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观察
Toggle theme
国泰君安:
小米
汽车即将上市,产业链机遇值得期待
2024-03-28 09:16:51
3月28日消息,国泰君安
研
报
表示,
小米
汽车上市发布会将在今日举办,预计将发布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
小米
智能生态功能等更多细节。根据
小米
汽车官方宣传资料,
小米
SU7将全系标配智能辅助驾驶,标配全国范围的高速领航和代客泊车。作为消费电子龙头,
小米
拥有较好的忠实用户基础,以及丰富的消费电子和智能化生态产品布局,预计AI和生态等优势将成为新车重要的亮点。
平安证券:
小米
造车优势显著,未来可期
2021-03-31 09:37:47
3月31日消息,平安证券
研
报
指出,
小米
造车优势显著,未来可期。过去雷军率领的
小米
在手机和智能家居行业已获得成功的经验,有望复制到造车之中。预计
小米
汽车将主要针对20万元以下的价格带区间,推出极具性价比的车型。据了解,雷军昨日表示,此前两次造访马斯克,自己对电动汽车产业非常看好,过去也投了接近10家电动汽车产业公司。根据
小米
集团公告,
小米
董事会3月30日正式批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
安信国际:维持
小米
集团增持评级,目标价33港元
2021-06-03 10:45:47
6月3日消息,安信国际发布
研
报
表示,予
小米
集团目标价33港元,分别对应2021/22年33倍及26.8倍的预测经调整市盈率,维持“增持”评级。
中信证券:持续看好
小米
长期战略,维持“买入”评级
2021-08-27 09:49:51
8月27日消息,中信证券发布
研
报
表示,持续看好
小米
公司的“手机×AIoT”的长期战略,结合2020-2023年30%左右的利润复合增速预测,给予2022年30倍的综合PE,维持目标价以及“买入”评级。中信证券
研
报
指出,2021年Q2
小米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5290万台,同比增长86.8%,首次位居全球第二。展望全年,中信证券表示仍维持
小米
智能手机出货量接近2亿台的判断,预计IoT的产品创新和升级将推动持续增长,用户数的累积效应亦将帮助互联网业务增速逐季提升。
高盛:维持
小米
集团“买入”评级,目标价降至28.5港元
2021-11-25 14:43:46
11月25日消息,高盛
研
报
指,降
小米
集团目标价从29.3港元降至28.5港元,维持“买入”评级。该行预期
小米
明年仍受环球供应短缺影响,为反映较低的智能手机及AIoT出货量预测,该行下调公司2021-23年收入预测2%、1%、1%,但较强劲的网络服务收入会抵销部分收入损失。另外,同期经调整纯利预测亦分别下调1%、4%、2%,以反映网络服务收入贡献上升,推动毛利率上升,但同期有较高的管理、研发开支因素。截至发稿,
小米
集团
报
19.66港元,市值为4911.62亿港元。
里昂:维持
小米
集团“买入”评级,目标价31.5港元
2021-11-26 10:13:47
11月26日消息,里昂发布
研
报
,将
小米
集团目标价从33.5港元下调至31.5港元,维持“买入”评级。里昂称,
小米
今年第三季业绩符合预期。季内收入按年增8.2%至781亿元人民币,高于该行预期1.7%;经调整净利润增25%至52亿元人民币,高于该行预期0.2%。基于供应仍紧张,集团预计今年智能手机销量约1.9亿部,但随着供应明年下半年恢复,料明年的增长可达到20至25%。截至发稿,
小米
集团
报
19.22港元。
麦格理下调
小米
集团至“跑输大市”评级
2022-04-15 15:03:15
4月15日消息,麦格理发
研
报
指,该行将
小米
集团2022/2023/2024年智能手机销量预测下调3%/1%/1%至1.9亿/2.05亿/2.14亿部。原因是手机市场因消费疲软和成本通胀而表现不佳,该行将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预测下调4%,从12.8亿部降至13.4亿部,预计销量同比下降5.5%。鉴于智能手机收入和利润率下降,该行将2022/23/24年净利润削减5%/20%/34%。目标价下调22%至9.97港元,评级从“中性”下调至“跑输大市”。
高盛维持
小米
集团“买入”评级 目标价降至17.5港元
2022-05-20 16:25:16
5月20日消息,高盛发布
研
报
指,
小米
集团今年首季业绩符合预期,收入按年下跌5%,经营毛利及纯利则按年减半。该行认为,
小米
在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增长和盈利能力,仍处于低潮期的中间,主要由于供应造成关键零部件短缺和物流中断等。高盛下调
小米
股份目标价,由19.4港元降至17.5港元,评级维持“买入”,并调低集团今年至2024年收入预测3%至5%。
大和:上调
小米
评级至“优于大市” 升目标价至15港元
2023-02-06 15:28:28
2月6日消息,大和发
研
报
,将
小米
评级由“持有”上调至“优于大市”,同时将目标价由9.5港元调升约58%至15港元,以反映今年手机出货量有可能增加。
报
告指,考虑到产品线因素,认为市场对手机出货量的预期可能获得提升,预期
小米
的负面数据将于去年第四季的业绩上悉数反映,包括对电动车进一步的投资、保养条款的一次性支出、人员优化和库存减值。
花旗:上调
小米
集团目标价至15.8港元 评级买入
2023-02-06 15:49:57
2月6日消息,花旗发
研
报
指,受需求疲软、去库存以及利润率受压等影响,
小米
去年Q4业绩或较市场预期差,将对其净利润预测降至13亿元,按年跌71%,较市场预期低29%,收入估计按年跌24%至650亿元。花旗预计,去年Q4
小米
