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车帝测试震惊全网,车评人陈震力挺华为,冲上热搜

科技头版
2025-07-28 14:31

一、懂车帝测试结果引争议,陈震力挺华为

当各大车企在智驾领域激烈厮杀时,懂车帝的一场测试直接给他们浇了一盆冷水。

近日,懂车帝联合央视举行了一次辅助驾驶系统测试。为了办好这次测试,懂车帝甚至包下了15公里高速和城市道路,还十分豪气地买下了36款当下热销的智能车型做测试车,被网友戏称为“懂车帝矿业有限公司”。

图片

图源:微博

但是,测试结果却令众人大跌眼镜。

在这场测试之中,特斯拉Model 3/X以纯视觉方案逆袭夺冠,但是,华为系问界M7/M9、小米SU7等车型却集体翻车。特别是“学霸”华为ADS在其中的AEB测试中竟被甩出前十,惊呆众人。

更让人惊讶的是,懂车帝的实测结果显示,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城市道路事故场景模拟,没有一家车企的辅助驾驶系统能够完美通过所有测试项目

在高速夜间遇施工+卡车的场景中,仅47%的测试车辆能安全避让。而在儿童突然冲出马路场景中,也只有一半的测试车辆能有效刹停。

其中,在消失的前车真高速版场景测试中,36 辆车只有 5 辆车通过测试,分别是特斯拉 Model 3、特斯拉 Model X、魏牌蓝山、小鹏 G6 和蔚来 ES6,通过率只有不到 14%。

并且,当测试车辆们遇到突然出现的猪时,甚至只有特斯拉的MODEL X通过测试,几乎可以说是全军覆没。

不过,从整体表现来看,虽然特斯拉拿下第一名,但是搭载鸿蒙智行的车型以及使用国内智驾上momenta系统的产品也都表现不错

而一些热门车型,比如小米汽车等产品,却在这场测试中表现一般。另外,合资车中也有一些表现不错的,比如铂智3X,但整体上,合资车的表现都偏弱,或许是因为其新一代产品尚未上市,没有参与测试。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在网友们对这个测试结果议论纷纷的时候,知名汽车博主@陈震同学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冲上热搜。

图片

图源:微博

陈震表示:“我依然认为华为的ADS 是我到目前为止,所用过感觉最好的辅助驾驶系统,我的感受是基于我在公共道路上他的表现所得来的。”

而对于引发热议的测试结果,陈震则说道:“至于这个排名,人家也是基于人家在封闭场地内的测试结果所得来的,我觉得,我们彼此的表达并不冲突。”

图片

图源:微博

与此同时,鸿蒙智行对这个车评结果表示“不予置评”。

图片

 图源:微博

在这种情况之下,一部分网友甚至开始对这场测试的视频进行逐帧分析,认为懂车帝的测试不够公平公正,还对测试中的测量变量、系统干预、场景选择等变量表示了质疑。

不过,针对以上质疑,懂车帝很快也进行了回应,表示其原创制作的《懂车智炼场》辅助驾驶节目,仅代表事故模拟当时该车辆的碰撞结果,不代表其在所有辅助驾驶场景下的表现,“我们希望通过节目科普,告诉消费者辅助驾驶存在安全边界,自己才是生命的第一责任人。”

图片

 图源:微博

综上,虽然有人指出这个测试过程并不完全严谨,中间有漏洞。但不可否认的是,该测试的确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毕竟测试场景确实可能在现实中遇到,如果智驾车处理不好,就可能出现重大的事故。这对于任何品牌和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承受的。

二、多次出圈的陈震

从这次事件中,陈震可谓是赚足了流量。不过这并不令人意外,毕竟此前他就曾因为自己的劲爆言论和经历多次出圈。

说起来,陈震也算得上是一个传奇人物了。从地下飙车传奇到专业赛车手、再到汽车内容顶流,最后突破汽车圈成为生活方式网红,这一路上陈震可是贡献了不少热搜和争议话题。

陈震年轻的时候,因为能以13分钟跑完北京二环(32.7 km),还被封为“二环十三郎”。

图片

图源:百度

不过2006年,陈震就因飙车被警方行政拘留7天,成为北京首例因超速被拘者。这件事件经全国媒体放大后,陈震也经历了首次“出圈”。

2010年,陈震入驻了微博,凭借其硬核驾驶技术和敢说敢做的风格,迅速积累第一批核心车迷。之后,他还自创《萝卜报告》,首年播放量就破亿,成为了当时现象级的汽车自媒体之一。

不过,陈震显然不满足于只做汽车内容,近几年他开始尝试破圈,想要从车评人转型成为生活方式网红。他所发布的内容也拓展到沉浸式出差Vlog、美食探店、时尚好物分享等。

截止日前,他的微博粉丝数已经超过997万,抖音粉丝数超过1071万。

图片

图源:抖音

聊到陈震的现在,就不得不提到前不久发生的“陈震炮轰小米YU7”事件了。

这件事是这样的,小米YU7上市前,雷军高调宣传小米YU7的“24小时耐力挑战”,直言这项极限测试堪比“勒芒24小时耐力赛”——跟奔驰、保时捷看齐,换人不换车,超高速连续24小时跑到底。

图片

图源:微博

但陈震很快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表示:“这24小时到底是怎么测的?一直极速吗?极限体现在哪儿?和真正的勒芒赛比,这也太温和了吧?”

