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透露小米汽车出海:国内现在排队的人太多,2027年再考虑出口
1.小米汽车已经有出海计划
雷军已经不满足于只赚国人的钱了。
这几天,小米YU7正式发布,一开售就爆卖将近30万台,成绩比去年的小米SU7还要亮眼。小米入局汽车行业不过短短几年,就接连造出爆款车型,这恐怕是当年亲自带队造车的雷军都想不到的。
或许正是小米汽车的强劲实力,给了雷军出海赚外国人钱的信心。
近日,雷军举行了一场直播,回应关于小米YU7的种种问题。直播中,雷军明确表示,小米汽车是有出海计划的。
至于具体的出海时间,雷军表示:“小米汽车目前国内排队的人实在太多,所以这两年先优先把国内的交付问题解决以后,大概2027年才会考虑出口。”



图源:抖音
尽管目前暂时不会出口,但小米汽车方面已经在海外有了大动作。雷军透露,小米汽车已经在纽北正式租用了办公室,面积高达2780平方米,预计明年年初就可以开始启用。

图源:抖音
另外,雷军还要求同事在纽北抢广告牌。“空出来一个就抢一个,纽北的广告牌非常有限,现在基本被宝马和保时捷包场了,一问就是包了十年。我要求我们同事空出一个广告牌,我们就去抢一个,这个刚抢了两个广告牌。”他这样说。
雷军表示:“纽北每年的访客得有250万人,这样他们在刷纽北的时候,都能看到小米的广告。”



图源:抖音
雷军还特别表示,小米汽车要在纽北沉下心来打磨技术。

图源:抖音
所谓纽北,就是指德国纽博格林北环赛道,它因超过20公里的长度、超过300米的巨大海拔落差、复杂的弯道组合、起伏的路面和不可预测的天气而闻名于世,是车企和车手们进行极限环境测试的经典场地。
在纽北这种极端环境下,车辆的任何设计缺陷、性能不足或可靠性问题都会被放大并暴露出来。所以工程师们往往会带着原型车或测试车在纽北进行大量圈数的测试,收集海量的数据(速度、G值、温度、压力、车辆动态等),并基于测试数据对车辆的各个方面进行精细的调校和优化。这就是雷军说要在纽北打磨技术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出海问题,在这场直播中,雷军还喊话友商,称友商拦截YU7的话术有些诋毁和歪曲,大可不必。
原来,一些友商针对小米YU7推出了专门的销售培训话术,要求销售人员通过贬低小米产品(如宣称“电池混装有隐患”“软件能力弱”等),来引导用户退订。部分车企还表示,愿意全额承担用户退订小米YU7的5000元定金损失。

图源:小红书
对于这种情况,雷军表示:“我在网上也看到了,个别的车企啊,专门针对小米YU7的拦截应对话术。我也认真学习了一下,实话实说呢,内容不太准确,甚至有些诋毁和歪曲,我觉得大可不必吧。我真的不建议同行这么做,我相信每个产品有每个产品的优点,如果你们很自信的话,只需要把你们的优势讲出来就行。”




图源:抖音
很显然,小米方面还是希望能够公平竞争,反对通过虚假话术抹黑对手这种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
2.小米汽车实力强劲,出海已是必然
说回出海。雷军和小米方面之所以有出海的信心,可能与小米汽车在国内市场的优秀业绩脱不开关系。
去年3月,小米第一款车型SU7正式上线,一经发布就迅速引起市场关注。上市仅27分钟,预定量破5万,24小时内预定量近9万。4月,小米SU7启动首批交付,单月交付量就高达7000多台。
之后,随着小米汽车产能的不断提升和销售网络的持续完善,小米SU7的销量也节节攀升。去年7月,小米SU7成为了最畅销的纯电轿车,销量为13120辆,将特斯拉旗下的Model 3甩在了身后。10-11月,小米SU7连续两个月交付破2万台。截止到去年年底,其累计销量超过了13万,刷新了小米此前的销售目标。

图源:懂车帝
今年3月,小米SU7 Ultra问世,其高性能与高性价比引起汽车圈地震,被许多网友评价为“雷军又在大甩卖了”。其销量表现也同样亮眼,上市首日大定突破15000台,交付首日锁单量破万,提前完成全年销售任务,宣告小米进军豪车市场首战告捷。

图源:雷军微博
小米官方公布的财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小米汽车业务稳健增长,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达186亿元。
从交付量来看,小米SU7系列新车该季度交付75869台,相较上个季度增长8.9%。同时,小米汽车已经连续6个月单月交付超20000台了。此外,小米汽车销售门店数量也在第一季度达到235家,范围覆盖全国65个城市。

图源:小米
小米SU7系列业绩表现如此亮眼,也让不少网友在小米YU7发布前,开始担心YU7能不能超过SU7。但现实很快证明,小米YU7远比大家想象中强大。
小米汽车官方数据显示,小米YU7开售三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开售一个小时,大定突破289000台;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0000台,创造了汽车圈历史纪录。


图源:小米汽车
从国内表现来看,小米汽车实力确实不俗。在海外,小米汽车或许也有望延续国内的辉煌。
事实上此前,小米汽车已经着手布局欧洲市场了。今年3月,有市场消息传出:小米汽车在宝马、奔驰、保时捷等豪华车企的大本营德国慕尼黑建立了研发中心,并且在当地大力招揽汽车人才,岗位包括高级经理、运营、整车/底盘工程师,等等。
还有消息称,小米挖来了前宝马汽车工程师、前法拉利F1车队的空气动力学专家等老将。


图源:车东西
客观来看,小米汽车出海,拥有多方面的优势。首先是小米的品牌背书和生态协同能力。目前,小米已经通过智能手机和智能家居产品在海外,尤其在东南亚、欧洲等市场,积累了大量忠实用户,拥有一定用户基础和品牌认知。这就为小米汽车提供了天然的用户触点和渠道基础。
其次,小米在智能化方面具备深厚积累,其“人车家全生态”战略能够实现车机互联、场景联动,在海外市场也有望以智能体验为差异化突破口。此外,相较传统车企,小米汽车具备更灵活的互联网打法,有望通过数字营销、粉丝运营等方式打破国外传统销售渠道壁垒。
但与此同时,一些挑战也不容忽视。首先,海外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看,已经聚集了大量玩家,特斯拉、比亚迪、现代、福特等品牌占据先发优势,小米作为后来者,需要实打实的产品力,才能打开局面。
而且,合规与本地化也是出海的一大难题。各国在安全标准、政策补贴、关税环境等方面差异显著,小米需要付出较高的适配和沟通成本。海外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和审美偏好也与中国市场不同,对小米汽车的设计、配置和服务体系都是一场全新的考验。
可以预见的是,小米汽车出海,将会是一次“品牌+智能+生态”综合实力的输出。一旦成功,想必小米的业务能迎来全新的增长。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