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积木征服老外,半年狂卖1个亿
一、出海营收暴涨
在出海掘金的大浪潮下,玩具企业正书写新的篇章。作为中国第一的拼搭类玩具品牌,上海布鲁可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了出海爆发式增长。
据布鲁可最新财报,今年上半年,布鲁可总营收达13.38亿元,同比增长27.9%;期内利润明显好转,扭亏为盈,达2.97亿元。
这其中,海外市场贡献最快增速,成为上半年营收最大亮点。报告期内,布鲁可海外营收约1.15亿元,同比暴增899%。分地区看,亚洲和北美地区是两大核心市场,营收合计占海外总营收的近90%。

布鲁可海外营收 图源:巨潮资讯
虽然从总量上看,海外营收并不算高,但如此迅猛的增长,说明布鲁可已经在持续的探索中摸到了一些门路。
事实上,回顾布鲁可的出海历程,其全面发力海外业务也就是近两年的事情。在此之前,布鲁可虽有布局海外市场,但都因策略不得当,效果不佳,以致海外收入占比长期低于2%。
直至去年,布鲁可全面调整出海策略,重点布局亚马逊、Shopee等线上渠道,推出一系列高性价比的大热IP玩具,与乐高、孩之宝等头部企业实现错位竞争。
同时,布鲁可积极在社媒渠道搭建品牌营销矩阵,在YouTube、TikTok等平台发布定格动画内容,精准触达本土受众。比如去年初,布鲁可开设YouTube官方频道,前期主攻北美市场,内容围绕强势IP变形金刚,首条视频播放量就突破500万,7个月内频道粉丝量更是突破百万。

布鲁克油管频道 图源:YouTube
为了提高用户粘性,布鲁可也积极探索用户运营,通过BFC创作赛、速拼赛、线下快闪活动等,提升品牌互动性。
目前,布鲁可已在全国上百座城市举办了数千场BFC大赛。在海外,布鲁可带着优秀的BFC作品参加动漫展、玩具展。未来,随着市场收入及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布鲁可BFC大赛也有望在世界各地留下足迹。

布鲁可参加纽约玩具展 图源:YouTube
不过,在海外业务稳步推进的另一面,自有IP贡献较低是阻碍布鲁可发展的一道难题,这不仅影响公司盈利水平,也为布鲁可品牌化布局带来挑战。
按照规划,未来布鲁可将探索收购战略,并推出载具类玩具和情景玩具,以扩充IP阵营及产品组合。同时布鲁可计划投建自营工厂,招募更多海外销售和营销人才,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
今年初,布鲁可正式登陆港交所主板,筹集资金约17.904亿港元,预计该笔资金将陆续用于自建工厂、丰富IP矩阵、销售和营销活动等。
二、玩具出海百花齐放
在玩具出海赛道,像布鲁可这样一边探索一边收获的品牌并不在少数。从上世纪至今,从塑料玩具到AI玩具,从授权IP到原创IP,从代工厂到产业带,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出海大军,玩具市场活力可谓是空前。
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节日用品、玩偶、动物造型玩具出口额超500亿元,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及地区。

潮玩出口强劲 图源:央视网
这其中,从老牌厂商到新锐企业,品牌势力在不断加强。比如河南焦作的中州机械,其前身是一家国企兵工厂。2021年,企业家林天强收购了中州机械,开始给海外水弹枪品牌做代工。
2023年,这家水弹枪品牌遭遇经营危机,中州机械及时出手完成收购,延续了其品牌发展,由此也开启了中州机械的自营品牌道路。据了解,2024年中州机械年销售额达7000万美元。

收购的水弹枪品牌Gel Blaster 图源:Gel Blaster
再比如泡泡玛特,今年可谓是全面爆发,其原创IP玩偶LABUBU全球爆红,在英国、美国等地引发抢购,app也一度登顶各国应用榜。
今年上半年,泡泡玛特营收138.8亿元,经调整净利润达47.1亿元,毛利率达70.3%,指数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海外业务爆发式增长,美洲地区领跑增速,同比暴增1142.3%;亚太地区同比增长257.8%;欧洲及其他地区同比大涨729.2%。

泡泡玛特各地区收入占比 图源:巨潮资讯
此外,儿童玩具车品牌Kerry Yoo、AI交互式玩具品牌BubblePal等,也都是出海赛道上的实力选手。这些品牌或深耕某一品类、或专注某一技术,不仅以产品力实现了自身发展,更以品牌力彰显了国产玩具风采。
展望未来,随着市场规模稳步提升,出海企业持续推陈出新,相信更多玩具品牌还将不断涌现。这些品牌汇聚在世界舞台,不仅为玩具出海注入更强劲的动力,也为所有出海人提供更丰富的成功范本。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