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爆出“霸王条款”,雷军天塌了

李迎
2025-08-05 10:40

俗话说得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一、多位小米车主哭诉被签“霸王条款”

近期,有多位车主在社交平台上哭诉,自己在购买小米汽车时遭遇了“车辆未交付却被要求提前支付尾款”的情况,若拒绝支付,可能面临订单取消、定金不退的风险。

图片

图源:小红书

“买车还没见到车,就被要求付尾款,这合理吗?”一位小米汽车车主在社交平台上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他称自己在2024年底订购了一辆小米汽车,当时销售告知他车辆预计交付时间还有数月,但随后却收到了支付尾款的通知。

车主表示,自己多次询问销售为何要在车辆未交付前支付尾款,得到的答复却是“这是公司的规定,否则订单可能会被取消”。 

图片

图源:小红书

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在某书、某车等平台上,类似的帖子层出不穷,最早甚至可追溯到2024年底,车主直接发出灵魂质问:“小米汽车尾款想到店支付有罪?”

图片

图源:小红书

而据某车主介绍,交付时间显示还有22-25周,却突然收到交付顾问的通知,要求在7天内完成付款。在车主强硬要求先验车再付款后,小米销售人员则表示不付款就取消订单,定金不退。

相当于小米要求该车主提前半年支付尾款,不付钱就取消。最终车主无奈拨打了小米汽车官方客服电话,但仍未得到合理的解释。

图片

图源:百度有驾

甚至还有更离谱的,据三言财经爆料,一位杭州用户在2024年4月订购了小米SU7的某款车型,支付5000元定金后,原计划当年7月提车。

然而,到了2024年12月,小米方面以“工厂备料需求”为由,要求该用户在7日内支付尾款,否则订单将作废。用户支付尾款后,却被告知需要重新排队,交付时间延长至2025年4月,较原计划推迟了9个月。

最终,因未能及时提车,该用户的尾款被退回,订单状态反复变更,这让其对小米汽车的交付管理能力产生了严重不满。

简单总结就是,交了尾款也拿不到车。

图片

图源:三言财经

那么,小米汽车的购车条款究竟是如何规定的?

据了解,此前小米汽车官方公众号曾明确表示小米支持验车后再付尾款,但建议用户提前办理相关手续,方便到店后减少提车等待时间。

图片

图源:微博

但《小米汽车购买协议》中则明确写道:“自用户收到车辆余款支付通知之日起7个自然日内,需支付全部剩余款项。用户锁定订单后,小米汽车有权根据车辆生产安排或销售等情况随时通知用户支付余款。若用户未按期足额支付或拒绝支付余款,将构成根本性违约,小米汽车有权取消订单并解除本协议,已支付的定金不予退还。”

此外,协议还规定,用户以车辆未下线、未交付、车辆提前下线、金融未办理或无法办理、无法申领补贴或税收优惠、无上牌指标等拖延或拒绝付款的后果及风险由用户自行承担。

更关键的是,该条款属于“强制同意项”,用户在下单时必须勾选同意,否则无法完成购车流程,这也难怪众多消费者将其称为“霸王条款”。

图片

图源:小米汽车APP

针对这些争议,有媒体致电小米汽车客服。

客服人员表示,公司确实存在“车辆下线后通知支付尾款”的流程,但对于“是否允许验车后再付款”这一问题,客服仅含糊其辞地说:“提车时会有验车环节,您可以现场检查车辆。”

当被追问“如果车辆未下线就要求支付尾款,是否符合规定”时,客服回应:“具体以交付专员的通知为准,不同地区、不同车型的流程可能存在差异。”

而对于“提前支付尾款后,若验车时发现质量问题该如何处理”,客服则强调“可以现场提出异议,我们会根据情况处理”,但始终未说明具体的解决机制,也未承诺“可退款或换车”。

二、小米为何独陷“尾款门”?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车到店再付款”早已成为行业常态,为何唯独小米汽车陷入“尾款门”的争议中?

据不完全统计,除了小米以外,多家新能源车企如特斯拉、比亚迪等都没有如此多准车主如小米车主一般频繁吐槽“尾款”问题。

相反,这些车企通常是主动支持用户先验车后付尾款,甚至明确将“车辆到店”作为付款的前提条件。例如,特斯拉蔚来等新能源汽车品牌普遍允许用户在验车后支付尾款,而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则多采用“首付+提车时结清尾款”的模式,尽可能减少消费者的资金占用风险。

图片

图源:微信

关于付尾款的问题,早在今年4月小米还爆出过一个热门事件:

汽车博主徐里里在2024年5月20日锁定了小米SU7的订单,但在同年年底因配置调整主动取消并重新锁单。

小米客服告知其可申请360天延期,随后在2025年1月要求徐里里一周内支付尾款,否则订单作废,但徐里里并未理会。

2025年4月10日,小米客服正式通知其订单作废,定金不退。徐里里在博文中提到另一位用户同样遭遇类似情况,由此质疑小米360天的延期时间在还不到150天就取消订单的合理性,且延期期间未提前说明需短期内补款。

图片

图源:微博(原文已被删除)

徐里里的质疑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他质疑小米在360天延期政策下,为何在不到150天时就要求补齐尾款,这显然与延期政策的初衷不符;

