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突然现身小米汽车工厂,雷军亲自陪同讲解

李迎
2025-08-04 09:07

多方大佬会面,雷军再次成为焦点。

一、小米与比亚迪“强强联合”?

“雷军带王传福逛小米汽车工厂了!”这两天,这一消息在各大社交平台刷屏。

有网友拍到,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陪着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小米汽车北京工厂里边走边聊,两人脸上都带着笑意,看起来相谈甚欢。

图片

图源:微博

照片一曝光,评论区瞬间炸开了锅。有人说“这是要搞大事的节奏”,也有人猜测“难道小米要和比亚迪联手造车?”

要知道,小米汽车自2021年宣布入局以来,凭借小米的品牌影响力和雷军的个人号召力,一直是行业的焦点。

虽然小米SU7等车型推出时间不长,但凭借出色的设计和性价比,迅速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后起之秀”。

而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老大哥”,不仅在国内市场销量遥遥领先,在全球范围内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其在电池技术、整车制造等方面的实力更是有目共睹。

这两大巨头的会面,自然引发了无数猜测。

更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不久前,雷军还会见了英伟达CEO黄仁勋

图片

图源:微博

黄仁勋在见到小米汽车最新的小米YU7实车后,毫不吝啬地称赞道:“我特别想买一辆小米汽车,可惜在美国买不到,这是美国的不幸。”

而雷军此前在直播说提到,小米汽车的出海计划至少要到2027年以后,这也意味着目前小米汽车很难在海外大批量销售。

可以说,雷军最近真的很忙,在不同场合与不同行业大佬的互动,似乎都在为小米汽车的未来铺路。

二、双方优势互补的无限可能

那么,雷军和王传福的这次会面,到底暗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事实上,比亚迪和小米汽车,或者说王传福和雷军之间早就有很深的渊源。

早在智能手机时代,双方就有过合作——比亚迪曾为小米手机代工。

比亚迪储能及新型电池事业部副总经理王皓宇曾提到,很多人都以为比亚迪只是汽车制造商,其实我们还是多家主流智能手机品牌的生产商,其中就包含了小米华为

图片

图源:百度贴吧

而在小米宣布造车后,两家的联系更是变得频繁起来。

小米的第一款车SU7标准版就部分搭载了比亚迪旗下的弗迪刀片电池,这种电池以其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而闻名。

据了解,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在过去一年中已经实现了30%的成本降低,这也是当初小米SU7定价令人惊喜的原因之一。

从这些过往的合作来看,两家企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合作基础和信任度,因此对于此次双方一把手的会面网友自然有了更多期待。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小米和比亚迪到底各有什么方面的合作需求,又能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

对于小米来说,虽然在智能科技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但在汽车制造这个“重资产”行业,还是个“新兵”,面临着不少挑战。

首先是电池安全与成本问题。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安全性和成本直接影响着车辆的竞争力。

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可是业内的“明星产品”,不仅安全性经过了严苛的测试,而且经历了多次技术迭代,成本控制也优化到了一定水平。

这对于要靠性价比拉拢用户,并且需要维持好口碑的小米来说,确实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图片

图源:微博

其次是产能爬坡经验。汽车生产可不是简单的事情,想要实现高效、稳定的量产并非易事。比亚迪深圳工厂有着“30秒下线一辆车”的惊人效率,这样的产能管理经验正是小米所急需的。

再者,在政府关系出海渠道方面,比亚迪也有着明显的优势。

比亚迪在泰国、巴西等地的工厂已经落地,在海外市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而小米汽车想要走向全球,这样的“领路人”不可或缺。

而比亚迪虽然在传统汽车制造领域实力雄厚,但也有自己的“短板”。

在软件与生态方面,比亚迪与小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小米有着成熟的智能生态系统,从手机、智能家居到智能穿戴设备,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

如果能将这样的生态优势融入到比亚迪汽车中,会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图片

图源:微博

另外,比亚迪虽然销量很高,但在年轻用户心中,似乎还带着“网约车”的标签,想要摆脱这个印象,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还需要在品牌形象和营销策略上多下功夫。

而小米在年轻用户群体中有着极高的人气和影响力,这正是比亚迪所欠缺的。

还有就是高端化叙事方面,比亚迪虽然推出了一些高端车型,但相比特斯拉等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影响力还不够。

而小米一直致力于打造高端品牌形象,并且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例如靠着汽车的发布,小米旗舰手机的销量也“水涨船高”,或许能给比亚迪一些启发。

而从供应链协同的角度来看,小米和比亚迪的合作潜力也非常巨大。

小米在智能电子领域有着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而比亚迪在汽车零部件生产方面有着强大的实力。

双方如果能够实现供应链共享,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互利共赢。

三、比亚迪和小米联手,到底便宜了谁?

所以,如果小米和比亚迪真的展开深度合作,可能会有哪些合作模式呢?

