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创造历史,英伟达登顶全球第一

李迎
2025-06-05 09:08

人类对于AI的期待,已经喷薄而出。

一、英伟达力压微软、苹果,拿下全球第一

AI狂潮仍未降温,黄仁勋顺势带着英伟达一路狂飙,登上全球第一上市公司的王座。

这次的高光的时刻,英伟达超越了一直以来的对手微软和苹果。

自去年6月以来,英伟达、微软和苹果在市值榜首上不断争执交锋,竞争可谓激烈。

图片

图源:微博

距离英伟达上次登顶,已经过去四个月。其首次登上全球市值第一是在去年6月,当时其市值达3.34万亿美元。第二次则是在今年1月21日,总市值达到近3.449万亿美元,超过苹果3.33万亿美元的市值站上了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一个月,英伟达股价飙升了近24%,这也意味着其市值在两个月内反弹了1万亿美元,目前达到了3.45万亿美元。

探究此番英伟达创造的成绩,或许我们可以从不久前发布的财报中找到答案。

5月末,英伟达刚刚发布了2026财年第一财季财报。财报显示,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近70%,达到了440亿美,其中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同比大增73%,达到了391亿美元。

图片

英伟达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  图源:微博

其中,英伟达的Blackwell架构芯片业绩已占其数据中心业务收入的近70%。与此同时,据了解,微软等不少公司已经大量部署该芯片,市场对于Blackwell 的需求爆棚,订单能见度已涵盖至 2026 年。

图片

Blackwell架构芯片  图源:微博

此外,近期英伟达与全球各地企业的合作也更加频繁。

例如,5月中旬,在特朗普牵头下,黄仁勋宣布,拿下了沙特人工智能公司Humain1.8万个最新人工智能芯片的大单。

可以说,AI芯片业务的狂飙和多地的合作,都为英伟达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也是促成目前英伟达全球AI芯片市场的统治地位的关键。

当然,提到英伟达,还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便是出口芯片管制

众所周知,为了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升级,美国政府正层层加码技术封锁。

此前5月,美国商务部最新声明,任何国家使用华为昇腾芯片均被视为违反出口管制,而英伟达专为中国设计的H20芯片也因高内存带宽和互联带宽性能“超标”,被列入禁止出口清单。

而中国市场向来在英伟达的营收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政治博弈带来的利益受损,英伟达方也是叫苦不迭。

图片

图源:微博

6月3日,英伟达首席科学家比尔·戴利(Bill Dally)表示:“美国对中国实施的人工智能出口管制禁令,反倒让中国获得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华为,大量过去替英伟达撰写程序的中国AI研究人员,现在都在帮华为编写软件”。

图片

图源:微博

同时,比尔还表示:“中国大陆在2019年拥有全球约三分之一的AI高端研究人员,而如今这一比例已经接近全球的一半。华为的AI技术发展虽然仍不比英伟达,但已经能够提供相当可靠的解决方案。”

当然,英伟达也没有坐以待毙。为了保住中国市场的收入,英伟达正在设计一款名为“B30”的中国特供版AI芯片,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上市。

图片

图源:微博

B30芯片预计采用最新的Blackwell架构,并使用GDDR7显存,而非高频宽内存(HBM),也不采用台积电的先进封装技术。

同时,B30芯片将首次支持多GPU扩展,允许用户通过连接多组芯片来打造更高性能的计算集群。多GPU扩展的能力可以显著提升计算效率和吞吐量,因此在高性能计算和AI训练中显得尤为重要。

售价方面,B30芯片价格将会在6500美元至8000美元之间,远低于H20芯片的1万至1.2万美元。

此外,上月在台湾举办的Computex展会上,黄仁勋还展示了采用RTX Pro Blackwell架构的服务器,其最多可配备八个RTX Pro 6000 GPU,并通过内置的PCIe 6.0交换机实现高效通信,预估其将会与B30芯片采用的方案类似。

综合以上来看,英伟达正在进行一场自我转型:从单一芯片供货商,转变为 AI 基础设施全方位解决方案提供者。目前来看,这场变革已经初具成果,并且将为全球AI 市场带来不小的影响。

二、英伟达在谋更大的局

除了AI芯片这个逐渐成熟的赛道,细探最近的迹象会发现,其实英伟达在布局更大、更具爆发性的领域:机器人和自动驾驶。

根据英伟达一季度财报,汽车业务共营收6.2亿美元,同比激增109%。目前,英伟达汽车业务的推进,主要是通过与领先车企在自动驾驶方面的合作。

比如,英伟达在智驾领域推出的高性能计算方案:双Thor X,是目前大多数高阶智驾车型的选择。

此前,理想汽车官宣的首款纯电动SUV——理想i8延期到今年7月上市,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等英伟达的Thor硬件平台的量产。

