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俄罗斯在线零售商2022年1月1日起或将承担双重增值税
  2. 双重主要上市完成后,金山云成为同时在纳斯达克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公司。
  3. 今日,阿里巴巴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已向香港联交所申请将公司于香港联交所主板的第二上市地位变更为主要上市。
  4. 8月28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团今日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将公司于香港联交所第二上市地位变更为主要上市地位的转换于今日生效。阿里现在是于香港联交所及纽约证券交易所双重主要上市的公司。
  5. 现在,阿里巴巴是于香港联交所及纽约证券交易所双重主要上市的公司。
  6. 于2022年4月29日,公司就建议转换申请收到联交所的确认。
  7. 阿里巴巴集团今日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授权集团向港交所提交申请,将新增香港为双重主要上市地。
  8. 4月1日消息,名创优品3月31日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针对本次选择双重上市的原因,名创优品方面回应《每日经济新闻》称,“公司一直在积极寻找方案应对由于外国公司问责法导致的公司可能在美国的潜在退市风险,此次回港上市就是公司为应对该风险采取的主动措施。回港上市也有利于改善公司目前的股票流动性等问题。”据了解,2020年10月15日,名创优品曾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本次回港上市,距离公司登陆美股不到两年。
  9. 5月4日消息,B站近日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已就建议转换向联交所提出申请,并于2022年4月29日,公司就建议转换申请收到联交所的确认。生效日期后,B站将于香港联交所及美国纳斯达克双重主要上市。“双重上市”是指同一家公司在两个不同的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此前,B站于3月16日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将争取自愿转换至在港交所主板双重上市。
  10. 7月26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团今日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授权公司管理层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改变上市地位为主要上市。阿里巴巴目前在香港联交所主板第二上市,将会按照香港上市规则申请香港为主要上市地,预期将于2022年年底前生效。相关主要上市流程完成后,阿里巴巴将成为以美国存讬股份于纽约证券交易所,以及以普通股于香港联交所双重主要上市的公司。
  11. 8月23日消息,阿里巴巴在港交所公告,自愿转换为于香港联交所双重主要上市。公告显示,于2024年8月28日,公司自愿将公司于香港联交所第二上市变更为主要上市的转换将生效。于生效日期,公司将于香港联交所及纽交所双重主要上市,且股票标记将自公司于香港联交所港币及人民币柜台的股票简称中删除。
  12. 2024年8月28日,阿里巴巴将完成香港联交所及纽交所双重主要上市。
  13. 上市公司主阵地开始往国内迁移
  14. 公司已就主要转换向联交所提出申请,于2022年8月23日收到联交所的确认,生效日期预期为2022年11月1日。
  15. BOSS直聘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双重主要上市申请。该公司已委任摩根士丹利、高盛为联席保荐人。
  16. ThredUp近日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同时宣布其股票已在长期证券交易所(LTSE)双重上市。
  17. 4月1日消息,日前,名创优品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在香港进行双重主要上市,美银、海通国际和瑞银集团担任联席保荐人。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名创优品收入增长24.2%至54.269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增长114.2%至人民币3.986亿元。截至去年末,名创优品已进入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门店数超5000家。
  18. 8月8日消息,今日,阿里巴巴发布公告称,已向香港联交所申请将公司于香港联交所主板的第二上市地位变更为主要上市。香港联交所于今日根据上市地位变更指引信发出转为主要上市申请收悉确认。公司主要转换生效日期预计为2022年底前。在主要转换日期后,公司将于香港联交所及纽交所双重主要上市,且股票标记“S”将自公司于香港联交所的股票简称中删除。该公司董事会认为,主要转换符合公司及其股东的整体利益。
  19. 同日,宝尊电商发布二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公司第二季度总净营收为21.22亿元,按年减少7.9%;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7780万元,同比转亏。资料显示,宝尊电商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为品牌企业和零售商提供包括营销服务、IT服务、仓储配送、客户服务等在内的专业的整合式电子商务服务商。
  20. 10月10日消息,BOSS直聘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双重主要上市申请。双重主要上市流程完成后,BOSS直聘将成为同时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公司。招股书显示,2022年上半年,BOSS直聘平均月度活跃用户为2590万人,用户平均每月在平台上产生30亿条求职招聘交流信息。同期,BOSS直聘实现营收22.50亿元,经营性现金流流入为4.81亿元,取得经调整净利润3.63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BOSS直聘累积服务认证求职者超过1亿人、认证企业890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