其次,他指出小米在通知支付尾款后,未给予足够的时间和合理的解释,就直接取消了订单,这让他感到非常不公平。

针对徐里里的质疑,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在4月17日进行了回应。他表示,徐里里的订单违约系自身原因导致

王化进一步解释称,为了保证徐里里在2025年5月能够正常提车及交易的安全性,小米于2025年1月13日给徐里里发送排产通知,但徐里里继续选择延期,且未在7日内支付车辆尾款分期首付款。

期间小米多次尝试沟通,但未得到回应,最终在4月10日,订单被取消。

图片

图源:微博

随后,徐里里连发两条微博反驳,称2024年5月20日的订单到2025年4月17日,也不足360日,何况其是在2025年1月收到支付尾款通知。

他质疑在已达成360天延期协议的前提下,为什么要提前要求补齐尾款。

业内人士分析,核心争议点在于“360天延期政策”与“7日内必须付尾款否则取消订单”之间的法律适用顺位问题。

徐里里认为,360天延期政策在“小米通知要求支付尾款后7日内必须付款否则取消订单”的情况下并无实际效益。而小米则认为,车辆下线后,徐里里因自身原因无法提车已经违约,因此要求其支付尾款是合理的。

通过前面车主的控诉及徐里里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小米汽车尾款支付问题的复杂性。

一方面,小米汽车的合同条款和销售流程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灵活性,导致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感到被“霸道”所支配;

另一方面,小米又犯了老毛病,宣传内容与现实体验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明明官方宣称支持先验车后付尾款,但实际操作中却没办法做到。

三、真正的树大招风

前几日,雷军在微博上高调宣布:“2025年7月,小米汽车累计交付量超过30000台。感谢大家的选择与支持。” 

然而,随着交付量的攀升和用户群体的扩大,小米汽车的任何一点小问题都可能被放大。

关于提前付尾款这件事之所以会引起这么多车主反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小米汽车,大家对其期望值也更高,所以对于一些不满意的地方情绪也会存在过度表达的可能。

所谓“树大招风”。甚至到近期,由于武汉大学对“性骚扰案”的不作为现象,常把母校挂在嘴边的雷军也受到了牵连。

虽然这一事件与今天聊的小米汽车“霸王条款”问题并无直接关联,但却反映出当企业或个人处于公众视野的中心时,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被放大解读。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必须更加注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小米汽车作为一家新兴的汽车品牌,需要在保障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加关注消费者的体验和诉求。优化销售流程,提升沟通机制,明确合同条款,这些都是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的重要举措。

同时,广大消费者在购车前也应更加谨慎,务必仔细阅读相关条款,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意见,这也是咱们保护自身权益的有效手段。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3月17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布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新城YZ00-0606-0101地块的招拍挂公告。五天前,小米汽车成为了这一地块的“准地主”。
5月23日消息,前图森未来中国CTO王乃岩将加入小米汽车,向小米技术委员会主席、小米汽车自动驾驶负责人叶航军汇报。此前,王乃岩主导图森未来中国的研发与管理工作,同时负责L2级辅助驾驶、L4级自动驾驶方案的开发落地。王乃岩的加入,是小米智驾技术提速的标志性信号。
6月19日消息,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网站披露,亦庄新城YZ00-0606街区0110地块工业项目以约6.35亿元成交,竞得方为小米景曦科技有限公司,后者由小米智能技术有限公司100%持股。挂牌文件显示,该宗地以“六通一平”形式供地,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出让总年限50年,土地面积为48.51万平方米。据了解,该地块将作为小米汽车工厂三期地块。
3月10日消息,据36氪消息,小米于3月3日发布内部信,调整品牌委员会成员。调整后,集团总裁卢伟冰担任主席,集团高级副总裁曾学忠、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许斐担任副主席。同时,小米手机部产品部总经理、汽车部工业设计部总经理、生态链部总经理也在委员名单中。根据内部信,此次调整伴随“公司品牌战略不断升级”,委员们的职责是“负责根据品牌战略原则,对公司业务的品牌选择与使用、品牌合作等重要事项做出判断。”
据悉,在大模型领域,小米集团近日发布内部邮件,任命栾剑担任技术委员会AI实验室大模型团队负责人,向技术委员会副主席、AI实验室主任王斌汇报。AI大模型方面小米一直都有投入,手机和汽车业务有很多AI大模型落地的场景。
8月1日消息,小米汽车公布开店新进展:7月新增18家门店,全国97城已有352家门店;8月计划新增18家门店,预计覆盖包头、龙岩等8座城市;截至7月31日,全国已有181家服务网点,覆盖全国106城。
7月30日消息,小米汽车宣布,1000万Clips版本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面向小米SU7系列已开始推送,支持小米SU7 Pro,Max,Ultra车型。据小米汽车方面介绍,新升级的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在高速场景有了明显优化,升级后的高速领航辅助功能运行更稳定,体感更舒适。小米汽车也再次呼吁,“辅助驾驶现阶段不是自动驾驶,请大家正确理解和使用相关辅助驾驶功能,确保时刻注意路况信息,并随时准备控制车辆。”
7月10日消息,据小米汽车微博,小米汽车上市15个月,交付已超过30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