就曾表示,平台之间的大循环能产生的社会价值,一定远远大于单一平台内的小循环。平台间如果能够互联互通,肯定会带来新的红利。
再加上国内电商市场逐渐由增量转为存量竞争。在新的时代,盲目构建壁垒已经不再是企业发展的长远之道。
在展开竞争之余,合作共赢也成为互联网行业的常态,互联互通更是成为大势所趋。
就连京东和阿里巴巴这两个老对手,也正在逐渐消除彼此间的壁垒。
2024年9月,就有消息称淘宝和京东将达成物流与支付领域的合作。
在物流上,淘宝天猫正式接入京东物流。京东则接入菜鸟速递和菜鸟驿站。
在支付上,京东接入支付宝,为消费者提供京东支付、云闪付、微信支付等以外的支付选择。该功能从去年10月底起逐步开放。
除此之外,各大互联网平台之间也纷纷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
而无论是各取所长的强强联手,还是应对挑战下的抱团取暖,这些动作都在不断深化互联互通。
毕竟,在浮沉的商海里,没有永久不变的敌人,只有永远流动的机遇与利益。当巨头们学会在竞合中握手,整个互联网生态的活水才会真正流动起来。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