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派
首页快讯观察
  • 快速导航
  • 零售
  • 物流
  • 人物
  • B2B
  • 生活服务
  • 跨境电商
  • 行业观察
投稿合作平台简介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投稿推荐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电商派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15083824号| ICP许可证: 粤B2-20201419404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5228
    1. 瑞信:京东短期前景疲弱,目标价339港元
      2023-03-13 14:23:21
      瑞信称,京东集团上季收入符预期,经调整经营利润胜于预期,由于京东零售利润较多及销售管理开支节省,但相信“低价”品牌形象策略利润影响可控,而今年第一季增长暂时维持疲弱,因业务重组等因素。该行指出,虽然收入表现处于弱势,但由于京东零售利润稳定,及新业务亏损显著收窄,京东物流润能力持续改善,京东利润可见上升。
    2. 高盛恢复跟踪东方甄选 评级“中性”目标价28港元
      2023-11-23 09:57:17
      11月23日消息,高盛称,恢复跟踪东方甄选,评级中性,目标价28港元。东方甄选日前公告称,2023年11月21日,董事会批准出售事项,即建议向母公司新东方出售教育业务,出售事项乃广义新东方集团业务重组的一部分,旨在更明确地划分其业务线,及更好地使其业务部门与运营环境保持一致。
    3. 微盟宣布超18亿元出售子公司股权 今日股价暴跌11.6%
      2024-01-17 17:29:35
      1月17日消息,微盟集团昨日在港交所公告称,公司目前在初步筹划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 的潜在业务重组,以考虑将本集团之全资附属公司上海微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约50%以上的股权按照预计不低于36亿元的目标公司的整体估值为基础进行转让,并取得不低于18亿元现金对价,拟通过本次潜在交易寻求目标公司在境内资本市场实现部分或整体上市。受此消息影响,微盟今日开盘后一小时内大幅跳水约15%,收盘报收1.98港元/股,跌11.6%。
    4. 传蚂蚁集团拟将花呗和借呗并入消费金融部门
      2021-03-01 14:17:37
      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称,蚂蚁集团正与新成立的消费金融部门的其他股东洽商,提高该部门资本金,同时准备将利润丰厚的小额贷款业务并入该部门。对此,蚂蚁集团不予置评。报道称,蚂蚁集团将小额贷款业务并入消费金融部门的另一个主要好处是,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金额可以达到注册资本金的10倍,而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杠杆比率只能在两到三倍。消息人士称,剥离这项业务是蚂蚁集团应监管机构要求进行业务重组的关键部分。
    5. 联邦快递2022财年Q3营收236亿美元 同比增长10%
      2022-03-18 10:03:31
      3月18日消息,周四美股盘后,联邦快递公布2022财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据悉,受劳动力市场持续低迷和奥密克戎疫情的影响,该公司2022财年下半年其地面部门利润率将进一步下滑。该公司预计,在年终退休计划会计调整前以及不包括TNT快递整合费用和业务重组活动相关成本下,预计摊薄后每股收益在20.50-21.50美元之间,与上一季度的预期一致。
    6. 美银证券:维持阿里巴巴“买入”评级 目标价129港元
      2023-06-21 10:37:53
      6月21日消息,美银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阿里巴巴“买入”评级,目标价129港元。公司宣布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传承计划,张勇将于9月10日起退任公司主席及首席执行官职务,两职务分别会由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及淘天集团董事长吴泳铭承担,该行将上述变动视作业务重组计划一部分。此外,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相信阿里云可推动数字化转型,同时更高水平的业务独立性将有助于开拓更广泛的客户群及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7. 2连板中创物流: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
      2023-12-19 16:55:48
      经自查,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外部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截至目前,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均不存在涉及公司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发行、重大交易类事项、业务重组、股份回购、股权激励、破产重整、重大业务合作、引进战略投资者等重大事项。公司未发现近期需要澄清或回应的媒体报告或市场传闻。经公司核实,未发现其他有可能对公司股价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
    8. 国美零售拟重组业务板块 股票8月22日复牌
      2022-08-19 21:30:05
