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月2日消息,日前,科技发布公告称,有关全球发售的稳定价格期已于2021年2月28日,即递交香港公开发售申请截止日期后第30日结束。《电商报》获悉,2月5日,正式在港交所上市。上市首日,市值超万亿港元,位居港股第9位,接近百度的2倍,超过京东,成为中国第五大互联网公司,仅次于腾讯、阿里、美团和拼多多。此外,有消息称,于3月1日正式获纳MSCI全球标准指数。
  2. 按公布的发售价格区间计算,股份市值位于4314亿到4724亿港元之间,估值介于556亿至609亿美元。
  3. 3月30日消息,今日晚间,发布公告称,于2022年3月30日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出合共约1624万份可认购股份的购股权,价格为每股73.60港元。截至今日港股收盘,每股报73.6港元,下跌6.24%,总市值3126.1亿港元。据悉,日前,科技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2021年经调整亏损净额188.5亿元,上年经调整亏损为78.6亿元。
  4. 1月29日消息,据IFR报道,香港IPO面向散户发行部分获得万亿港元认购。据此计算,将成为港股冻资王,超购高达1218倍。日前,香港经济日报报道称,基于截至周四针对散户投资者的4893亿港元保证金贷款计算,科技IPO的散户股已获得465倍超额认购。
  5. 新浪财经报道,截至周四下午5时,据不完全统计,公开发售部分,孖展认购4433.75亿港元,超额认购421倍。
  6. 1月28日消息,新浪财经报道,截至周四下午5时,据不完全统计,公开发售部分,孖展认购亿港元,超额认购421倍。多名业内人士表示,本次孖展额最终有望突破万亿港元,超购或超1000倍。据多家券商、银行反映,新股孖展额度已用满,中银香港在首日借爆孖展额后,加大孖展认购额度至2000亿元。目前,富途借出亿元,耀才借出364亿元、辉立借出346亿元、华泰借出304亿元、海通国际超268亿、信诚借
  7. 1月27日消息,据交易宝数据统计,公开发售部分实际超购接近200倍,冻结资金2,060亿港元,回拨至6%。据预测,预计有接近100万人参与认购,1中签率约5%。根据招股文件,计划提早一日于周三香港时间下午5时结束招股。
  8. 截至上午10时50分,综合多间券商数据,科技公开发售部分,孖展认购录得88亿港元,已足额认购并超额认购7倍。
  9. 至上午11时50分,综合多间券商数据,科技公开发售部分,孖展认购录得226.4亿港元,超额认购20.6倍。
  10. 截至周四上午9时50分,综合多家券商数据,科技公开发售部分,孖展认购4070.2亿港元,超额认购386.6倍。其中,为科技预留1500亿孖展额的汇丰,已全数借出。
  11. 1月26日消息,今日上午9时起正式公开招股,截至上午10时50分,综合多间券商数据,科技公开发售部分,孖展认购录得88亿港元,已足额认购并超额认购7倍。据最新招股文件,科技计划提早一日于周三香港时间下午5时结束招股。
  12. 1月27日消息,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截至周二下午6时50分,综合多间券商数据,科技公开发售部分,孖展认购亿港元,超额认购287倍。另据腾讯《一线》昨日报道,打新数据商交易宝显示,包括在港大中型等21家券商,在首日即为打新的散户提供了亿港元孖展。
  13. 1月28日消息,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截至周四上午9时50分,综合多间券商数据,科技公开发售部分,孖展认购亿港元,超额认购倍。目前,多家券商、银行新股孖展额度已用满。据悉,于1月26日9时启动招股,周四截止孖展认购。
  14. 1月28日消息,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截至周四下午3时,综合多间券商和银行数据,科技公开发售部分,孖展认购4163亿港元,超额认购395倍。据了解,科技于1月26日上午九点启动招股,每股发售股份最高港元,计划2月5日于香港联交所主板开售。
  15. 10月31日消息,-W发布公告,于2024年10月31日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前雇员持股计划行使期权发行9.86万股。
  16. 截至1月29日中午12点,在香港联交所公开发售的申请登记办理正式截止。
  17. 2月4日消息,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全球发售约亿股,发售价已确定为每股发售股份港元。
  18. 11月29日消息,今日发布公告,公司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出合共306.82万份可认购股份的购股权。每份购股权赋予其持有人权利,可于行使购股权时以行使价每股股份54.8港元认购1股股份。
  19. 日前,发布公告,公司于2022年4月21日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出合共53749404份可认购股份的购股权,股份于出日期的收市价每股59.80港元。
  20. 发布公告,公司于2022年10月20日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出合共约18.85万份可认购股份的购股权,购股权的行使价为每股48.86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