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爆米花机“踢飞” 到卖出千单:攀枝花女支书带火凯特芒

伴随爆米花机的一声巨响,女支书毛建桦被从高空“弹射”到芒果地里。她被“熏”成一脸黑炭,吐出一口黑烟。
“宝,想吃芒果不?攀枝花的芒果熟啦。”随后她从地里拿出一个金灿灿的凯特芒,当场享受起来,“北纬26度,就是泯甜(四川话,甜到抿嘴)。”
为了赶在8月上市前把家乡这一特色水果宣传出去,毛建桦这条视频连拍了十几遍,摔得身上贴满膏药。
在外人看来,这群村干部搞短视频、直播带货俨然是个“草台班子”。他们只能豁出去赌一把。毕竟,钢铁城市攀枝花能出产蜜甜个大的plus版芒果,对外界来说还是个新鲜事。

图| 推荐芒果的毛建桦
#01
村里来了短视频新人
被爆米花机踢飞后,毛建桦火了。
毛建桦有个自己的抖音账号,叫@四川花支书-(毛建桦)。视频是7月26日发的。她就想赶在凯特芒8月集中上市之前,好好来一波宣传。
她是80后,在攀枝花仁和区迤沙拉村当支书。
攀枝花被称为“百里钢城”,在毛建桦小的时候,本地并不产芒果,主要种石榴、琵琶、释迦果等。1988年,混撒拉村老书记李德从云南带回芒果,验证了攀枝花种植芒果的可能性。1997年,攀枝花农业人员又在海南发现“凯特芒”这一品类,它原产于美国佛罗里达,外形规整,果肉饱满多汁,口感蜜甜,却与风大的海南水土不服,结果被移植到攀枝花后,成功普及。
经过钢铁之城的悉心抚育,如今攀枝花凯特芒的种植面积已占全国70%,年产量达40余万吨。它除了味道蜜甜外,收获时节主要集中在8-10月,与2-6月陆续上市的海南芒果成功错开,赢得了自己的市场窗口。不过比起海南芒果,知道它的人仍然有限。
功夫不负有心人。毛建桦的这条视频成功“踢爆了”,获得7000多个赞,引来四方芒果迷。有网友评价毛建桦,“你真是全中国最拼的书记,高低也得下一单。”还有人趣味追问:“为啥芒果里没有烧烤味。”
毛建桦很高兴。自己以前喜爱的这一棵“美容果”,终于也有了更多的粉丝。而熟悉她的老粉丝,则多了一些心疼。为了推送这条视频,她在背后吃了不少苦。
“被踢”这个元素,原本用在了今年5月,毛建桦刚开始玩抖音时,拍摄的迤沙拉村文旅景点宣传视频中。
大峡谷、天文台、凤凰树,她想把家乡的这些美景都传播出去。但由于经验不足,做了一些视频,流量都不高。
后来她看网上一些爆款视频,有“被踢”这个元素,她找来借鉴,感叹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要摔得逼真,但这谈何容易。
毛建桦找来一个力气大的同事“助踢”自己,水塘、泥巴地里,都留下了她的身影。少则被推五六次,最多时被推了十几次,没受过伤,但胳膊、腿上、腰上,都贴上了膏药。
被踢视频火了,流量如约而至。短短几天粉丝破万,如今已经近3万粉丝。现在她要宣传芒果,“被踢”这个爆款元素又被复用,这次她不但“被爆米花机踢走”,脸上还糊了泥,好在换到了凯特芒的注意力。
和毛建桦一样,隔壁银鹿村村副主任杨世国,也是今年6月28日才开始在抖音上,拍摄视频宣传家乡芒果。

图|杨世国的短视频总是直给
银鹿村海拔多在1500米之上,主要经济作物是石榴,十年前也开始种芒果,低坡地势很容易用来给凯特芒沥水,风也不如海南大,不会吹落还未成熟的凯特芒。杨世国第一次吃凯特芒,也是近十年前,吃完也只有两个字,“泯甜”。
银鹿村村集体经济不厚,杨世国所在的领导班子一心想着如何帮农户增产增收。这三年,很多外地水果博主在抖音上带火了攀枝花芒果,他一开始不知道这些外地来的年轻人都在怎么弄,就留心观察,看得多了,也受到启发,开始自己拍。
和毛建桦上特效、风趣幽默的视频不同,退伍军人转业来的杨世国,视频拍得特别朴素。
背着篮筐,摘一个果子,拨开皮,一口咬下去,金黄的颜色、蜜甜的汁水。简单、直给、实在。不多的词里,每个视频杨世国一定会有一句自我介绍,“我是攀枝花仁和区大田镇银鹿村村副主任杨世国”。他知道,这个身份能带来背书,也意味着责任。
没有想到就这么实在没啥花样的视频,一两天功夫,其中一条后台点击率就破了百万,粉丝数也在一周内破了一万。很多人留言,指名要尝凯特芒。杨世国说,“跟做梦一样。”