      公告显示,公司将于8月22日正式复牌,同时国美零售宣布计划通过重组业务板块,优化资产结构,实现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
    9. 腾讯调整视频号直播生态 将关联业务进行重组
      2023-12-01 17:24:45
      夏天以来腾讯对视频号业务的调整,或已接近尾声。
    10. 小米再失“大将”:合伙人张峰将离职,小米大家电业务将重组
      2023-10-08 15:00:40
      10月8日消息,小米在内部宣布最新架构调整,小米集团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大家电部总裁张峰将离职。在内部邮件中,小米称张峰是因个人原因,将于今年12月完成工作交接后离职。随着张峰的变动,他负责的大家电部也迎来了重组。
    11. 苏宁易购:苏宁云台服务协议及交易规则主体变更
      2021-05-07 09:54:44
      公告称,因苏宁易购互联网平台业务整合重组需要,平台主体将从2021年5月14日开始由江苏苏宁易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变更为关联公司深圳市云网万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公告显示,苏宁云台服务协议及交易规则中的平台一方将同步变更为深圳市云网万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并由深圳市云网万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按照协议和规则内容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履行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责任。
    12. 国美零售轻装上阵,黄光裕提新目标
      2022-08-22 15:13:34
      8月19日,港股上市公司国美零售(0493.HK)公告,将重组业务板块,业务聚焦到电器、消费电子产品零售,非关联或亏损业务将从上市公司中予以剥离、出售或停止发展。
    13. 麦格理研报:予以阿里巴巴“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升至154.6美元
      2023-07-19 15:45:41
      7月19日消息,麦格理发布研究报告称,在阿里巴巴重组业务声明后,就各项业务再作评估潜在价值及机会,认为现市价对阿里巴巴作为综合股的估值,是有39-63%折让率,远高于软银的平均资产净值折让率,反映阿里后市仍存可观的升幅。该行以SoTP估值法,调整计入近期的阿里回购股份及蚂蚁的估值,目标价由151.4元港元升至152.5港元,美股则由153.5美元升至154.6美元。评级“跑赢大市”。
    14. 美国网约车公司Lyft将解雇60名租赁部门员工
      2022-07-21 17:30:46
      Lyft周三表示,将在其租赁部门裁员约60人,因为它试图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重组业务。
    15. 黄光裕公开信:正确的做事,做正确的事
      2022-08-22 10:38:32
      8月19日,国美零售(00493)公布了资产注入和经营聚焦计划,宣布将以提升未来运营效率为目标,通过重组业务板块、优化资产结构,实现本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
    16. 国美零售将于8月22日复牌 拟资产重组推进战略有序落地
      2022-08-19 21:15:40
      8月19日消息,国美零售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于8月22日正式复牌,同时国美零售宣布计划通过重组业务板块,优化资产结构,实现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
    17. 国美零售:公司股份于今日上午九时起恢复买卖
      2022-08-22 09:24:19
      8月22日消息,今日,国美零售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份将于今天上午九时起恢复买卖。此前,国美零售发布可能进行之非常重大收购事项及关连交易及恢复买卖的公告,公告显示,公司将于8月22日正式复牌,同时国美零售宣布计划通过重组业务板块,优化资产结构,实现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
    18. TikTok重组电商业务,全力征战欧美市场
      2023-05-24 17:43:26
      四处碰壁后,TikTok Shop仍不愿放弃欧美市场。
    19. 巴克莱:阿里巴巴重组举措已经初显成效
      2023-07-10 21:40:23
      7月10日消息,巴克莱指出,阿里巴巴分拆为六大业务集团的重组行动已经显现初步成效。巴克莱分析师邵炯表示,渠道评估暗示,阿里巴巴核心电商业务的商品交易总额出现了一年来的首次增长。邵炯表示,核心的淘宝和天猫也出现了优质增长,例如用户参与、订单数量和平均订单价值等指标均有所改善,给予超配评级,目标价144美元。第二季度利润率可能超预期,因投资者对大型电商的补贴行动担忧过度。
    20. OYO将出售日本短租业务“OYO Life”
      2021-04-28 13:43:00
      4月28日消息,据环球旅讯报道,OYO日本于周二宣布,将于6月1日将短租品牌“OYO Life”出售给KC Technologies。OYO表示,将继续经营酒店业务,以实现进一步增长。疫情之前,过度扩张的OYO已经开始缩小规模,裁掉了中国区的半数员工,而OYO全球约有5000名员工被解雇。随着疫情爆发、旅游市场大幅萎缩,OYO更是大幅缩减全球业务,去年OYO在日本的短租业务进行了重组,其在日本的员工人数已从600名左右缩减至150人。
    • ‹‹
    • ‹
    • 1
    • 2
    • 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