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月9日消息,数据研究院日前推出《2023职场女性发展洞察报告》。2018年,35+女性高管占比为37.24%;2022年占比为53.24%;2023年1-2月,这一占比为61.84%。从2018年至2022年五年间,女性人才年薪中位数处于持续上涨状态。薪资中位数方面,2018年,女高管、男高管平均年薪为24.37万、34.73万,后者比前者高42.49%;2022年女高管、男高管平均年薪为31.54万、43.07万,后者比前者高36.54%。
  2. 3月10日消息,数据研究院发布《上海地区人才供需数据报告》。报告指出,2022年上海地区中高端人才平均薪酬为25万元,全国中高端人才平均薪酬为15.34万元。金融及汽车行业在上海及全国范围薪酬都具有较大吸引力,薪酬排位都位列前三,上海金融行业人才均薪更是突破30万;其中上海对比全国薪酬差值较大的行业,如:汽车,电子通信,能源化工等薪酬差值都超过10万元,这些行业在跨区域人才吸引上有较大优势。
  3. 7月17日消息,数据研究院发布《2023上半年人才流动与薪酬趋势报告》,旨在探究当前市场环境下的人才流动趋势。2021上半年、2022上半年平台活跃人才同比增长均在10%左右,2023上半年活跃人才同比显著增长,达20.7%。整体来看,疫情管控放开加速了人才的流动和求职市场回暖。整体来看,投递一线、新一线城市的人才占比仍非常接近。
  4. 10月11日消息,数据研究院发布《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与展望2023》,探究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整体招聘就业趋势。报告显示,相比2022届,2023届高校毕业生招聘薪资和期望薪资略有下降,但较2021届有明显提升,整体来看,应届生期望薪资均低于招聘薪资,表明应届生求职时对薪资的期望非常理性。2023届应届生平均招聘月薪看,北京以13283元位居第一,深圳、上海分别以12783元、12317元位居第二、第三。
  5. 1月17日消息,数据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23年度就业趋势数据报告》显示,2023年平台活跃人才明显上升,较上年增长了13.77%。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行业岗位需求提升明显。大量的出海业务激发出更多的人才需求,数据显示,2023年出海招聘职位同比增长为40.41%。出海招聘职位的二级行业分布TOP10中,新能源行业位居第一,占比8.83%。
  6. 2月26日消息,数据研究院发布《2024春招首周北京就业市场洞察报告》,报告显示,2024开工首周,平台整体新发职位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23.6%,这一数据表明就业市场呈现出积极增长态势。从开工首周新发职位城市分布TOP20看,上海以11.99%的占比位居榜首,成为开工首周招聘需求最旺盛的城市。深圳、北京分别以9.72%和8.94%的占比紧随其后。广州占比6.12%,位居第四。开工首周,北京新发职位较去年同期增长8.56%,显示出北京就业市场的复苏势头。
  7. 3月7日消息,数据研究院推出《2024女性人才数据洞察报告》,报告显示,女性职场赚钱能力持续提升,对比2019年-2023年整体男性和女性人才的平均年薪可见,五年来男女薪资差距呈逐步收窄趋势。2019年,男性人才的平均年薪比女性高30.90%;2023年,这一差幅降至26.20%。
  8. 7月28日消息,《2023第三季度人力资源趋势报告》发布。报告依托平台数据储备,有针对性地进行样本筛选,再通过数据研究院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定向调研,以此来分析和总结不同区域、行业的组织的招聘趋势和供需关系。
  9. 机器人产业职位薪酬排名前四为北上深杭,北京2022年平均薪酬以36.3万元位居首位。
  10. 3月7日消息,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来,招聘需求最为集中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成都、苏州、武汉、南京、重庆等城市。从行业需求来看,2022年度招聘需求最多的十大行业分别是IT互联网、汽车制造、专业服务、消费品、通信半导体、广告传媒、房地产、医疗健康、能源化工、交通物流等行业。
  11. 7月14日消息,发布机器人产业职场数据。其次为销售类,销售管理和销售人员占比也超过11%。再次为职能类,包括人力资源、项目管理、财务/审计/税务、质量管理等。数据显示,近三年机器人产业发布职位平均薪酬陆续增长,产业平均薪酬从2020年的22.67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28.95万元。2022年新发职位薪酬的75分位值已达36万,在全国范围看,薪酬具有一定竞争力。
  12. 数据显示,近三年新发校招职位硕博人才需求占比处于增长状态,其中硕士人才需求占比从9.1%增加到14.8%,博士人才需求占比从0.6%增加到1.8%。
  13. 数据显示,近一年,生物技术、生物制药以及药物研发领域平均招聘年薪为18.85万元、18.60万元和18.58万元。
  14. 数据显示,从近一年粤港澳大湾区各行业人才需求情况看,大湾区电子通信、机械制造、制药医疗、能源化工行业人才需求占比上升最快。
  15. 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来招聘需求最为集中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成都、苏州、武汉、南京、重庆等地。
  16. 数据显示,相比之前两年,2023上半年人才活跃及流动趋势均明显增强。
  17. 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汽车新发职位同比增长186.16%,是传统汽车行业增速的2.08倍;2022年增速有所放缓,为36.18%,是传统汽车的1.84倍。2022年,二者增速差距拉大,新能源汽车活跃人才同比增速为44.14%,是传统汽车的10.9倍。2021、2022年,新能源汽车招聘平均年薪为28.61万、29.88万,比传统汽车高8.46万、7.77万。2022年,求职者投递最多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排名前三的为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
  18. 数据显示,近一年ESG新发职位同比上一年增长了64.46%。近一年,ESG招聘平均年薪为31.49万,比上一年的28.22万增长了11.58%。近一年ESG职位分布最多的四大行业是科研技术/商务服务、互联网/游戏、金融、能源/化工/环保,占比分别为47.88%、14.18%、9.94%、8.84%,对应的招聘平均年薪分别为31.23万、28.80万、34.03万、32.71万。
  19. 3月5日消息,数据显示,近一年生物技术、生物制药、药物研发新发职位同比增长明显,分别为32.68%、26.32%、13.92%。在招聘薪资方面,三个领域差距不,生物技术领域平均招聘年薪为18.85万元,生物制药、药物研发领域招聘平均年薪分别为18.60万元、18.58万元。从这三个领域近一年来的热招职能TOP10来看,在生物技术领域中,生物制药/工程需求最大,占比为16.12%,其次是医药代表,占比为8.26%。
  20. 4月12日消息,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行业人才数比2022年的人才数增长85.4%,结合2023年新能源行业发展状态,产业带动人才发展,人才促进产业升级,产业人才发展实现良好的互动。50%的新能源行业人才为本科学历,硕博人才占比超过17%,优质人才储备丰富,有利于未来产业升级发展,带动我国新能源行业在国际市场中获得更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