图|粉丝对凯特芒的反馈都不错
#02
只要有人,就不轻易下播
在抖音上做视频,看上去容易,但对没有任何经验的村干部来说,几乎是从头学习。
毛建桦学习“被踢”,快成了周遭村支书学习的榜样。其实毛建桦不算“抖音小白”,她2017年就开始在抖音上玩起了私人号,但纯属自娱自乐,多年来才攒下3万粉丝,多是本地和周边的。但这次攒粉,速度快,最重要的是她发现好多留言IP都来自外地,甚至海外。“这下真的出圈了。”
账号做起来后,给攀枝花的芒果导流,就变成一件顺理成章的事。在毛建桦眼里,文旅农从来就是一体的。
与短视频养粉相比,直播带货更容易帮农户增产增收,毛建桦一开始也有点儿信心,但很快发现,带货效率更高的直播,它的逻辑与短视频不一样。
毛建桦第一场直播,始于十几天前。她自己做主播,找了一位助手,帮忙看屏幕。
白天工作忙,她只好选择傍晚开始,一连要说好几个小时的话,虽然自己很热情,但这也确实是一个体力活,不像做短视频,一天就可以做好几个,直播却要注重陪伴感。
第一场直播,人数有破万,但转化不高。毛建桦并不气馁,第二天、第三天继续播。有时候晚上有工作,就早上5点多爬起来,从早上6点直播到9点再去上班。
一连五场下来,卖了1000多单。作为直播新人,这个成交量已然不错,但毛建桦就觉得不好意思,认为“带的货太少”。但她不想放弃,“凡是我认准的事,就一定要干出个名堂。”
毛建桦自己搭建了一个7人团队,其中有一个年轻人,专门负责去田间地头收凯特芒。她特别要求年轻人“要收一级果”,宁愿给农户的价格高一点,也不要次果。这源于毛建桦的观察。
这三年,毛建桦就注意到,少部分博主为了追求便宜,卖了一些次果。有消费者不乐意了,毛建桦都急在心里。
毛建桦不希望这样去做,她把家乡的凯特芒当宝贝一样看,就希望给它一个好名声。这也是她要去收一级果的原因。
杨世国的直播始于6月29日,也就是6月28日芒果短视频爆火之后,村里工作的同事都很激动,大家鼓励杨世国马上开直播试试。
说干就干,从想到付诸实践,银鹿村就花了24个小时。杨世国虽然没有直播经验,但他有别的主播不具备的基础。
同事们马上联络攀枝花国投旗下的攀果公司,由该公司负责货源供应和物流。攀果公司的果子主要用于批发和供应商超,现在多尝试一个销货渠道,也非常欢迎。
攀果公司又跟杨世国从攀枝花紧急找来两名年轻主播,由这两名主播控场,杨世国只需要简单介绍下攀枝花芒果、以及和现场观众互动。这样也能减轻杨世国的负担。
话虽这么说,但第一次直播,杨世国还是很紧张,平时说得很溜的自我介绍,也有卡壳的时候。但让他意外的是,粉丝似乎就爱买真实朴素的账,直播间里同时在线观看的粉丝数慢慢从几十,涨到上百,最后高峰时有近千人同时在线。不少粉丝IP地址都显示来自江苏、浙江、广东等,且都展现出惊人的购买力。
第一场直播,从傍晚6点直播到晚上12点,杨世国带货卖了5000多单,每单近10斤重。这给了杨世国信心。
第二天他又乘胜追击,直播了几个小时,卖了7000多单。即便话不多,但杨世国只要没有工作电话,就一直坐在镜头前,感受着攀枝花的凯特芒,一箱一箱送到全国各地。
杨世国直播了一个月,中间他只休息了一天,其余平均每天都要直播5、6个小时。他奉行的原则是,只要有人就不轻易下播。

图|杨世国看到有人总是舍不得下播
有一次,因为人太多,杨世国直播了一个通宵,到第二天下播时,同时在线人数还有200多人。同事们都说,“杨副主任真是豁出去了。”但辛苦也换来了成果,这一个月,杨世国的直播间销售总额已经突破300万元。
杨世国也在背后默默努力。只要有时间,杨世国都会在家练习朗诵诗歌,因为他的孩子告诉他,“你的口音太重”,杨世国怕影响互动,只好“勤能补拙”。
搞农产品直播,难免该有的烦恼都会有。卖了一个月,杨世国说,差评只有数个。当中不少还是误会,说是没熟。虽然只有这么一点,但杨世国还是心有不甘,表示要慢慢适应。
直播的路不会一帆风顺。杨世国直播间的流量到了最近几日有点下降,他表示要继续摸索。在拍摄短视频时,他就发现了取标题的重要性。后来虽然不是每个标题都好,但杨世国也慢慢找到了感觉。
#03
村干部的新想法
村干部直播卖瓜卖果,在当下并不新鲜。但在毛建桦和杨世国看来,背后有他们更大的期盼。
毛建桦以前是一位烘焙师,后来到村里工作,成为一位文员。2017年,参加选举成为迤沙拉村村主任,2020年开始,主任和书记一肩挑。
在迤沙拉村干了8年,毛建桦自嘲是“全网被骂得最多的那类人”。作为村里一把手,她每天走在村里的街道上,角色要变好几样。
看到商贩的凳子占了道,她会要求把凳子往店内收一收。看到有工人盖房子,她又会站在工地上强调把安全绳拴上。看到餐厅地上不干净了,她要求快打扫干净,这样“大家坐起才会巴适点”。
市场管理员,卫生监督员,安全排查员,景区管理员,村里面的交通劝导员,都是吃力不讨好的角色。幸好毛建桦性格开朗泼辣,她明白,“当家三年狗都恨,我在村子里做了8年,种树的人总要经历落叶沾身。”

