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月18日消息,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周二表示,随着公司采用更多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和代理程序,未来几年该公司的企业员工数量将减少。贾西在致员工的备忘录中称:“我们将需要更少的人从事目前的部分工作,而需要更多人从事其他类型的工作。很难确切知道随着时间推移最终结果如何,但未来几年,我们预计这将减少企业员工总数。”
  2. 4月7日消息,据新浪科技报道,亚马逊CEO贝索斯发布声明,表示支持投资美国基础设施。据悉,美国总统宣布要将企业税率从21%提高到28%。此外,拜登点名批评了亚马逊,称其是91家“利用各种漏洞不缴纳一分钱联邦所得税”的财富500强公司之一,这与支付20%以上税率的中产阶级家庭形成了鲜明对比。
  3. 4月12日消息,据亿恩网报道,亚马逊印度近日表示,该公司已帮助250万家中小型企业数字化,并实现累计出口额达到30亿美元,在印度创造近100万个就业机会。彼时,贝佐斯还称,这笔投资可能会帮助贸易商在未来五年内出口价值100亿美元的印度制造商品,从而支持印度总理莫迪的“印度制造”运动。目前,超过7万名卖家参与该计划。
  4. 近日,亚马逊宣布了两项新的网络安全提议,从10月起,亚马逊将向公众提供免费的网络安全培训和AWS多重身份认证(MFA)设备。
  5. 淄博热力有限公司携手亚马逊云科技和帆软,共同推进企业的数字化建设,成为供热行业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先锋小队。
  6. 亚马逊云科技根据中国出海企业海外使用云服务的情况,发布了十大最受中国出海企业青睐的亚马逊云科技服务榜单。
  7. 近日,亚马逊印度站宣布,将为其送货服务合作伙伴计划(DSP)的企业提供补助金。
  8. 亚马逊广告专为中国出海企业打造的年度品牌盛会“2023亚马逊广告开箱盛典”在深圳开幕。
  9. 亚马逊发布消息称,2023年亚马逊大印第安节的前48小时内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购物活动,订单、交易和顾客访问量均达到最高水平。
  10. 亚马逊云科技宣布推出新的企业硬件,旨在帮助企业降低技术成本并提升安全性。
  11. 亚马逊持续攻坚印度市场。
  12. 数据显示,亚马逊已连续四年成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企业采购商。
  13. 亚马逊在2023年投资了100多个新的太阳能和风能项目,连续第四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企业采购商。
  14. 物流是亚马逊的制胜利器。
  15. 4月7日消息,亚马逊CEO贝索斯周二公开表态,支持美国政府提高企业税率。上周,美国总统拜登宣称要投资2万亿美元翻修桥梁、公路、公共交通设施、机场及其它交通基础设施。为了获得资金,拜登宣布将企业税率从21%提高到28%。贝索斯在声明中表示,支持拜登政府这一投资政策,“我们还认识到投资需要各方妥协,包括具体内容、如何支付都需要妥协,我们也支持提高企业税率。”
  16. 8月29日消息,近日,亚马逊美国站发布公告称,亚马逊正在测试一个“黑人企业”徽章,以帮助买家更好的发现来自受亚马逊认证的黑人企业产品。如果搜索结果和商品详情页面中的商品推荐报价来自经认证的黑人企业,便会显示该徽章,买家还可以直接访问黑人企业店铺。据悉,这项功能将在未来几周进行测试。在去年,亚马逊就曾推出过“黑人企业加速器”计划,在该计划一周年之际,又推出了上文的“黑人企业”徽章。
  17. 1月30日消息,为了帮助出海企业更快地与海外用户建立联系,NTT Ltd.中国与亚马逊云科技合作,采用Amazon Connect全渠道云联络中心,可在几分钟内创建完成,提供全球数十个国家的电话线路和号码,并可扩展以支持数百万用户。据介绍,NTT Ltd.中国借助亚马逊云科技的Amazon Connect服务,帮助国内某手机业务厂商在五十多个国家实现客户直连。此外,NTT Ltd.中国为其在亚马逊云科技上快速构建客户服务平台,创造跨语言、多渠道、无缝集成的全球用户旅程。
  18. 11月16日消息,亚马逊近日推出智能机器人Astro for Business,可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巡逻、监控、智能警报等服务,现已上市,起价2349.99美元。亚马逊表示,Astro for Business结合了机器人、智能安全和人工智能等技术。
  19. 5月8日消息,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产品部总经理陈晓建表示:“企业需要的是懂业务、懂用户的生成式AI应用,而打造这样的应用需要从数据做起。数据是企业在生成式AI时代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陈晓建认为企业构建生成式AI应用需要具备三项关键的数据能力:利用现有数据支持微调或预训练模型的能力;将企业数据快速结合模型产生独特价值的能力;有效处理新数据,助力生成式AI应用飞速发展的能力。
  20. 5月30日消息,在亚马逊云科技媒体沟通会上,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产品部总经理陈晓建表示,数据是企业在生成式AI时代取得成功的关键。每个公司都能访问相同的基础模型,但那些能够利用自己的数据构建具有真正商业价值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公司,将会是成功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