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砸100亿参加外卖大战
看来,时机成熟了。
饿了么上线百亿补贴
赶在五一长假前,饿了么放出了一颗重磅炸弹——百亿补贴。
近日,饿了么正式开启外卖补贴活动“饿补超百亿”,App已上线“超百亿”口令词入口,用户搜索“超百亿”,即可享受各种福利补贴。

图源:饿了么公众号
饿了么App显示,“饿补超百亿”专区内多为一口价产品,且大部分直降10元以上。平台不打口水仗,只发真福利,势必要让消费者“饿补到底、便宜到底、开心到底”。

图源:饿了么APP
事实上,在整个外卖行业中,真金白银的补贴总能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百亿补贴更是“价格战”中屡试不爽的法宝。
今年2月底,京东外卖先小试牛刀,推出“10元/20元餐补随机领”优惠活动,为外卖消费者送上一系列福利。
每晚8点准时开放领取“满15减10”与“满40减20”高额优惠券,专享福利首批惠及京东认证大学生及PLUS会员群体。
用户可通过京东App的“品质外卖”专区,或搜索“月黑风高”、“京东校园”关键词参与餐补优惠领取;大学生用户只需在京东App搜索“学生认证”,并成功完成认证手续,即可参与餐补领取。

图源:京东
该活动广泛适用于京东外卖全平台的餐饮商家,使用补贴后绝大部分餐品实付金额其他外卖平台更为优惠,很快就俘获了大量消费者,带动京东外卖订单飙升。
没过多久,京东外卖趁热打铁,宣布上线“百亿补贴”,通过“全民补贴+爆品直降”双重机制,一年内投入超百亿元。
具体来看,京东将向全体用户发放最高20元的补贴,覆盖平台所有餐饮门店,包括麦当劳、海底捞、霸王茶姬、库迪等大牌餐饮品牌。
同时,京东PLUS会员和大学生用户可额外抽取满25-20元的“外卖百亿补贴金券”,每天限量10万张。
此外,京东还推出了百亿补贴“超级爆品”专区,众多大牌餐饮价格直降。用户点击京东App首页的“秒送”频道,进入百亿补贴专区即可选购产品。

图源:京东
接二连三的补贴优惠,强化了价格优势,京东外卖的竞争力日益增强。
截至4月22日晚上8点19分,京东外卖当日订单量突破1000万单。当天,平台还因下单量暴增,导致系统出现了短暂故障,其受欢迎程度简直超乎想象。
(电商之家视频号)
眼见对手一路跑马圈地,势如破竹,作为“外卖一哥”的美团开始坐不住了。
京东百亿补贴上线数日后,美团外卖总经理薛冰就在2025中国餐饮连锁峰会上放出重磅炸弹:未来三年,美团外卖将向餐饮行业整体投入1000亿元,助力餐饮伙伴实现健康、可持续增长。
这1000亿元主要聚焦四大方向,包括帮助商家补贴消费者激活需求、发放助力金帮商家增加收入、扶持和奖励优秀品质商家,以及推动明厨亮灶覆盖10万家店、加强行业基础建设等。

图源:美团
公开资料显示,这是餐饮行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行业扶持补贴计划,预测将惠及行业内各类商户及消费者。
接下来,我们就用数据直观感受一下美团1000亿补贴背后的决心与魄力。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美团全年净利润为358亿元,而美团计划在三年内投入高达1000亿元的巨额补贴,平均每年约投入333亿。
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三年里,美团每一年都将拿出大约等同于去年净利润的资金,全力投入到餐饮行业之中。
你有百亿补贴,我就有千亿补贴,尔要战,那便战,美团的地位不容撼动。
如今,一向低调淡定的饿了么也加入了战局,行业竞争呈白热化趋势。近日,“饿了么加大补贴力度”“饿了么点餐便宜”等话题持续登上热搜,引发全网热议。
从每年夏天的“免单”活动,到现在“饿补超百亿”,不断叠加的补贴活动,彰显出饿了么参与竞争的决心与魄力。
毕竟,这场激烈的外卖大战,硝烟弥漫,火花四射,想要继续隔岸观火、独善其身,怕是不能够了。
饿了么加入外卖大战
2025年外卖大战,已成为整个互联网圈的舆论焦点。眼看着风头被京东、美团抢尽,一向低调沉默的饿了么终于出手了。
当对手深陷“舆论战”之时,饿了么选择在无人配送、AI等技术层面默默布局。
首先,针对无人配送,饿了么与白犀牛一拍即合,在全国100所高校部署了R3无人配送车,单日配送量突破5万单。例如,北京师范大学试点区域订单履约时间缩短至25分钟,人力成本降低40%。

