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母长子内斗,债务危机爆发,杉杉股份在绝望的边缘

科技头版
2025-07-01 10:04

一场家族内斗,将昔日锂电巨头拖入深渊。

杉杉股份创始人长子郑驹全部持股被强执

杉杉股份创始人离世后,后妈大战继子的故事迎来新进展。

近日,杉杉股份发布公告称,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拟对公司副董事长郑驹持有的公司181万股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0.08%)进行司法强制执行。本次执行后,郑驹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杉杉股份

据悉,控股股东杉杉集团一致行动人朋泽贸易曾将3800万股质押给了中融普惠。而债务链条断裂后,这把火最终烧到了郑驹的个人持股上。

公开资料显示,杉杉股份由郑永刚于1992年创立,企业从一开始的服装行业后来转型到了新能源行业。

杉杉股份的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材料和偏光片,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领域还有电视、显示器等消费电子场景。

杉杉股份曾获得锂电材料全球产销量第一;并购LG化学偏光片业务后成全球最大供应商;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23年上海企业100强第37位。

2023年郑永刚去世后,其长子郑驹全票当选为杉杉股份董事长,不久后,郑驹成副董事长,董事长则由郑永刚的遗孀周婷担任。

显然,对于郑驹而言,持股被强制执行后,从此将与其父郑永刚一手创立的公司再无关系,让人难免唏嘘不已。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此次郑驹持股被强制执行之外,前几日晚间,杉杉股份还发布公告称,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杉杉控股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流通股的1300万股被司法处置。

今年以来,杉杉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由于司法拍卖、可交债转股等原因,处于持续下降过程中,此次拍卖后,最新持股比例下降到26.36%。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21世纪经济报道微信公众号

根据司法执行平台的成交结果公告,自然人魏巍以每股8.42元,总价1.09亿元,竞买成交1300万股股份。

拍卖后,杉杉控股控制权弱化,而外资与其他资本方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未来股权争夺可能性上升。并且司法拍卖或为破产重整中股东权益调整的前奏,若引入产业资本,可能改善债务与业务协同,但重整结果仍存不确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据了解,魏巍为知名“牛散”,其通过参与定增、法拍、打新股获利,闻名资本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魏巍公开持股市值约20亿元,涉及20家A股上市公司,重仓股包括中矿资源、海博思创等。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21世纪经济报道微信公众号

因此,作为擅长法拍和重组股的“牛散”,其入局或许是在押注杉杉新能源业务的长期价值及破产重整预期。

不难看出,杉杉股份近期的公告说明其债务风险正在集中爆发,魏巍的介入为公司股权与战略重整增添变数,而能否化解危机,或将取决于重整成效与新资本方的整合能力。

杉杉股份如何至此

作为锂电池行业巨头的杉杉股份是如何走到这般田地的呢?

这一系列事件的源头,要从杉杉股份创始人郑永刚的离世说起。

2023年2月,郑永刚的猝然离世如同一记重锤,敲碎了杉杉系的权力平衡。

由于郑永刚并未留下任何接班遗嘱,长子郑驹与继母周婷的控制权之争骤然爆发,这场被称为“A股最惨烈豪门内斗”的拉锯战,不断将作为锂电巨头的杉杉股份拖入深渊。

郑永刚去世后,郑驹在董事会以11票全票当选董事长,却遭遇周婷“大闹股东会”——这位曾担任财经主播的80后继母携三名未成年子女公开质疑股东大会合法性,并向法院申请冻结了由郑永刚持股的宁波青刚投的51%股权。

这部分股权如同控制杉杉集团的“命门”,直接决定着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于是郑驹与周婷之间开启了权力内斗。

而在权力真空的情况下,管理层陷入了致命的分裂。

郑驹主张“All in 锂电”,抛出98亿元海外扩产计划,试图复制父亲当年跨界转型的辉煌;而周婷则坚持“收缩保命”,要求暂停所有非核心投资。

这种理念冲突演变为持续18个月的拉锯战:董事会半数议案因双方分歧搁置,海外项目团队在“立项-暂停-重启”中反复内耗。

据测算,这场内耗导致杉杉市值蒸发超200亿元,相当于每天损失3000万元。

2024年11月,当郑驹“因工作原因”辞去董事长职务,周婷正式接任时,周婷表示,“我已接棒杉杉控股、杉杉集团董事长。今天,我和郑驹同学完成了工作交接,我们将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带领杉杉奋力前行。”

但是,此时的杉杉已千疮百孔: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 95.86%,86.45%的股权遭司法冻结,连员工工资都开始分期发放。

随后,2025年1月,杉杉股份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股份被冻结。与此同时,杉杉集团被申请重整。

2月底,杉杉集团被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裁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杉杉股份

2024年,杉杉股份出现上市以来首亏,营业收入为186.8亿元,同比下降2.0%;归母净利润亏损3.67亿元,同比下降 148.0%;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7.68亿元,同比下降 451.1%。