第一种可能是技术合作。比亚迪将其先进的电池技术和制造工艺授权给小米,而小米则为比亚迪提供智能座舱、车联网等方面的技术支持。

这种合作模式可以让双方在各自的优势领域实现互补。

第二种可能是产能合作。比亚迪帮助小米提升产能,甚至为小米代工生产部分车型;而小米则利用自己的渠道优势,帮助比亚迪推广车型。

这种合作模式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双方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种可能是联合研发。双方共同投入资金和技术,研发新一代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品。

比如联合开发全新的电动车平台,或者共同打造智能化的汽车生态系统。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可以降低研发成本,还能提高研发效率,加快产品推向市场的速度。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小米和比亚迪的合作也存在一定的利好。

首先,合作可以带来更具性价比的产品。

通过供应链协同和技术共享,双方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推出价格更亲民的车型,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买得起新能源汽车

图片

图源:抖音

其次,产品的品质和性能也会得到提升。

比亚迪的电池技术和制造工艺,加上小米的智能科技,或许会让车辆的安全性、续航能力和智能化水平都更上一个台阶。

还有就是售后服务方面,双方合作后,或许可以共享售后服务网络,让消费者享受到更便捷、高效的服务。

总的来说,雷军和王传福的这次会面,无论最终是否会达成深度合作,都已经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和变革的时期,各大企业都在积极寻求合作,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看到融合了小米智能科技和比亚迪制造实力的全新车型亮相,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电车市场有比亚迪的存在,是消费者的幸运。
7月18日消息,多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视频称,在小米汽车工厂偶遇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和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会面。视频画面中,王传福在雷军的陪同下参观小米汽车工厂,雷军亲自化身“讲解员”,为王传福介绍起小米工厂的情况。雷军身后一位穿短袖的男士,疑似为顺为资本投资合伙人胡峥楠,他曾担任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对于二人会面缘由一事,小米比亚迪方面均未对外回应。
4月25日消息,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现身比亚迪展台,与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握手交流。雷军表示,十几年来,比亚迪都是小米手机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现在小米汽车也是。
11月15日消息,工信部今日公布了小米汽车的申报车型信息,公示信息显示,小米汽车产品商标为小米牌,为纯电动轿车,生产企业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图片显示,小米汽车尾部标识为“北京小米”。外形尺寸方面,长4997mm,宽1963mm,高1455mm,轴距3000mm。另外,小米汽车采用磷酸铁锂电池,供应商为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发动机来自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驱动电机峰值功率220kW。
11月16日消息,有投资者提问力源信息:公司有直接或者间接供应小米汽车吗?力源信息在互动平台回复,公司与小米合作多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在汽车行业也深耕多年,拥有比亚迪、大众、上汽、长安、吉利、长城、东风、特斯拉、蔚来、理想等一大批直接和间接汽车客户。目前小米汽车尚未量产,公司对其只是前期送样和小量供应。公司后续会持续关注在小米汽车业务方面的合作。
3月13日消息,小米SU7新配置“BJ7000MBEVR3”现已通过工信部申报,使用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与220kW单电机。新车长4997mm、宽1963mm、高1455mm、轴距3000mm,与此前已经通过申报的两个版本保持一致。与1月进行的工信部信息变更相同,本次通过申报的小米SU7新配置也支持选装黑色XIAOMI标识,并且可选择更小的字体,还为19寸轮辋提供了一种新的样式。该新配置车型整备质量2090kg,比此前的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版本重110kg。
8月22日消息,小米汽车现阶段电池供应商已敲定,一级和二级电池供应商分别为中创新航和宁德时代。据悉,在小米汽车上市并且销量完全打开之后,一供、二供的比例会根据具体销量作出调整,小米汽车未来也可能会引入比亚迪等其他电池工厂公开竞价,从而进一步压低电池成本,抬高其议价权。
12月29日消息,根据脉脉高聘人才智库发布的《大变局智未来2023年度人才迁徙报告》,2023年1-10月,比亚迪成为新发岗位量最多的新能源车企,占比高达8.08%,其次是吉利汽车 。造车新势力理想、蔚来、小鹏招聘力度保持高位,招聘占比分别达到4.04%、2.37%、1.25%。小米集团作为车圈新秀,强势加入抢人大战,招聘占比达2.82%,超过众多传统汽车厂商,展现出巨大的人才吸纳能力。
1月21日消息,雷军今日转发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微博,并称小米SU7“上个月交付量超过了 Model 3 ”。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国内纯电动轿车零售销量排行榜,小米SU 7销量25815辆,超越特斯拉Model 3的21046辆。值得一提的是,榜单当中前三均为低价车型,分别是比亚迪海鸥、五菱宏光MINIEV、五菱缤果。小米SU7和特斯拉Model 3位列第四和第五名。
雷军回应不向吉利致敬
12月28日消息,雷军此前发文称,深知汽车工业之复杂,开拓之不易,向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先行者致敬,并向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华为和宁德时代等公司致敬。随后,小鹏、比亚迪、理想、宁德时代等均在微博转发回应,欢迎小米加入汽车大家庭。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则在微博中表示:“加油,虽未被致敬,但仍然欢迎新玩家入场”。雷军回应不向吉利致敬,雷军称对整个行业心怀敬畏之心,做车之后就逐家登门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