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克做3D打印机,新品爆卖近2亿

跨境焦点
2025-05-26 21:04

一、新品众筹千万美金

今年,在新赛道,安克的冲劲格外强。

最近,安克旗下品牌eufyMake全球首款个人级3D纹理UV打印机E1登陆海外平台Kickstarter,上线不到12小时,众筹金额超过千万美金。截至目前,总金额已经突破2700万美金(约合1.9亿人民币)。

图片1-800.png

安克eufyMake E1众筹千万美金 图源:Kickstarter

这样的速度和成绩,在整个平台相关类目甚至是行业里,都是开创性的记录。但一台个人级打印机,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劲的爆发力?这就不得不提eufyMake E1在技术方面的创新性了。

首先,作为一台UV打印机,eufyMake E1大大降低了个人使用门槛,把原本一台几万甚至十几万美金的价格下放至早鸟价1699美金,把占地半间房的体积缩小至一个微波炉大小,并且支持包括木材、陶瓷、金属、皮革等上百种材质的3D浮雕打印,精度可达微米级。

图片2-800.png

安克UV打印机eufyMake E1 图源:Hackster.io

具体来说,eufyMake E1有两大核心技术,Amass3D技术和ColorMaestro技术,前者利用精密的控制和算法创新,能够在多种材质上打印出高达5mm的立体浮雕;后者基于AI色彩算法,自动适配数百种材料的光学特性,实现最佳的色彩效果。

最重要的是,eufyMake E1的操作流程非常简单,用户只需拍一张要打印的物品照片,选择模版,点击打印,就完成了所有人工操作,其它都能交给机器自动完成。此外,eufyMake E1的维护成本也很低,基本是传统设备的10%。

图片3-800.png

用户打印效果 图源:iFun

这一套技术组合拳打出来,毫无疑问,eufyMake E1开创了UV打印机市场的新局面。未来,在eufyMake E1之后,更多创新产品也将接踵而至。

但其实,这并非安克首次进入打印机赛道。早在2022年,安克推出了其首款打印机,AnkerMake M5,在众筹平台上,AnkerMake M5也曾创下过888万美金的超高记录。

但后来,部分产品因多色打印效果不及预期,导致一些用户要求退款,加上3D打印团队核心负责人离职创业。安克趁势调整,主攻UV打印机,并在新品上市前,将品牌名从AnkerMake更改为eufyMake

显然,安克对打印机赛道寄予了厚望,从eufyMake E1开始,安克势必要从这片市场中挖掘出更多增长潜力。

二、小众赛道大卖频出

安克eufyMake E1的成功出圈,事实上再次证明了产品力的重要性。尤其是小众市场,用户因为无法获得广泛的产品选择,往往会对产品质量有着更高追求。

而且,对跨境卖家来说,好的产品也是深入本土市场的重要利器,是打破贸易壁垒等市场障碍的终极法宝。

除了安克,在3D打印赛道,创想三维、拓竹、智能派等一众企业也是靠着出色的产品力成功打开海外市场。

比如创想三维,成立于2014年,四位80后创始人最初在一场展会上结识,创业启动资金仅有30万元。但如今,在入门级3D打印机市场,创想三维已经占据近半的全球份额,稳居行业首位

成立第三年,创想三维推出CR-10,以500美元的性价比优势杀入海外市场,该款产品不仅全球热销,出货量近2万台,更让创想三维的品牌影响力大大提升。仅CR-10系列,海外用户发布的使用视频就达到近千万条。

图片4-800.png

用户分享CR-10系列产品 图源:Youtube

并且,靠着独立站出海,创想三维成功打造自主品牌Creality。现在,Creality的3D打印机已经运销全球近200个国家及地区,全球累计出货量超550万台。在谷歌、CNET等权威机构整理的全球化品牌榜中,Creality也多次位列其中。

再说拓竹科技,这家企业的崛起速度还要更快,2020年成立于深圳,仅用3年时间,就做到了类目头部位置

2022年4月,拓竹科技首款打印机Bambu Lab X1面市,通过海外众筹平台冷启动,短短一个月时间,便筹得4700多万元,直接刷新当时的同类目众筹记录

图片5-800.png

拓竹科技首款打印机众筹数千万元 图源:Kickstarter

2023年和2024年《3D打印机品牌影响力报告》显示,出海3D打印机品牌影响力榜Top5中,拓竹科技均排名第三。根据EqualOcean的数据,2023年Bambu Lab的收入估计迈入15亿元台阶。

可以看到,国产3D打印机品牌凭借后发优势,在技术创新方面实现了惊人的速度,让原本高价、高门槛的专业工具变成家庭化的创意助手。这不仅是商业性的成功,更是“中国智造”的软实力输出。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3D打印品牌持续落地全球市场,从技术突破到品牌崛起,从物流优化到用户深耕,中国企业的出海故事将更加精彩。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1月1日消息,民生证券发布研报称,给予创新推荐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3Q23业绩表现亮眼,新品类有望持续贡献业绩;多品类扩张布局,跨境电商龙头护城河优势凸显;产品+渠道+系统齐发力,智能化及数字化系统全面赋能。
7月3日消息,创新于6月20日宣布召回部分批次存在自燃风险的基础款移动电源,将为用户寄送专用防火保护袋。创新一名内部人士表示,从6月20日发布召回公告以来,有约20万名用户提交了召回申请,其中发出超过10万个防火安全袋。
11月3日消息,创新近期接受投资者调研时称,公司致力于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式销售模式,今年上半年线上与线下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8.78%和31.22%。公司目前在第三方平台的销售收入以亚马逊为主,同时也不断探索新的平台业务和发展机会,如与京东、天猫、速卖通、ebay、抖音等知名电商平台均有开展合作。线下方面,公司目前已入驻北美地区沃尔玛、百思买、塔吉特、开市等全球知名连锁商超及日本零售巨头7-11便利店集团。
3C类目上,创新就没输过。
3月11日消息,创新近期确定了机器人演进战略,该项目由创新副总裁、董事祝芳浩负责。创新机器人战略中,将机器人本体分为三个阶段和三种本体类型,分别是以扫地机器人、割草机器人为主的二维基础型本体,以无人机和机器狗为主的三维移动型本体,以人形机器人为主的三维交互型本体。目前,创新会利用现有团队和技术进行扫地机器人等本体的开发,目标是创造业务规模和现金流。同时,创新针对机器狗和人形机器人等品类,已经开启大规模的招人计划。
3月25日消息,全球化消费电子品牌企业创新 正式同亚马逊云科技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在采用亚马逊云科技服务的基础上,推动创新将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服务进行规模化应用,赋能业务创新。
4月25日消息,创新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该公司营业收入为175.07亿元,同比增长22.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44亿元,同比增长71.88%。基本每股收益为3.9733元。此外,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股。
4月28日消息,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创新实现营业收入33.65亿元,同比增长17.47%;实现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53.80%;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54.53%。分地域来看,2023年1-3月公司境内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20.64%;境外实现营业收入32.33亿元,同比增长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