图片

图源:微博

车圈顶流小米汽车和知名车评人的碰撞,立即吸引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有人怀疑陈震收了钱,有人则认为他很专业。

在陷入舆论漩涡之后,陈震不但没有停止发言,反而抓住流量,连发了好几条微博,一边喊冤,一边追问小米YU7的测试细节。

图片

图源:微博

其实,陈震以前也是小米手机的“铁杆米粉”,各种好评、推荐都没少给过。直到小米开始造车后,他和小米的关系才变得微妙起来,甚至删掉了和雷军的合照。

图片

陈震和雷军

这件事引发热议之后,陈震解释说,是因为觉得照片拍的状态不好,所以删了。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也站出来力挺陈震,表示赞同。

其实,这种品牌和车评人的互怼或者质疑,在汽车圈其实一点都不稀奇。

因为现在国内的汽车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已经逐渐呈现出“比亚迪打规模、华为打智驾、小米打生态”的三极格局。这三家在“销量—技术—成本—品牌”四条战线上短兵相接。

比如销量上,比亚迪2025年的目标是 550–600 万辆,在国内新能源市占率达到越30%,而鸿蒙智行则将全系目标定在了100 万辆,同比翻番。就连去年新入局的小米在YU7发布3分钟后,大定量就达到了200000台,计划年交付20 万辆

图片

图源:小米

与此同时,二线新势力车企蔚小理、极氪、深蓝等的生存空间或将被进一步压缩,不过他们也在积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在这种情况下,各大汽车品牌方都需要流量和话题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而车评人则需要独立观点和专业权威来吸引粉丝。

只是当观点能轻易被流量裹挟时,任何人的重话都可能被放大。再加之,现在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消费者们更加愿意去质疑车评人“收了钱”才会对某家车企进行批评,这才让舆论场一片混乱。

毕竟,对每一款车的评测,重要的是数据的准确性,主观感受说到底也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

总之,在这个流量时代,无论是车评行业还是其他行业的从业者,能有的选择并不多。大家要么像陈震一样拥抱流量,用娱乐化内容换商业空间;要么就深耕数据评测,建立“可复现”的信任资产,中间路线或许会越来越难走。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月3日消息,针对华为多个智选品牌与平台停止合作一事,华为方面表示,原合作协议到期,在新的商务洽谈达成一致前暂缓会员门店业务合作。此前报道称,2024年1月起,华为鸿蒙智行旗下问界、智界停止与汽车之家、、易的合作,旗下门店均未开通三平台会员,到三平台去搜索问界车型,其门店留资渠道已全部下架。
据市场消息,2024年1月起,华为鸿蒙智行旗下问界、智界停止与汽车之家、、易车网的合作。
1月3日消息,继此前余承怒怼风波后,华为多个智选品牌已与停止合作。近日有传闻称,2024年1月起,华为鸿蒙智行旗下问界、智界停止与汽车之家、、易的合作,旗下门店均未开通三平台会员,到三平台去搜索问界车型,其门店留资渠道已全部下架。fans创始人孙少军也在微博上表示,“跟总部和渠道的朋友确认了下,华为确实已经主动停掉中国三大汽车门户网站合作。”针对此事,华为方面暂未置评。
华为余承怒怼
针尖对麦芒。
12月11日消息,华为、长城汽车、吉利方均质疑测规则。回应称,本次测试为-20℃以下极寒天气的满载续航测试,所有参与车辆在整备后编队行驶出发,使用统一标准,符合用户冬季用车场景,不存在区别对待。
10月7日消息,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董事长余承日前在朋友圈表示,10月6日问界新M7大定达到7000台,10月5日为3500台,两天超过1万台。9月12日新M7发布至今,首销已超过5万台大定。“起死回生,真不容易!”根据的销量排行,此前华为问界M7的销量一度大跌。从年初的月销量1200多台降至6月的400多台。M7连续4个月单月销量未超过1000台,问界品牌销量也不断萎缩至万台以下。
12月20日消息,据晚点报道,在今年12月8日的华为内部会议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智能汽车BU CEO余承表示,BU要在2025年实现盈利。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在十四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余承称,华为在汽车上投入很大,1年花掉十几亿美元,目前也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直接投入7千人,间接投入超过1万人,他表示这个领域是很烧钱的游戏,是亏损的生意。
9月5日消息,华为余承表示,问界M9自发布以来销量远远超越预期,获得50万以上豪销量一。
AITO问界10万辆量产下线仪式上,余承表示,华为不单独造,而是要和赛力斯这样的企一起造,造好,造最好的
科技头版
一起见证改变世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