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雷军成功逆袭。
  2. 万众期待的小米YU7,终于要来了。
  3. 8月22日消息,小米集团股价高开高走,截至发稿,8.33%。消息面上,小米集团8月21日发布24Q2业绩报告,24Q2实现总营收889亿元,同比大增32%,经调整净利润达62亿元,同比增长20.1%。营收迎来高位增长,远超市场预期。
  4. 2月13日消息,小米集团创办人雷军对公司市值升穿万亿元表示,会努力工作,但万一短期股价有波动,“波动不要骂我就好”。雷军在元宵节直播中谈及公司市值,他自言没有任何控力;股票了很高兴激动,但另一方面压力山。他在直播中提到,小米汽车已经交付16万辆车,覆盖全国,上海、杭州、苏州是前三名,连续4个月每月交付超两万辆,比设计产能已经提升了一倍。他希望网友和准车主多点耐心,交车前要保证质量。
  5. 2月5日消息,海通国际发表报告指,小米股价在去年12月见顶,主要是市场忧虑智能手机需求放缓,以及利润率能否维持,不过该行认为小米已超卖,在去年第四季业绩可能强劲下,短期表现稳定。该行预期小米去年第四季收入按年升9%、按季升2%,主要受智能手机平均售价推动。
  6. 《电商报》获悉,据了解,自小米造车传闻后,小米股价屡次出现波动。小米集团今日开盘一度跌超4%,盘中不断下跌,截至今日收盘,已跌超8%。据报道,小米股票通过大宗交易以每股23港元成交400万股。3月5日,小米集团出现2宗手成交,每股作价港元及港元,共涉及500万股,共涉资亿港元。截至当日港股收盘,小米集团下跌,报港元,总市值为亿港元。
  7. 3月5日消息,小米集团出现2宗手成交,每股作价港元及港元,共涉及500万股,共涉资亿港元。截至今日港股收盘,小米集团下跌,报港元,总市值为亿港元。据了解,1月14日,美国政府将9家中国企业列入所谓与军方相关的黑名单中,其中包括小米。受这一消息影响,小米公司股价在1月15日大跌。同一天,小米集团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一直坚持合法合规经营,并遵守经营地的相关法律法规,服务和产品皆用于民用或商用。
  8. 7月19日消息,瑞信发表研究报告,维持小米集团-W“优于市”评级以及目标价35港元。报告中称,提高小米集团智能手机的出货量预测至2.02亿、2.37亿、2.59亿部,2021年第二季度预计同比增长68%至900亿元人民币,对比于媒体其增速预估高11个百分点,毛利率预计达到17.2%,经营利润将超过25%,净收入将增长75%至59亿元人民币。该行称,小米新品发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毛利率改进,以及月活跃用户数复苏,有望成为小米近期股价催化剂。
  9. 2月7日消息,高盛发表研报指,小米股价在过去一年累计下跌17%,与市跌势基本一致,预期投资者关注中国智能手机需求、来自华为的竞争、小米核心产品利润率前景,以及即将推出的新能源汽车SU7定价、盈利空间及销量。高盛并将小米今明两年收入预测下调1%至2%,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下调2%至4%。
  10. 昨晚,小米集团发布最新财报,也公布了一系列组织架构调整。随后,周受资宣布将加入字节跳动担任CFO。多次被传离职2018年,小米上市首日股价破发,且传言雷军不满意IPO估值,CFO周受资可能因此离职。很快,周受资及小米官方均进行了辟谣。2019年11月,在发布三季度财报的第二天,小米宣布高管层进行调整。但小米内部熟悉周受资的人士表示,周受资不可能离开小米,且此次调整属于高升。
  11. 3月14日消息,摩根士丹利发表报告指,小米SU7汽车本月28日式上市,届时将会发布售价、交付情况及生产规模,预料将会满足新车主的要求。该行相信,除智能手机之外,小米今年将会迎接第二个关键驱动股价因素,估计以小米在智能驾驶辅助的领先技术,以及智能手机、电动车、智能家居的结合,将会成为行业的颠覆者,不过因应内地电动车市场竞争激烈,在新的电动车业务亦面对执行风险。该行对小米持“增持”评级,目标价17.5港元。
  12. 5月31日消息,印度第二电子产品制造商迪克森技术公司 周三表示,将与小米的印度分公司合作,在印度生产和出口手机,并探索加强本地零部件生态系统,这一消息使迪克森的股价上涨了4%。据了解,2018年小米曾宣布与迪克森合作,在印度生产“印度制造”的小米电视。此外,前几天小米印度还刚刚宣布了与电子制造商Optiemus合作,在印度开始生产无线音频产品的计划。
  13. 3月8日消息,《电商报》获悉,小米集团今日开盘一度跌超4%,截至北京时间上午10时09分跌,报港元,市值为亿港元。后小米方面进行辟谣,股价应声下跌。3月5日,小米集团出现2宗手成交,每股作价港元及港元,共涉及500万股,共涉资亿港元。截至当日港股收盘,小米集团下跌,报港元,总市值为亿港元。此前据知情人士透露,小米首款折叠手机即将发布。
  14. 7月30日消息,港股昨日爆发后,今日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1.35%,恒生科技指数跌2.56%。科技股集体大跌,快手跌超7%,盘中股价逼近历史最低点;B站跌超8%,美团跌近6%,阿里跌超4%,腾讯、小米跌超2%。互联网医药股走低,阿里健康跌超6%,京东健康跌超2%。
  15. 今日,小米集团跌逾5%,现报33.75港元,最新市值8500.21亿港元,此前,小米集团股价已经连续上涨5天,市值破9000亿港元。
  16. 今日早间,小米股价拉升涨近5%,市值超8400亿港元。截至发稿前,小米集团幅为4.21%,现报33.4港元,市值达8412.06亿亿港元。
  17. 2月22日消息,小米集团跌幅扩大至5%。截至发稿,小米集团跌,报港元每股,总市值达亿港元。《电商报》获悉,2月19日,有媒体报道称,小米已经决定进入汽车行业,未来小米的汽车业务将由小米CEO雷军亲自带队。受此利好消息影响,小米集团股价也随之直线拉升,一度暴涨10%。当日港股收盘,小米股价,报港元。2月21日,小米在港交所发布公告表示,注意到近日若干媒体有关本集团拟进入电动汽车制造行业的报导。
  18. 截至发稿,小米股价大跌5.50%,报16.48港元,跌破发行价。
  19. 11月9日,小米股价创年内新高,盘中一度触及16.94港元,较6月23日低点,已超70%。
  20. 1月27日消息,截至发稿,小米股价大跌5.28%,报价16.52港元,跌破17港元发行价。据了解,2018年7月9日,小米赴香港IPO,上市首日即遭遇破发。当晚答谢会上,雷军说:"今天破发,我对不住大家。之后,小米股价持续下跌,在2019年9月时跌到8.28港币,小米随后大幅回购。2021年1月4日,小米收盘价34港币,雷军“让IPO投资者赚一倍”的诺言终兑现。当时雷军删除所有股票软件,并表示,终于再也不用关心股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