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一夜翻盘,小米双11爆卖290亿

电商行业
2025-11-13 08:58

只有用实力,才能赢得所有人的尊重。

1.小米双11战报出炉

“史上最长双 11”正式落下帷幕,各大品牌陆续晒出自己的成绩单。

这当中,小米的战报令不少人感到意外。11月12 日凌晨,小米官方公布战报显示,截至11月11日24 时,小米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突破 290 亿元。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小米

成绩出炉后,雷军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谢谢大家支持。”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微博

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小米实打实的投入。

今年双11,小米为了冲业绩可是下足了功夫,直接打出“让利20亿”的口号,单品最高能立省 4000 元,覆盖范围从手机、数码到家电,几乎囊括了所有核心品类。

具体来看,手机品类里,Redmi K80 至尊版降到了 2399 元起,小米平板 7 Ultra 直降 500 元后,到手价 5199 元起,部分机型还能叠加国补再省一笔;

家电领域也不示弱,小米电视S Pro 85 Mini LED 2026 款、米家冰箱 Pro 的优惠高达 1600 元,米家三区洗衣机 Pro 最高能省 1000 元,性价比直接拉满。

丰厚的优惠直接带动了销量爆发,从官方公布的截至11月10日24时的阶段性数据来看,扫地机、摄像机两大品类的销售额突破了2亿,空气净化器、移动电源等6类产品的销售额也突破了1亿。

销量表现更是亮眼,剃须刀、健康秤卖超50 万件,吹风机、电动牙刷销量突破 40 万件;高端机型也不含糊,小米 17 Pro Max 直接拿下五大平台 6K 以上价位国产销量、销额双冠军,实力站稳高端市场。

这份成绩要是放在去年,或许不算特别惊喜,但在今年,这份答卷似乎格外有分量。

众所周知,最近一段时间,小米手机、汽车、空调,都陷入了不小的争议。

上个月,小米17系列跳过16直接命名,雷军一句“产品力跨代升级,要对标 iPhone”,被质疑“蹭苹果热度”“好low”……

图片

 图源:微博

前不久,北京迎来10℃早冬,汽车之家组织了一场冬测。在测试中,小米YU7跑出687公里续航,续航达成率 83.6%,力压理想 L6、特斯拉 Model Y 拿下纯电 SUV 双料第一。

雷军第一时间转发庆祝,但质疑声也随之而来,“10℃能叫冬测吗?”“是不是挑了最理想的温度?” 

当时,雷军回应称,“测试是汽车之家独立实测,不是小米安排的场景”,还补充道,10℃-32℃本就是电动车续航的最佳区间,贴合多数用户的真实使用场景。

更有意思的是,评论区里还有网友翻出此前的海报争议,调侃追问“有没有小字?”,雷军回了八个狗头表情,让这一风波愈演愈烈。

图片

图源:微博

近期有消费者反映,在小米选购空调时,被一款标注“巨省电”的产品吸引,本以为这是空调的核心节能性能,咨询客服后才得知,“巨省电”仅为该空调的系列名称。

图片

图源:京东

翻看京东小米空调自营旗舰店,可以发现,“巨省电”字样不仅出现在商品主图的显眼位置,商品介绍中也有提及。

此事曝光后,网友纷纷吐槽,认为小米这是搞宣传噱头,缺乏诚意。

多重争议之下,外界关于“小米和雷军被营销反噬”的相关说法甚嚣尘上,小米的品牌形象也因此受损。

但令人意外的是,今年双11小米还是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这或许说明抛开舆论场上的纷纷扰扰,消费者对其产品实力还算认可,小米也确实拥有一批忠实的用户。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争议不过是浮云。小米这份双11战报的出炉,也许才是对近期诸多质疑的最有力回应。

2.小米新动作不断

在这份亮眼成绩出炉之前,小米也在多赛道悄悄放出“大招”。

近日,有业内消息透露,小米SU7 改款版将迎来12 项硬核升级。

从具体升级细节来看,新款小米SU7搭载麒麟二代电池,综合续航将突破800km大关,可大大缓解用户“续航焦虑”;此前仅高配车型专属的激光雷达,此次变为全系标配,再搭配雷神 U 芯片,能实现全场景智能驾驶覆盖;900V 高压架构同样全系落地,配合 5C 超充技术,补能效率大幅提升。

更值得关注的是,新车采用闭式双腔空气悬架系统,直接让20 万价位的轿车,拥有了百万豪车级别的滤震体验。

图片

图源:微博

据了解,这些全系标配的配置,都是此前在小米SU7 Ultra 上经过市场验证的赛道级技术,相当于用“成熟技术下放” 实现了对同价位车型的“升维打击”。

根据网上流传的爆料图片,此次改款覆盖三电系统、智能驾驶、底盘调校及舒适性配置等核心领域,将性能、补能、智能化全面拉满,预计明年3月正式发布。

很明显,小米已经下定决心,要靠技术升级,让用户刮目相看。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在汽车领域持续加码,小米还将目光投向了新增长极——短剧市场,宣布正式推出免费短剧 APP围观短剧

