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梭与圆通合作 妈妈驿站无人车日配送450件包裹

王小孟
2021-12-01 10:57

12月1日消息,目前,智梭科技的RC ONE Plus无人车在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已进入常态化运营,单个妈妈驿站每天配送约450件包裹。据介绍,这款容积可达2600升的RC ONE Plus,满足从县级分拨中心到驿站的调拨,单程平均达5.5km。

format-jpg

今年9月,拥有70000多家妈妈驿站的圆通速递迅速地与智梭科技签订了全面合作意向书,希望借助无人驾驶技术为圆通客户打造全新的用户体验,提供更为智能、便捷的服务。

在进博会开幕之际,上海徐泾镇联合圆通在进博会附近的西郊家园开展智能快递管理服务,智梭无人车开始正式为圆通提供社区快递配送业务。

据不完全统计,安徽省驿站总数近10万家,2021年包裹投递量达到了30亿件。如果以一辆无人车服务2-3个驿站,仅安徽省的需求量就约为3-4万台;全国的需求可达到100万台。

format-jpg

近年来圆通在其牵头的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快件物流资源共享服务 》中进行了诸多努力,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智梭无人车的加入将通过科技赋能,进一步助力物流企业在无人化战略方向上推进速度,提升科技含量,降低行业成本。

据了解,智梭将与圆通以及多家快递企业进一步加深合作深度,打通台后系统数据,增加投放数量,全面推进RC ONE系列车型在快递行业的商业化落地。

format-jpg除了圆通以外,菜鸟、京东物流、顺丰等物流企业正在不断加码无人车配送。今年双11,350多辆阿里“小蛮驴”开进全国高校,每天配送快递5万多件。顺丰无人车在广州理工学院运营。

此前,美团、阿里、京东还参与制定了国内首部低速无人车商业应用标准——《低速无人车城市商业运营安全管理规范》。据悉,该应用标准将为低速无人车在商业化运营过程中,对城市的路权分配、自动驾驶能力要求、设备本身的安全性、数据通信需求、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险等方面的有效规范提出了要求,并为车辆在进入城市前的检测认证提出了解决方案。

format-jpg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签约三方将复用公交场站、物流场景与L4无人配送自动驾驶技术,打造“公交+物流无人配送融合模式。
7月22日消息,深圳市东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与圆通速递股份有限公司、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三方将复用公交场站、物流场景与L4无人配送自动驾驶技术,率先打造“公交+物流无人配送融合模式。
近期上海疫情形势严峻,为确保疫情期间生活物资安全配送,3月30日以来,圆通联合智能无人驾驶快递品牌行深智能紧急调运智能无人驾驶快递,负责区域内点对点快递及其他生活物资配送
8月8日消息,“海南圆通X新石器无人仪式暨为一线员工送清凉活动”近日在海口举行,24台无人正式交付圆通海南省区。作为圆通数字化智能化的重要布局,此次集中交付的新石器X6无人具备显著优势:单车可装载1000票快件,续航达200公里,支持24小时不间断运营,很好地满足了快递物流行业全天候、全工况的业务运营需求,预计将提升配送时效30%、有效破解末端“最后一公里”的效率与成本难题。
据了解,该无人可以根据设定的路径和点位,将快递及其他物资分别送到指定位置,并触发信息通知收件人领取,主要适用于住宅小区、商务大厦、商业区、工业小区等有内部道路通行的场所。据悉,此批无人每次可载重约500公斤货物,辆续航里程为100公里,基本可实现全天多趟运营。
9月4日消息,圆通速递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作为杭州亚运会官方物流服务赞助商,将于杭州亚运会期间在亚运村、亚运场馆亚运物流中心等场地使用多个品牌的L4无人快递,实现快件的无人短驳、无人投递等;同时,公司已经在国内多地进行试点,依托无人快递开展智能快递管理和配送服务,提高配送终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12月27日消息,据“矩阵数据科技”消息,今日,矩阵数据科技研发的无人驾驶快递物流“开拓者号”在中通快递总部启动应用场景内测。据了解,该款快递无人是中国首款无人驾驶快递物流,在机动车道行驶,设计时速超过70公里,辆续航里程达240公里。据了解,目前国内快递无人已广泛运用于末端配送,例如中通、圆通、菜鸟、中国邮政、苏宁、京东等都有布局。
12月23日消息,由丰巢公司打造的丰巢无人配送机器人在手机企业vivo全球总部正式投入应用。vivo全球总部位于广东东莞, 园区占地403亩,为了解决企业因出入管控、园区面积大影响取件效率等问题,丰巢联合vivo共同探索无人配送机器人在园区下的常态化运营,提升员工们的收件体验。该项目首期已投入数台无人配送机器人进行运营,大幅减轻园区内快递小哥的派送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