表面来看,杉杉股份的危机是由郑永刚骤然离世未留遗嘱而引发的一系列公司内部权力斗争而导致的,但在深层来看,其实早有隐患——

曾经主导锂电转型成功的郑永刚,由于过度自信而贸然押注偏光片业务。

2021年,郑永刚以53亿元高价收购LG化学70%偏光片业务,但彼时行业已经开始下行

因此,尽管杉杉在OLED与车载偏光片持续投入,但高端市场突破缓慢,该业务每年亏损超8亿元,成为资金黑洞。

此外,截至2025年2月,杉杉集团126.21亿元有息负债中,120.37亿元需一年内偿还,但是公司的账面资金不足40亿元。

这种“短贷长投”的模式,最终因1963万元利息逾期触发的连锁反应——银行抽贷、资产冻结、融资渠道而全面崩塌,资金链彻底断裂。

因此,即便没有创始人离世引发的家族内斗,杉杉的崩塌或许也只是时间问题。

未来,随着杉杉集团破产重整的推进,杉杉股份能否走出困境,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管理又将走向何方,让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之痛

从杉杉的崩塌中暴露的,是制度的缺失与治理的缺陷,恰是中国家族企业的典型阵痛——如何让财富穿越血缘的迷雾,在制度的土壤里永续生长。

就郑永刚而言,其未设立家族信托、未留遗嘱的双重疏忽,让继承人按法定继承均分股权,直接引爆了周婷与郑驹的控制权战争。

而同样姓郑,香港郑氏家族的郑裕彤在去世前,早已通过三层家族信托架构完成股权布局——将周大福珠宝、新世界发展等核心资产注入信托,指定长子郑家纯为受托人,次子郑家成掌管私人投资,第三代郑志刚通过“新世界发展CEO”的身份过渡管理权。

这种“股权冻结+角色分工”的模式,使家族企业在2019年郑家纯退休后,顺利由郑志刚接棒。

显然,制度设计的差异,造就了同郑不同命的结局。

不过,在管理上,香港郑氏家族不久前也因债台高筑而陷入危机,尽管两家的债务危机原因不同,却也说明了,对于家族企业而言,再好的传承制度都需要配套行之有效的治理,要结合现实情况及时调整战略布局,而非盲目前行。

总的来说,中国家族企业若想跨越“三代魔咒”,或许需要在盛年就用信托、委员会、职业经理人体系为财富建造“防洪堤”,同时加强治理,而非寄望于人性在利益面前的脆弱自律。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浙商名企杉杉股份人事大变动。
2月26日消息,杉杉商业集团落地合肥首个项目—合肥杉杉奥特莱斯,该项目位于包河区上海路与龙川路交口东北角,并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正式亮相。项目总投资20亿,总体量达11万㎡,是合肥首个城市滨河沉浸式购物公园商业体。据了解,唯品会2019年以29亿元人民币现金收购杉杉商业集团有限公司100%股份
2月25日消息,近日,韵达股份新增1家机构对其2021年度业绩做出预测。6个月累计共18家机构,预测2021年净利润均值为14.45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2.92%。其中,9家机构“买入”,5家机构“增持”,1家机构“推荐”,1家机构“强烈推荐”,1家机构“区间操作”,1家机构“审慎增持”。目标价格最高预测25.67元,最低预测17.00元,平均为20.82元。
4月2日消息,连连数字公告,董事会经审慎评估认为,公司当前股价水准未能充分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及发展前景。基于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度研判及公司中长期增长潜力的充分信心,董事会相信适时实施股份购回计划将为公司带来裨益及为股东创造价值,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最佳利益。董事会认为,公司现有财务资源足以支持股份购回同时维持稳健的财务状况,以继续发展公司的业务。董事会将继续关注市况,并将适时于公开市场购回H股。
7月29日消息,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7月24日分别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及第七届监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投项目延期的议案》,结合目前公司202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数字化转型项目”的实施进展以及公司业 务发展规划,经审慎研究,公司决定将该募投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延长至2025年7月31日。
12月5日,公司签署投资协议,将投资运营乐乐茶品牌扩大后约43.64%股份,对价5.25亿元,交易完成后将作为联营企业。该行表示,本次投资乐乐茶估值相对具备性价比,当前乐乐茶有望实现盈利。长期有望通过乐乐茶上市等方式退出,获得投资收益。公司本身来看,2022年全年积极展店,继续进行加密布局;继续审慎租金谈判、自动制茶机更大规模推广从而灵活员工配置,提升应对疫情扰动能力。
1月15日消息,广汇物流1月14日公告称,公司自披露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以来,一直与中介机构积极推进相关工作,现综合考虑外部宏观环境情况,经与相关各方充分沟通及审慎分析与论证,公司董事会决定终止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该公司先前公告,拟向包括公司控股股东广汇集团在内的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3.69亿股公司股份,募资不超过18亿元。
7月6日消息,苏宁易购7日5日发布晚间公告称,公司将于2021年7月6日开市起复牌。公告指出,苏宁易购拟以新发行的股份及部分现金作为对价,购买深创投苏宁云新私募投资基金所持有的项目公司100%股权。不过,由于交易双方认为继续推进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条件不够成熟,经审慎研究并协商一致,苏宁易购与交易相关方决定终止筹划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相关事项。苏宁易购承诺,该公告披露之日起1个月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杉杉商业集团在武汉投资地块举行土地摘牌仪式,武汉杉杉奥特莱斯广场拟于2025年9月正式营业。
科技头版
一起见证改变世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