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千万网红四川可乐带货翻车,已经立案罚款
做直播带货的网红,都难逃这一劫。
1、千万网红四川可乐因虚假宣传被罚款
网红好像很难长记性,总是往同一个坑里跳。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集中发布第二批直播电商领域典型案例。其中,四川省成都市市场监管局查处成都樊星传媒有限公司虚假宣传案,就涉及到了网红四川可乐。

图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四川可乐原名樊其文,此前其快手账号名为@四川可乐,后改为@可乐 小樊同学,并沿用至今。目前,其快手账号有着六千多万的粉丝。

图源:快手
据天眼查消息,樊其文是成都樊星传媒有限公司的股东和高管之一,@可乐 小樊同学背后的机构是樊星娱乐。


图源:天眼查、抖音
该公司所涉及的虚假宣传案,具体缘由为:经查,当事人自2024年12月29日起在直播间推广某品牌黑金羽绒服。在直播带货中,主播宣称该品牌“全网销量第一”,但并未说明“全网销量第一”的数据来源和范围。

图源:快手
当事人的行为让消费者误认为该品牌羽绒服与其他品牌羽绒服销量相比,在互联网上的销量第一,该宣传对购买有实质性影响,扩大了交易机会和竞争优势,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

图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当事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和《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第八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
今年5月,成都市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法对当事人做出罚款28万的行政处罚。

图源:天眼查
回看可乐带货该款羽绒服的直播,其表示:买过这款羽绒服的几乎没有说不好的,黑金面料,线下售价千元以下,所有人都在涨价,可乐不涨价,强调质量优于竞品,有着极致性价比。


图源:微博
可以看出,可乐的宣传话术是有一定的引导性的。如今被罚款,也算是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只是,该事件似乎并未影响到可乐的直播带货生涯。其快手账号显示,当天晚上8点的直播正常进行,且已有近600万人预约观看。

图源:快手
可能,这对于可乐来说不是什么大事吧。毕竟,这也不是他第一次带货出问题,此前也是被罚款后继续带货。
公开资料显示,可乐是四川人,出身农民家庭。他凭借自身努力考上大学,并攻读成为研究生。
这种“草根逆袭+知识分子”的双重标签,让他在网红群体里面比较突出,更容易吸粉。可乐以情感调解内容起家,后转型直播带货。

图源:快手
基于此,可乐将内容编排融入到了直播带货中。只不过,引发了不少剧本炒作的争议。其中,“传家宝”事件饱受诟病。
当时,可乐在直播间编排“传家宝”剧情,声称挖出了“玉手镯”“九龙护主吊坠”等“传家宝”,且价值连城(如几百万的手镯),但愿意以极低的价格(如99元)回馈粉丝。

图源:快手
基于此宣传,直播间的不少老年粉丝纷纷抢购。但后续,有消费者称花99元买的手镯,发现和两元店商品差不多,且客服拒绝退货。
而网红方丈后来也在直播间爆料,称那些手镯是可乐提前埋好的,都是树脂饰品,生产成本仅几块钱。
后续,可乐不止一次否认自己卖传家宝,声称“传家宝”是剧本中演员家的祖传花瓶,而非售卖的玉手镯。其还称自己不是专业的电商主播,没有经验,因此宣传出了问题。但其承认存在夸大宣传,且平台已经对其作出处罚。

图源:快手
只是,网友们并不相信,认定可乐就是骗老人了。

图源:快手
如今,虚假宣传事件再次上演,而可乐也仅仅只是被罚款28万,又要继续带货了。细看可乐的快手橱窗小樊同学,总销量高达七千多万,跟买粉丝也有近20万。

图源:快手
可乐的带货号召力是有的,也有不少忠实的粉丝。只是,作为一个带货主播,虚假宣传事件频出,可乐是否对得起那些信任他的消费者。说实在,诚信带货并不难,难的是约束自身的行为。
2、虚假宣传事件频出,整治行动刻不容缓
小杨哥和东北雨姐事件后,我们自以为这些血淋淋的例子能为现有的带货主播敲响警钟,在直播带货中能规范自身行为。但事实上,不少主播依旧抱着侥幸心理,不断挑战法律的底线。
今年仅仅过去半年,就已经有不少的带货主播被爆出了虚假宣传的行为。
年初,辛巴所属公司广州辛选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因虚假宣传问题被市场监管部门重罚175万,该事件还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纳入了直播电商领域案例中。

图源:抖音
具体事件是,辛巴在宣传一款蛋白粉产品时,称喝完之后发现自己不爱感冒了,口腔不溃疡了,鼻炎不犯了。宣传内容与实际功效有出入。
可笑的是,辛巴事后却解释这是主播的口误,希望得到大家的包涵。这种态度,好像虚假宣传是无关要紧的小事。
到了4月,抖音千万网红大LOGO直播间销售的一款“马头岩肉桂”茶叶涉嫌虚假宣传,并被立案调查。

图源:微博
5月,先是快手千万网红十三姨因为销售无标签产品被罚16万。紧接着是快手千万网红吴迪公司的主播在宣传一款枕头时,宣称有治打鼾、缓解颈椎的功能涉嫌虚假宣传,后被罚款3万元。

图源:天眼查
这些主播,交完罚款之后,很大一部分都还在正常的直播带货,并受收到实质性的影响。那几万十几万甚至百万的罚款,在他们的带货佣金面前,似乎不值一提。
事后,为了吸引消费者,部分主播可能会故技重施,依旧用虚假宣传来为其带货销售额助力。到最后,受伤的其实只有消费者。
对于这种情况,很多网友觉得不公平:罚得太少了,能不能直接封杀,到底谁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不得不承认的是,直播电商的快速发展,确实衍生出了很多新的问题,而相关的法律还未及时完善。在有限的条件下,法律对违规主播的处罚已经尽力了。
当然,为规范直播电商市场秩序,促进电商直播行业健康发展,市场监管总局依据《电商商务法》等法律规定,正在牵头组织起草《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未来,相信直播电商中的问题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此外,平台也有在积极处理虚假宣传的相关问题。
今年3月,快手发布了打击“虚假营销不当牟利”等欺诈行为专项治理行为的公告,针对回收欺诈、夸大商品价值、发布虚假宣信息等行为作出整治,已经对1000余个商家/达人采取了账号永久/限期封禁、直播功能永久/限期封禁、电商功能封禁、分销权限封禁等处置措施。

图源:快手黑板报
7月初,抖音电商也发布了这段时间治理虚假宣传的成绩单。平台处罚了超1000名因违规宣传损害消费者体验的达人,并对超500个存在商品信息虚假宣传问题的商家进行了严格处置。

图源:抖音电商
从平台处罚的数量来看,直播电商中确实存在着太多带货违规的行为。需要警惕的是,很多被封禁的网红,可能会换一个账号回归,继续违规带货。
这对平台的监管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为此,平台还是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监管机制。
需要明确的是,对直播电商中违规行为的整治,并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如此,才能更好维护好平台透明、公平、健康的生态环境。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