图片

理想i8  图源:微博

今年2、3月份,英伟达先后宣布全球销量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丰田,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和韩国最大汽车制造商现代,也将使用英伟达的自动驾驶技术和“智能工厂”计划。

此外,黄仁勋近期接受采访时,特别提到了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FSD)系统,该系统正是由Nvidia的芯片所驱动。

同时,黄仁勋还透露,英伟达已与特斯拉和xAI将进行重磅合作,而埃隆·马斯克的擎天柱机器人,也将使用英伟达芯片。随后,马斯克在X平台转发了这则黄仁勋的专访。

图片

图源:微博

我们可以期待,或许不久的将来,英伟达的汽车业务将迎头赶上,成为其另一个快速增长的动力。

聊完自动驾驶,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英伟达超级计算和机器人技术的融合。

黄仁勋曾表示:“从机器人的AI大脑到可供实践的模拟世界,再到用于训练基础模型的AI超级计算机,NVIDIA 为机器人技术发展的每个阶段提供构建模块。”

图片

英伟达GTC大会展示AI机器人  图源:微博

换句话说,英伟达在机器人方面的布局将不仅仅围绕算力芯片,其将从AI到机器人的各阶段功能基础设施拆解,形成灵活、模块化的产品矩阵。

前不久,英伟达还推出面向物理AI的云到机器人计算平台NVIDIA Isaac GR00T N1.5,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和工作空间配置,并在给定指令时更好地识别物体,提高拾取和放置任务的成功率。

同时推出的还有生成合成运动数据的工具NVIDIA Isaac GR00T-Dreams,以及用于加速人形机器人的开发的NVIDIA Blackwell 系统。

除此之外,目前不少人形机器人和机器人开发商都在大规模与英伟达合作。

从国内看,小鹏AI机器人Iron正在使用NVIDIA Isaac Sim和Isaac Lab模拟和训练其人形机器人;“刷屏春晚”的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H1,也正在使用英伟达AI进行训练。从国外看,富士康和Foxlink正在使用GR00T-Mimic蓝图进行合成运动操控生成,以加速其机器人训练流程。

图片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H1  图源:微博

图片

英伟达x迪士尼“呆萌版”机器人Blue  图源:微博

总之,一切正如黄仁勋所表示的:“机器人时代已经到来。数十亿台机器人、数亿辆自动驾驶汽车以及数十万个机器人工厂和仓库将被开发出来。”

我们或许可以将英伟达形容为AI时代的一面镜子,充分映照出AI具备的无限张力。而它将会走得多快多远,让我们共同期待。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7月15日消息,美国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今天接受访谈时表示:“中国市场规模庞大、充满活力且极具创新性,这里还是众多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的聚集地。因此,美国企业扎根中国市场的确至关重要。”
科技界再次迎来一股暖流。
3月22日消息,伟达在北京时间3月22日早晨举行的媒体采访中对编辑表示:“我们在欧美与云服务提供商合作,提供伟达的DGX系统AI超级计算机的能力。在中国,我们有特别定制的Ampere和Hopper芯片。这些会通过中国云提供商,比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这些企业提供落地的能力,我完全相信他们有能力去提供顶级的系统服务,对于中国初创公司一定会有机会来开发自己的大语言模型。”
:我曾经历三次失败。
7月16日消息,在北京举行的链博会开幕式间隙,伟达CEO回应“H20芯片对华重启销售进展”时表示,目前已经有很多订单了。据了解,一些已经预订了H20芯片的企业目前正在等待伟达的正式发货通知。
6月25日消息,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伟达CEO于6月20日和23日出售了这家芯片制造商的10万股股票,价值约1440万美元。今年3月,宣布计划在2025年底前出售至多600万股伟达股票,按周二开盘价计算价值共8.73亿美元,此次交易是该计划的首次抛售。
:如果美国不想参与中国(的市场),华为能覆盖中国市场的需求,也能覆盖其他所有地区。
此前,伟达在2020年9月宣布,他们同软银集团达成了收购Arm的最终协议,交易规模高达400亿美元,并预计约在18个月内完成收购交易。《电商报》还了解到,今年1月中下旬,谈到了汽车制造的相关话题。值得一提的是,去年7月,伟达的市值一度超过了英特尔,成为美国市值最高的芯片公司,的身价也不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