图|毛建桦对村支书工作有很多规划
对村容村貌的在意,背后还是在于毛建桦想要发展集体经济。
迤沙拉村坐落于金沙江大峡谷畔,红墙灰瓦的彝族建筑,把村子点缀成“中国最美古村落”。这8年来,毛建桦带着村民搞建设,现在迤沙拉村财政流水每年超过了百万元。这当中30%的收入就来自文旅。
但她仍然觉得村子发展不够,还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于是才有了去拍摄村子文旅景点、以及家乡芒果的视频。
只不过,她在视频里,“又被踢、又唱山歌”的做法也遭受到了非议。有人批评她,“村干部应该多做服务,多做产业建设。”
快人快语的她直接回怼,“没有人来,你让我招待谁。你不知道流量的意义。”留言区第一条高赞评论为她打call,“我都不知道本地的市长叫啥,但我知道攀枝花有个花支书。”
“花”本是毛建桦的网名用字,现在成了大家称呼她的昵称,充满了亲切感。
毛建桦的做法不仅得到网友们的理解,也得到了村民们的支持。有需要,村民们都非常乐于出镜。有一次,她怕只卖芒果这一个品类有点孤单,周围村民们连忙拿出自家土鸡蛋、土特产,放在镜头前一起卖。“那一天这些土货比芒果卖得还要好。”毛建桦感觉,自己的工作越干越起劲儿。
杨世国看着银鹿村,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返回家乡,带动乡里建设。作为村副主任,退伍军人出身的他主管征兵、征地、民兵训练等工作,哪一项都不好干,现在他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拍摄短视频,感觉村民们都特别支持自己,有需要一起拍时,放下锄头随时就上。
每当看到家乡的凯特芒果,送往全国的千家万户,杨世国坦言,“充实感变成了成就感。”
以前杨世国见证过攀枝花在卖芒果、石榴等本地水果上做的努力。2005年,攀枝花请来名主持李湘,为攀枝花水果站台。2007年,当地又请来知名主持人吴大维,来宣传攀枝花水果。
“当时活动都很盛大,帮攀枝花的芒果等水果做了大大的广告。”杨世国回忆。不过一两次活动不足以支撑起凯特芒可持续的影响力,而且地理受阻,传播范围有限。
现在到了短视频和直播电商时代,杨世国感觉攀枝花终于抓住了时代机遇,一到丰收节,田间地头多了不少年轻博主,村里镇上的餐馆坐满了人,年轻人也在回归。
帮他直播的两名主播,每日常驻乡里,每日直播。基本工资5000元,加上销售提成一个月能到7000多元。随着销售扩大,工资还有可能上涨。
杨世国有个愿望,自己做直播电商,只是开个头,领个队。他希望银鹿村最终能够每家每户都来直播带货,这样才能汇集各方力量,把攀枝花全市都在助推的“攀果”品牌打出去。
毛建桦则希望,能够把自己的抖音号,打造成一个线上的农产品集市。不只卖本地的芒果,而是卖全国各地的名优农特产。
去年9月,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抖音电商2024年丰收嘉年华活动在攀枝花市召开。不仅活跃在攀枝花本地的博主们来了,很多来自湖南、四川的博主也都汇聚一堂,除了带来各地特产,还交流直播经营。攀枝花凯特芒成了招待佳肴,借同行们的镜头又来了一次集中传播。

图|各地博主齐聚农民丰收节
杨世国和毛建桦都感受到了活动对攀枝花本地“文旅农”的带动。目前,攀枝花凯特芒果农年收入在4-5万元人民币左右,有了抖音直播带货,农民们又多了一条增收曲线。
一直以来,抖音电商不断通过平台上优质的乡村短视频和直播内容提高农产品市场关注度,通过商城、搜索、店铺橱窗等渠道,为新农人和农货商家增添新的销售机会。平台先后推出了“山货上头条”“金产地计划”“村播兴农计划”等助农专项,助力区域农产品品牌不断发展和焕新。今年以来,抖音电商已陆续帮助甘肃民勤蜜瓜、广东茂名荔枝、山东蒙阴蜜桃等地特色农产品被消费者看见和认可。数据显示,2025年6月1日至7月24日,平台芒果销量同比增长超628%。
看到家乡这些年的变化,毛建桦有很多感慨。她的外婆以前在村里做妇女主任,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一心一意服务了农村一辈子。她从小跟着外婆长大,耳濡目染,觉得外婆高大无比,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村干部。
过去在外地做烘焙师的时候,毛建桦也想过做生意多赚点钱,但她现在不这么想了,拓宽人生的宽度更有意义。在农村干出点成绩,也是对外婆的一种告慰。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