图片

图源:小米应用商城

李响了解到,这款APP 由成都分享信息传播有限公司开发,其法定代表人是小米集团联合创始人王川,实际控股股东是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从市场定位来看,“围观短剧”的差异化优势十分明显:应用商店信息显示,APP 涵盖都市、逆袭、言情、复仇等 20 多个题材的短剧,且全程无广告、可直接免费观看。

图片

图源:围观短剧APP

要知道,当前免费短剧市场多依赖广告变现,频繁弹窗广告常影响观看体验,而小米的“无广告免费模式”,既能优化用户感受,也能在初期快速吸引流量、积累用户。

不过,客观来看,由于刚处于起步阶段,“围观短剧”目前的流量与用户规模,和红果短剧等成熟 APP 仍有较大差距,后续还需在内容储备、运营推广上持续发力。

对小米来说,SU7 改款是对“造车新势力”身份的进一步巩固,而进军短剧则是对“生态边界”的拓展,其用实力破除争议的路径已经越来越清晰。

3.用产品证明自己,在争议中实现破局

一直以来,雷军的营销能力都备受业界肯定。

这些年来。雷军凭借极具特色的个人演讲、充满“活人感”的社交媒体运营,让小米的产品从上线之初就自带话题与热度,屡屡成为舆论焦点。

雷军的营销能力之强,甚至让京东创始人刘强东都表示,“千万不要跟雷军比营销。”

但话又说回来了,营销虽能放大声量,却终究不是品牌长久立足的根本。一旦“营销光环”过盛,反而可能让消费者降低对产品本身实力的审视意愿,甚至对品牌宣传产生抗拒。

更何况,当前消费市场已进入理性竞争阶段,头部品牌在技术高地上短兵相接,新兴势力则以灵活打法不断切分用户,无休止的价格战与缺乏实质支撑的概念炒作,其边际效应正急剧递减。

同时,消费者也日益成熟,不再仅仅为冰冷的参数排行榜买单,而是更加看重技术的真实体验、品质的长期稳定,以及产品与自身生活场景的契合度。

这种情况下,小米的产品力必须跟上。在手机领域,需持续冲击高端市场、彻底摆脱性价比依赖,并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而在新开辟的汽车赛道上,更要让“小米”这个品牌凭借产品实力获得真正认可,而非仅停留在外观设计的讨论层面。

营销赢得关注,产品赢得尊重。小米的下一程,或许需要向市场证明,它不只会做营销,它的产品,同样配得上用户长久的信赖。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事实胜于雄辩。
:“感谢大家支持!”
1111日消息,在清晨6点42分更新微博,转发小米智能生态的11战报速递,并表示“欢迎大家到小米商城逛逛”。根据其分享的战报,截至1111日0点30分,电视品类全渠道累计销售额突破25亿。据了解,在11月10日晚23点33分,其实还在发微博,话题同样围绕11
:感谢大家支持!
6月11日消息,沔总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日前在湖北仙桃举行。会议上,50个项目集中签约。协议引资132.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9个。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被聘为第三届沔总会名誉会长,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白厚善当选为第三届沔总会会长,9位引领产业技术前沿的专家、企业家被聘为仙桃市产业发展顾问。
12月24日午间,小米董事长兼CEO通过其个人微博发布关于12月28日发布会答网友问。表示,从今年起,小尺寸旗舰就是小米数字系列的正统续作,“一大一小尺寸”就是为了能全面直接对标iPhone:小米12对标iPhone 13,小米12 Pro对标iPhone 13 Pro Max。小米12和小米12 Pro会出厂预置MIUI 13。对于明年是否有芯片计划的提问,表示,会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表示,小米汽车工厂将在6月开设班,单月交付保障1万台,今年保底交付10万台,全力冲刺12万台。
6月25日消息,在微博称,小米YU7分三个版本:标准版为后驱,CLTC续航835km;Pro版为四驱,闭式腔空簧,CLTC续航770km;Max版为顶配,高性能四驱,CLTC续航760km。
1月7日消息,小米董事长兼CEO在微博发文称,小米汽车CTB电池包采用最严苛的安全标准来设计:首先,采用了行业顶级的17层高压绝缘防护。其次,大面冷却方案,冷却面积高达7.8m ,这是同级最大的。甚至电芯侧面铺设165片气凝胶,宇航级1000℃高温安全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