图源:Rino.ai白犀牛自动驾驶
今年3月初,饿了么又启动了“优店腾跃计划”,预计向商家投入资金超过10亿元,涵盖AI技术能力、费率优惠等多个维度。
具体来看,平台决定借助AI智能助手,进一步优化商家入驻及日常经营的流程与效率,强化商家在餐品管理、顾客运营、订单处理等方面的数字化运营能力。
随后,饿了么面向商家侧全量发布了商家入驻AI助手。新店入驻流程从原来的3天直接压缩到5分钟,AI自动完成资质审核、选址分析。
近日,平台还推出骑手AI服务助手“小饿”,其核心功能有语音交互支持语音唤醒,一键完成接单、确认到店等操作,提高效率;
主动服务实时分析位置和订单状态,推送福利提醒、天气预警、封路提示等,降低配送风险;智能分析根据历史数据和订单热力图,提供接单策略优化和收入预估。

图源:饿了么蓝骑士公众号
除此之外,饿了么的算法治理行动也是稳扎稳打,步步深入。
早在今年年初,平台就推出了九大措施,包括优化配送时长弹性、增加安全路线推荐、上线骑手疲劳提醒功能等,努力落实算法公开、算法向上向善、骑手权益保障。
直到近期,饿了么正式签署全国首份网约配送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标志着平台的算法治理已进入全新阶段。
近日,饿了么在上海召开协商算法恳谈会,签订了《2025年度“饿了么”(上海)网约配送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涵盖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保护、协商协调机制等方面,旨在更好地保障骑手权益。
根据协议,平台将优化“恶劣天气自动触发补贴”功能,确保众包网约配送员在正常劳动情况下小时劳动报酬综合计算不低于25元;逐步推进取消超时扣款处罚,降低网约配送员的超时焦虑,保障网约配送员收入稳定等;
还将优化“强制下线”功能,网约配送员每日配送时间不超过11小时;连续配送4小时,平台系统提示,小休至少20分钟。
该协议聚焦计价、调度派单、时间预估、路径规划等“四大算法”模型及规则,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骑手工作体验保障劳动者权益,可谓诚意满满。
对此,大量饿了么骑手表达了认可,“该《协议》的诞生将有效减轻外卖骑手的负担。”同时,这有利于饿了么在实践中推动算法向人性化、透明化方向升级,努力实现迈向平台经济与社会价值的共赢。
纵观整个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出,在阿里巴巴的带领下,饿了么选择走一条稳定健康的长期路线。
2021年7月,阿里将高德、饿了么和飞猪合并为生活服务板块,俞永福接任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CEO,并点明竞争形势:本地生活面临着不激烈但很残酷的持久战,大家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

俞永福 图源:微博
此后,饿了么的战略开始从“对标美团”转向“稳扎稳打”,平台聚焦内部增长,优化配送网络,提高配送效率,推出新的广告产品体系,缩减冗余人员,精简口碑业务,并将餐饮SaaS平台“客如云”独立运营。
2022年二季度,饿了么首次实现单位经济效益为正;2023年三季度,以医药、鲜活、商超、酒饮、大百货五大重点细分行业为主,饿了么的非餐饮配送订单量获得了双位数增长。
显然,一系列成就得益于俞永福的战略调整,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也对他表示了高度肯定,“在永福的带领下,高德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领先者,饿了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清晰定位,稳扎稳打。”
阿里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受饿了么和高德订单增长所驱动,本地生活集团同比收入增长12%至169.88亿元。由此可见,经过多年的奋力拼搏,饿了么已找到清晰的定位以及属于自己的增长节奏。

图源:阿里巴巴
总体来看,新一轮外卖大战的背后意味着即时零售行业的加速洗牌,在“成王败寇”的互联网商业世界中,越是风云激荡,就越不能掉以轻心。
面对饿了么的“重兵出击”,京东和美团又将作出何种反应,我们拭目以待。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