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月21日消息,天眼查信息显示,近年来,关联公司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已陆续申请“无人配送”“无人微仓”等多个商标,国际分类涉及运输工具、科学仪器、通讯服务等,目前商标状态均为“商标已注册”。
  2. 无人机也将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正式亮相。毛方称,目前项目正处于前期萌芽与调研阶段。同时,还在积极与相关政府部门沟通对接,推动无人配送创新项目在上海市试点落地。大股东腾讯也将参与配股认购。4月22日,配售事项完成。另外,目前关联企业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已经申请注册了多项无人机相关的商标
  3. 4月25日消息,天眼查信息显示,4月20日,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多个“无人机”商标,国际分类为科学仪器、运输贮藏、设计研究等,目前商标状态均为“商标申请中”。据悉,近年来,加速无人配送研发落地,疫情期间,在北京顺义区进行了无人配送的落地运营并成功完成了15000多个订单,还在深圳对无人机进行了空中配送测试。
  4. 4月20日消息,天眼查信息显示,近期关联企业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安心码”商标,国际分类涉及43-餐饮住宿,商标状态为商标申请中。据了解,昨日新一代自研无人配送车在北京顺义正式落地运营,较上一代,该车续航时间更长、载重更大。
  5. 天眼查资料显示,关联公司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公开一项名为“无人机配货设备、配货系统、配货方法及配货装置”的专利,申请日为2020年9月14日,发明人为马堃、崔书林、景华,该发明专利中的无人机配送设备包括货仓放置台和旋转组件。与此同时,还申请并获得了多项无人配送相关的专利、软件著作、商标的授权。
  6. 2月22日消息,《电商报》获悉,据晚点LatePost报道,长城控股旗下自动驾驶公司毫末智行已于近日完成3亿元Pre-A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首钢、、高瓴资本等。有消息人士称,该公司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扩大人员规模及研发投入,预计2021年,毫末智行团队规模将达600人。此外,毫末智行还计划于2022年实现盈利,2023年在科创板上市。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轮融资前,毫末智行曾负责过 S20 无人配送车总体装配工作,并于去年11月底交付使用。
  7. 无人车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的上车体和下车体,构成为相互独立的分体结构,这样,在需要时可以仅更换上车体和下车体中的任意一者,以降低更换成本,或者,在维修时上车体从下车体分离后,能够将上车体和下车体的内部结构暴露出来,方便工作人员维修。此外,《电商报》还注意到,同日,该公司还公开了无人配送车、订单改派相关电子设备等发明专利。
  8. 无人配送车团队在看到广州疫情情况后,在6月5日凌晨从北京出发赶赴抗疫一线,首批无人配送车车队已经抵达广州待命,并将配合当地政府防疫要求,参与物资运输及保障工作。
  9. 近期,南京突发疫情导致多区域隔离。7月27日,无人配送团队组建南京抗疫专项组,从北京出发赶赴抗疫一线。
  10. 近日,南京市商务局联合南京市发改委携手给禄口地区疫情防控前方指挥部配置了两辆特殊的“小黄车”——无人配送车,将为重点防控区域提供物资运输保障。
  11. 自2020年起,无人配送车已支援北京、广州、深圳、南京和成都五座城市科技抗疫,截至8月10日,无人配送车单日最高配送380单,完成配送超2万单。
  12. 无人配送安全保障体系围绕“三个维度,五大领域,一个要义”展开。
  13. 5月20日消息,据报道,近日,在国家信息消费城市行 暨上海信息消费节开幕式期间,新一代无人配送车首度在上海亮相。除了无人配送车,在无人机领域也进行了深入探索。无人机也将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正式亮相。副总裁毛方表示,公司有意愿在上海建立无人机城市低空智能配送运营示范中心,通过开展无人机配送业务探索,积累不同场景下的运营经验,完善应用模式,推动行业智能化水平提升和商业化快速落地。
  14. 7月29日消息,方面表示,近日,南京突发疫情导致多区域隔离。7月27日,无人配送团队组建南京抗疫专项组,从北京出发赶赴抗疫一线。昨日,首批抵达的无人配送车在南京市防疫指挥部的指导下,即将投入部分封闭区域,全力支援做好物资运输保障。据介绍,无人配送车拥有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续航能力强。过往疫情支援中,单车每次配送米、面、油、水果、蔬菜等约20件生活物资,可解决10户居民一天的生活用品。
  15. 8月15日消息,无人配送表示,自2020年起,无人配送车已支援北京、广州、深圳、南京和成都五座城市科技抗疫,截至8月10日,无人配送车单日最高配送380单,完成配送超2万单。在4月刚刚亮相的无人配送新车魔袋2.0,拥有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续航能力强。过往疫情支援中,单车每次配送米、面、油、水果、蔬菜等约20件生活物资,可解决10户居民一天的生活用品。
  16. 据悉,2020年为应对疫情,率先在顺义公开道路进行无人配送。截至目前,无人配送服务已覆盖20多个小区,累计配送万订单,自动驾驶里程近30万公里。同时,2021年1月,无人机在深圳完成了面向真实用户的首条试运行航线飞行任务,截至4月中旬,相关订单已突破1000单。此外,该文章还提到,除了自研外,未来也将通过开放平台合作及投资生态布局等多种方式建立无人配送生态圈。
  17. 发布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披露了无人配送方面的进展。
  18. 用实际行动表明,无人配送还有另外一股重要力量——无人机。
  19. 8月31日消息,昨日发布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研发支出达3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4亿元同比增长62.5%。表示,在过去的几年里,持续聚焦于无人配送车和无人机的研发。截至目前,无人配送车在北京已累计配送订单近5万单,并将在未来3年内进行更广泛地推广。据悉,此前发文称,今年4月19日,新一代自研无人配送车在北京顺义正式落地运营。
  20. 4月19日消息,今日宣布新一代自研无人配送车已在北京顺义正式落地运营。方面介绍称,新一代无人车能够适应全天24小时运营需求,城市道路续驶里程达到80km,能感应150米外障碍物并自动减速。目前,其初步具备标准化量产能力。截至目前,无人配送服务已覆盖20多个小区,累计配送万订单,自动驾驶里程近30万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