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砸钱出海,斥资百亿收购德国零售巨头
一、拟收购德国零售巨头
最近一段时间,京东发展事业,可谓是出手阔绰。
近日,有消息称,京东正考虑收购德国消费电子零售商Ceconomy,以此实现京东在欧洲大陆的进一步扩张。
对此,Ceconomy已发出公告证实,京东拟以每股4.60欧元报价,以现金约22亿欧元(约合185亿元)收购Ceconomy股票。
不过,公告还称,现阶段京东尚未给出正式的收购邀约,双方仍未签署任何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实际交易价值可能发生变化。

Ceconomy证实收购计划 图源:ceconomy.de
知情人士透露,这可能是因为Ceconomy的股权结构较为复杂。据了解,Ceconomy前身是麦德龙集团(Metro Group)旗下消费电子业务,2017年被拆分成独立上市公司,目前经营着MediaMarkt、Saturn等连锁零售品牌。
其中,MediaMarkt和Saturn品牌创始人Kellerhals家族持有约30%的股份,是Ceconomy最大的单一股东;Duisburg家族控股公司Haniel持有约17%的股份;较小股东Meridian基金会、Beisheim基金会等也分别持有一定比例股份;另外约36.3%的股份为流通股。这意味着,京东要实现全面收购,还需进行多方谈判。
不过,这并非京东首次表露出对Ceconomy的收购兴趣,2023年底时,京东就曾考虑过这一收购计划,但最终未能实行。如今,京东再次出手,也显示出其对Ceconomy抱以极大的发展信心。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财年内,Ceconomy总销售额达224亿欧元,其中在线销售额为51亿欧元,全球会员数量超4300万,员工规模超5万,在全欧洲拥有1000多家线下门店。在欧洲零售市场特别是消费电子领域,Ceconomy无疑稳居头部行列。

Ceconomy 2024财年报告 图源:ceconomy.de
而且,Ceconomy的经营模式与京东的出海战略不谋而合。从零售收入来看,Ceconomy显然是一家线下占比高于线上的零售巨头,这说明Ceconomy不仅有较强的本地化运营能力,更有扎实的本土市场口碑。
而京东出海的核心战略便是打造本地零售,以供应链和物流基建为依托,从单纯的跨境电商模式,转入更深层次的本地运营。
因此,京东若成功收购Ceconomy,无疑是强强联合。不仅京东零售出海得以进入更实质性的发展阶段,Ceconomy也可借助京东物流之力,完善在线零售业务,成为更具综合实力的全渠道零售巨头。
二、未来是国际化
事实上,在经历了十年的曲折,京东眼下已经非常明确:未来,京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实现国际化,但此国际化亦是本土化,不仅要把国货卖出去,还要在海外形成本土影响力,实现完整意义上的零售出海。
今年6月,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就曾表示,京东出海要做只卖品牌商品的本地电商模式,搞本地基建、本地员工、本地采购、本地发货。“这种模式没法跟人比快,一干就得干10年20年可能才能够成功。”
按照这个规划,京东出海,5年为一个发展阶段,先花5年时间招1000个中国品牌,做合规和本地运营准备,再花5年时间把这些品牌真正推向海外。
而眼下,正是京东蓄势待发的时候。一方面,京东潜心构建全球物流网络,为发展本地电商打下坚实基础。截至今年3月,京东物流海外仓及保税仓数量突破120个,覆盖欧美、东南亚、中东等40多个国家及地区,实现仓配2-3日达,甚至最快1日达。
接下来,根据“全球织网计划2.0”,京东还将全面推进全球仓网、快递网和航空网,重点打造全球一体化供应链。

京东物流全球织网计划 图源:jingdonglogistics
另一方面,京东零售出海进入新阶段,为品牌商家提供新机会。6月,京东全球售宣布启动种子商家招募计划,面向拥有海外仓货盘的商家,开放半托管模式。新入驻卖家在达成特定GMV目标后,可享受限时佣金五折优惠及营销资源倾斜。

京东全球售启动半托管招募 图源:京东招商
京东数据显示,今年618开门红前20分钟,京东全球售成交额同比增长超9倍,订单量同比增长超3倍,显示出京东全球售业务已在海外形成初步规模。
除此外,京东欧洲全渠道零售品牌ochama继续扩大发展,凭借自动化物流和线下门店网络,已在欧洲25个国家提供当日和次日达服务。这些已经建立起来的销售渠道,无疑是出海品牌争夺海外市场的重要根据地。

京东全渠道零售品牌ochama 图源:RTL Nieuws
正如刘强东所说,“京东不是一个所谓多元化的公司,所有业务只围绕供应链展开。”未来,在这一战略标杆的引领下,京东国际化或许很快便能迎来跨越式发展。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