智能手机收入跌27%至360亿元;IOT业务收入跌16%至210亿元,互联网服务收入料达70亿元。
国盛证券:维持
小米
集团“买入”评级,目标价16.00港元
2023-02-07 10:27:23
2月7日消息,国盛证券发布
研
报
,维持
小米
集团“买入”评级,目标价16.00港元。近期Canalys、IDC等机构陆续公布了2022Q4全球智能手机出货情况,国盛证券预计
小米
2022Q4出货量约为3230万台、同比下降27%,需求端疲弱导致销量下滑。ASP方面,2022Q4加大促销力度,预计ASP小幅下滑。毛利率方面,2022年11月部分产品
延
保延长或对毛利率产生一次性影响,预计2022Q4手机毛利率环比或有所下滑。
光大证券维持
小米
集团“买入”评级
2023-08-31 16:34:06
8月31日消息,光大证券发
研
报
指,
小米
集团毛利率方面,受益于国内高端机出货增加、海外库存减值拨备减少及 BOM 成本下降,2Q23 手机业务毛利率同比+4.7pcts/环比+2.1pcts 至 13.3%,创历史新高。此外,2Q23 公司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6.8%至74 亿元,主要由于广告收入同比提升 13%创历史新高,同时游戏收入实现连续 8 个季度同比提升。
华安证券:
小米
产业链后续可能有明显调整,目前建议关注重要零部件中的供应商
2023-11-28 14:06:20
11月28日消息,华安证券近日
研
报
表示,
小米
汽车业务还未完全落地,首发车型尚未量产,
小米
产业链后续可能有明显调整,目前建议关注重要零部件中的供应商。建议关注:1)主机厂:
小米
集团;2)电池:宁德时代;3)电驱动:汇川技术;4)热管理系统:奥特佳、银轮股份;5)智能化领域:华阳集团、均胜电子;6)精密锻造件:万向钱潮、三联锻造、祥鑫科技;7)座椅内饰:一汽富维等。
高盛维持
小米
“买入”评级 目标价降至18.1港元
2024-02-07 11:47:24
2月7日消息,高盛发表
研
报
指,
小米
的股价在过去一年累计下跌17%,与大市跌势基本一致,预期投资者关注中国智能手机需求、来自华为的竞争、
小米
核心产品利润率前景,以及即将推出的新能源汽车SU7定价、盈利空间及销量。高盛并将
小米
今明两年收入预测下调1%至2%,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下调2%至4%。
信达证券:重视
小米
汽车产业链投资机遇
2024-03-27 11:12:22
3月27日消息,信达证券
研
报
指出,
小米
汽车自带流量,自官宣造车以来已有20余家上市公司表示与
小米
汽车业务开展合作。凭借
小米
自身在智能化、生态协同、粉丝效应与渠道等方面的优势,
小米
汽车交付有望逐渐放量相关零部件供应商有望充分受益,重视
小米
汽车产业链投资机遇。
平安证券:关注
小米
汽车产业链投资机会
2024-03-29 17:03:31
3月29日消息,平安证券
研
报
指出,
小米
汽车亮相三年之约,汽车业务规模有望比肩甚至超过其手机业务。SU7的上市意味着
小米
历经三年努力迎来市场的检验,而
小米
汽车作为2024年新能源车市场新进入的重要玩家,对未来几年的汽车行业格局可能会产生重要影响。建议关注
小米
汽车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华泰证券:
小米
发布SU7,定价具有性价比
2024-04-01 11:42:26
4月1日消息,华泰证券
研
报
认为,
小米
发布SU7,定价具有性价比,订单火热。定价符合此前20万-30万预期,考虑到续航在700KM-830KM,定价具性价比,也为后续产能爬升及激烈竞争下推出更低续航版留出可能;此次虽然发布价格没有低于20万,但从电池包配置、动力、内饰、智能化上看依旧具备较强竞争力。后续不排除随着产能爬坡或者市场竞争加剧情况下,存在提供更低续航版本的可能性。
中信证券:维持
小米
集团“买入”评级,目标价36港元
2021-08-04 09:10:32
8月4日消息,中信证券
研
报
称,2021年Q2,
小米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5,280万台 ,以17%的份额首次位居全球第二。展望全年,
小米
智能手机出货量仍维持接近2亿台的判断,IoT的产品创新和升级将推动持续增长,用户数的累积效应亦将帮助互联网业务增速逐季提升。持续看好
小米
的“手机×AIoT”的长期战略,结合未来3年31%左右的利润复合增速预测,给予2022年31倍的综合PE,对应目标价36港元,维持对
小米
集团的“买入”评级。
中金维持
小米
集团“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60.9港元
2025-03-04 11:46:15
3月4日消息,中金发布
研
报
称,维持
小米
集团-W“跑赢大市”评级,将目标价上调20.8%至60.9港元。该行维持对公司的盈利预测,对公司驾驶业务的盈利能力和高级智能手机的增长潜力有信心。
小米
公司首席执行官雷军在活动上表示,SU7去年订单24.8万辆,已交付逾13.5万辆,
小米
15Ultra定价6499元人民币起,强调
小米
打入定价6000元人民币以上高级市场的决心。该行亦指,
小米
SU7Ultra重新定义豪华电动车水平,定价52.99万元人民币,低过预期。
中金:看好
小米
公司长期汽车及AI相关前景
2025-03-19 10:25:29
3月19日消息,中金发布
研
报
称,综合考虑
小米
集团-W盈利预测调整和对公司长期汽车及AI相关前景的看好,上调目标价14.9%至70.0港元,对应2025/2026年43.1倍/30.9倍市盈率,维持“跑赢大市”评级。考虑汽车毛利率及盈利前景,该行上调集团2026年经调整净利润6.5%至527.25亿元。
‹‹
‹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