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鞍山市跨境电商出口实现零的突破。
  2. 2月1日消息,1月28日,马鞍山海关跨境电子商务零售一般出口清单在马鞍山综合保税区成功放行,该货物主要为服装及日用品,共计48个包裹,货值18469元人民币。这标志着关区内单综保区口岸作业区“9610”业务顺利办理,也标志着马鞍山市跨境电商出口实现零的突破。
  3. 巢湖学院首批50名大四应届毕业生到达马鞍山综保区,他们将在综保区内6家跨境电商企业进行为期4个月的跨境电商实习实训。
  4. 7月19日,安徽省马鞍山硕盈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跨境电商B2B(9710)模式申报出口的一批货值64.78万元的儿童游艺车在马鞍山综保区顺利通关,标志着跨境电商B2B(9710)模式正式在马鞍山落地。
  5. 今年上半年,全省跨境电商交易额130.4亿元,增长48.2%。据介绍,在综合平台建设方面,2016年以来,安徽省先后获批合肥、芜湖、安庆、马鞍山、宣城5个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在2021年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考核中,合肥、芜湖被评为“成效较好”,安庆被评为“成效初显”;马鞍山、宣城新获批国家级综试区,正根据实施方案加快建设。目前,安徽省培育了14个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各市运营及在建的跨境电商产业园达40余个。
  6. 3月9日消息,近日,安徽马鞍山市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正式开通。电商企业可以根据消费者需求从国外集中采购商品,将进口商品提前备货至综合保税区内,通过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降低商品的采购和物流成本。同时,个人可享受进口商品税收优惠,进口商品税率下降一半以上。据了解,马鞍山综合保税区曾分别于2021年1月28日和7月19日,开通跨境电商零售一般出口业务和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业务。
  7. 8月6日消息,今年上半年,安徽跨境电商交易额221.2亿元、同比增长21.7%。相比上半年安徽贸易出口同比增长9.7%的增速,跨境电商成为全省外贸增长的重要“加速器”。目前,安徽锚定打造跨境电商集群生态圈,加快建设合肥、芜湖、安庆、马鞍山、宣城、蚌埠6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培育认定22个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
  8. 2月20日消息,据合肥海关统计,2020年安徽省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货值亿元,同比增长;进口清单数222万份,同比增长1倍。据悉,2020年1月安徽芜湖、安庆新增纳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范围,并在年底前开仓运营,跨境电商企业备货商品涵盖婴幼儿奶粉、食品、保健品、美妆、日用品等多品类。新认定马鞍山综保区、滁州产业园、芜湖汇峰3个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
  9. 安徽马鞍山市邮政管理局对全市2020年符合条件的7家寄递企业严格核验把关,及时兑现第一批 “快递进村”专项资金32万元。
  10.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底,建成1个以上省级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
  11. 4月7日消息,随着一批从韩国进口的日化用品进入马鞍山综合保税区1210保税仓,马鞍山综保区保税电商进口额今年一季度累计突破600万美元。
  12. 3月12日,马鞍山韵必达装卸服务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为100万元。
  13. 10月9日消息,位于安徽马鞍山市博望区新市工业园的韵达现代智慧物流综合产业园项目进入施工最后冲刺阶段,两栋厂房、两栋办公楼已全部完工,还有两栋厂房正在收尾,等待验收,一栋5层的快递到达车间正在进行屋面浇筑。韵达现代智慧物流综合产业园项目主要建设智能化快递中心、智能化快运中心、韵达供应链中心,区域内还将布局IT科技中心、中小企业孵化中心、结算中心等三个板块。
  14. 该项目依托银联商务青云智慧校园综合解决方案,为该校食堂、宿舍等场景布放消费受理终端及门禁设备,助力师生实现校内一卡通及一脸通应用。同时,银联商务还为校园大门安装了手机检测安检门,为宿舍部署宿舍管理系统,助力校方有效降低管理投入成本,实现智慧化管理。
  15. 该中心集快递服务、智能分拣、云仓配等于一体,打造数字化、智能化和标准化枢纽转运中心,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16. 7月8日消息,韵达安徽马鞍山枢纽转运中心近期正式投入运行。该中心立足安徽省,面向长三角,聚焦产业链快递物流需求,集快递服务、智能分拣、云仓配等于一体,打造数字化、智能化和标准化枢纽转运中心,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17. 苏宁计划在2022年开出100家门店,瞄准临期折扣商品。
  18. 1月16日消息,日前,苏宁旗下苏宁折扣超市正式营业,店位于安徽省马鞍山。苏宁官方表示,2022年苏宁将以马鞍山为主,同步发展江浙沪,并计划在2022年开出100家门店。据了解,此次苏宁瞄准了临期折扣商品。据悉,苏宁折扣超市面积在150平米左右,门店铺货约15万元,门店营业时间与普通超市并无区别。据工作人员介绍,马鞍山店开业预计营业额在5-6万元,年后将开启加盟。
  19. 滁州中通智慧物流产业园、马鞍山韵达博望产业园等项目,总计划投资额达52.6亿元。
  20. 新模式将重点打造马鞍山-上海、南京-上海、上海-南京三条跨基地三角对流线路,构建航运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