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市场拉响警报,Shopee、Lazada流量齐齐下滑
一、6月电商平台访问量齐齐下滑
查仓、涨佣、提税、流量下滑,东南亚这块全球公认的电商宝地,正成为一些卖家的“梦魇”。
近日,数据分析网站Similar Web发布了2025年6月东南亚各大电商市场的平台访问量(桌面+移动端)以及其他相关数据(仅统计货架电商,不包括TikTok)。
结果显示,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中,包括Shopee、Lazada、Tokopedia在内的东南亚多家主要电商平台在各个市场的热度普遍下滑,数据一片飘红。

2025年6月东南亚电商访问量数据 图源:Similar Web
首先来看区域市场份额占有率最高的Shopee和Lazada。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Shopee和Lazada在东南亚六大主要市场的网站总访问量为5.856亿次,较5月的5.917亿略微下滑1%。
其中,Shopee各站点网站总访问量基本与上月持平,为4.988亿次。但过去一个月,Shopee各站点流量表现呈现出分化态势,印尼站、越南站、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站访问量均出现回落,分别下降了1.9%、0.2%、3.0%和5.7%;
而Shopee菲律宾站和泰国站网站访问量则呈环比增长,分别增长了6.9%和2.1%,菲律宾站流量增长可能得益于平台针对当地市场开展的精准营销活动,以及对热门品类的重点推广。
对比之下,Lazada各站点的网站总访问量显然下滑更明显,数据指出,6月Lazada各站点网站的总访问量为8684万,较上月下降6.6%。与此同时,该巨头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尼和越南六大市场的访问量都出现下滑,下滑幅度从1%(越南站点)到13.7%(新加坡站点)不等。

Lazada新加坡网站访问量环比下滑13.7% 图源:Similar Web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跨境平台,东南亚本土电商平台过去一个月的流量表现也不是很理想。
对比今年5月的访问量数据,印尼本土电商平台Tokopedia的网站访问量从6215万次下降至本月的5733万次,下滑幅度高达7.8%;而越南本土电商平台Tiki的网站访问量则从349万次下滑了12.3%,达到6月的306万次。

Tokpedia网站页面 图源:Tokopedia
二、东南亚卖家日子不好过
客观上讲,6月通常是东南亚电商淡季,缺乏斋月大促、双11这样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促销活动,消费者购物需求相对平缓,因此电商平台流量下降也算是正常波动。
不过,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分析,各大电商平台规则频繁变动,卖家运营难度上升,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股流量寒风。
众所周知,近年来在东南亚“盈利竞速”的业绩压力下,Shopee、Lazada等电商巨头频频利用价格领导策略同步调整佣金和各项费率,使得多个站点卖家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以东南亚电商霸主Shopee为例,过去一个月,该巨头以“优化服务体验”为由,多次调整佣金费率,并且一般都是往上调。
比如,当地时间6月1日起,Shopee越南站点跨境直邮卖家佣金费率就上调了1%;与此同时,三方仓独立店铺及一店多运店铺3PF订单的佣金费率也从1.5%-10%上调至1.5%-12%;一店多运SLS订单的佣金费率也上调一个百分点至14.6%。

Shopee越南跨境直邮店铺佣金上涨 图源:Shopee卖家中心
尽管平台佣金上涨的直接对象是卖家,但这些额外的成本还是会传导到消费端,致使商品价格上涨,抑制消费者购物欲望,从而影响平台流量数据。
除了成本压力外,不断抬高的合规壁垒也是重要影响因素,随着各大市场主体日渐收紧合规政策,电商平台的监管网络也在强化升级。
例如,东南亚主要电商玩家Lazada在上个月就宣布对其东南亚电商跨境自营业务进行重要调整,宣布即日起暂停个体工商户的店铺入驻申请,仅接受持有有效企业营业执照的商家。

Lazada暂不支持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入驻 图源:Lazada
客观来看,平台将对新商家的资质审核进行加强可以提高平台商家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规范市场秩序,但短期内也会造成卖家资源流失,影响平台商品丰富性。
总而言之,东南亚电商虽然一直是增速较快的市场,给了不少卖家腾飞的机会,但随着这种增长优势愈发明显,市场监管力度及竞争程度也同步加剧。因此,对东南亚卖家来说,未来要想着这片市场上继续稳步前行,还需要更多的深思熟虑。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