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杀入新战场,京东大搞线下超市
1.京东将开设五家折扣超市
近年来,“省钱” 成为消费市场的高频词,理性消费愈发受到大众热捧。
这种消费理念的转变,直接促使以“低价”为核心标签的折扣超市在消费市场快速冒头,社区里的临期折扣店、商圈中的会员折扣仓迅速铺开,强势抢占线下零售份额。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超市Top100企业销售规模约为9000亿元,同比增长0.3%;门店总数2.52万个,同比下降9.8%。其中,会员店、折扣店的销售额及门店数增长显著。
另有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硬折扣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渗透率仅 8%,而德国、日本这一比例分别达42%和31%。
眼见折扣零售的市场热潮涌动,且潜力可观,刘强东开始顺势入局。
日前,京东在下沉市场有了新动向,8 月将在江苏宿迁、河北涿州两地同时开出五家京东折扣超市。
其中,首店将于8月16日在河北涿州开业,面积达5000㎡,不仅精选超 5000 款高性价比民生商品,价格更普遍低于市场常规售价。

图源:微博
据了解,一年前京东华冠折扣超市已率先在北京试点,先后于房山区开出两家门店,提供线下选购与线上便捷下单服务,消费者既能到店直观选品即时提货,也可通过京东App等线上秒送入口下单。

京东华冠超市视频号
而此次开出的五家超市,则是作为国内首个大型折扣超市业态,在下沉市场进行布局。
对比行业内已有的折扣超市,京东折扣超市似乎有所不同。
相关负责人表示,“京东折扣超市在开设的区域、门店面积、SKU数量、线下运营优势上与目前行业内已有的折扣超市均不相同,最核心的不同就是京东供应链上的优势,京东高效的产地直采以及京东自有品牌,同时布局下沉市场,聚焦大众消费,店内商品价格普遍低于市场常规售价,真正做到天天低价。”
也就是说,京东折扣超市依托供应链优势,采用大店型、多SKU运营模式,与当下小店型、SKU 少的折扣超市运营模式形成差异化竞争,这一模式既保证了商品的丰富度,又能将价格压至市场常规售价之下,优势更为明显。
这不禁让李响想起,刘强东此前在公开场合表示,“我这一辈子,或者说整个京东集团,都一直围绕供应链开展业务,我们并不是一个所谓多元化的公司,看似我们有很多公司,但其实所有的公司都服务于供应链,包括我们今天做的外卖,也是为了服务生鲜供应链。”

图源:微博
结合京东折扣超市来看,其在下沉市场推出这一新兴业态,或许也是为了继续完善京东在供应链领域的布局。
后续,随着首批五家门店落地运营,其大店型、多SKU的创新模式,能否打破当前小店主导的折扣零售格局,为行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仍待市场给出答案。
2.巨头盯上硬折扣,在线下开打
当前,折扣超市赛道越来越拥挤,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着各路玩家入局,他们纷纷摩拳擦掌抢占市场份额。
在这一战场中,万辰、物美等零售巨头的身影尤为显眼。
李响了解到,量贩零食品牌在2024年掀起了跨界转型的浪潮,纷纷从垂直零食赛道向综合折扣超市领域延伸,比如万辰集团公布了来优品省钱超市的门店模型;鸣鸣很忙推出3.0业态“省钱超市”;零食有鸣开出“批发超市”……

来优品武里山天街店店铺效果图
其中,万辰集团在推出省钱超市前,已蓄力两年。期间,万辰集团整合了好想来、来优品、吖滴吖滴等区域量贩零食龙头品牌,还自主孵化“陆小馋量贩零食店”,将旗下四大品牌统一合并为“好想来品牌零食”,在量贩零食领域持续积累供应链资源与运营经验。
来优品省钱超市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另一边,作为零售领域的重要玩家,物美集团同样动作迅速。
7月25日,零售巨头物美集团率先发力,在北京核心五区同步铺开6家“物美超值”硬折扣超市,其密集的布局节奏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据物美新闻发言人许丽娜介绍,当前物美超值折扣店在物美体系内与大卖场、会员店属平级业态,发展规划已较清晰,预计年底前在北京开出25家门店。这些门店多由合适商圈的存量门店调整而成,不过也可能开拓新物业开设全新门店。
很明显,物美集团希望通过折扣超市业态,进一步巩固其在本地零售市场的领先地位。
除了万辰、物美等深耕线下的巨头,一直专注于线上的美团,也加入了这一战场。
不久前,有消息称,美团计划开设名为“快乐猴”的线下折扣超市,首店将落地北京和杭州。
日前,杭州门店已有路透消息称有两家店在同步装修,一家是大关路店(杭州首店),位于原哪吒汽车用户中心位置;另一家则在湖墅南路美达丽阳国际商务中心一楼。
不过从围挡来看,仅有“美团自营超市”字样,未见“快乐猴”标识。

图源:小红书
某种程度上,京东入局折扣超市,也是为了反击美团。
另一边,阿里在折扣超市赛道也传来新动态。
李响了解到,此前定位中高端的盒马X 会员店已明确将全部停业,资源向折扣业态倾斜。以平价折扣为核心定位的盒马NB,如今已成为盒马的重点发力方向。
截至7月15日,盒马NB已开业门店达263 家,凭借社区化布局、每日鲜食供给与高性价比策略快速渗透市场,其依托阿里生态的供应链整合能力,通过缩短产销链路压缩成本,成为了折扣超市赛道不可忽视的玩家。

图源:都市快报
随着这一调整开启,阿里在折扣零售领域的野心逐渐暴露无遗。
从万辰、物美到阿里、美团、京东,各路巨头动作频频,折扣超市赛道的竞争正日趋白热化。
3.好戏已经开场,玩家们没有退路
一直以来,新兴赛道的崛起,总会伴随着机遇与挑战。
折扣超市作为当下备受关注的新兴领域,自然也无法避免这一规律,在迎来发展红利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市场竞争、模式打磨等多方面的考验。
机遇方面,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在不断释放,社区里大家对生活便利的细致需求,也给折扣超市留出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巨头们纷纷加入,不仅带来了钱、技术和资源整合的机会,还推动整个行业从零散状态走向规模化,让供应链更成熟、效率更高。比如,京东的供应链能力、美团的本地生活服务生态,都给折扣超市业态带来了新的发展可能。
挑战方面,首先是供应链的效率问题,折扣超市想卖得便宜,就得从进货、存仓库到运输,每个环节都控制成本。要是做不到直接从产地拿货、大规模配送,或者没有自己的品牌产品,那低价可能就是赔本赚吆喝,难以长久维系。
其次,价格优势的“可持续性”也是个隐患。各大巨头都靠降价抢生意,很容易变得千篇一律,并压缩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
如何在卖得便宜的同时保证质量,不陷入“越便宜质量越差”的怪圈,这是所有玩家都必须解决的问题。
还有,消费场景的差异化,异常考验巨头创新能力。当各大品牌都聚焦下沉市场、主打民生商品时,巨头们如何通过优化场景体验,在线上线下联动、即时配送、商品组合创新上做出特色,这直接关系到折扣超市门店能否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这场围绕折扣超市的线下较量,考验的无非三点:供应链效率、价格优势与消费场景。巨头们能否在这条赛道上占据先机,关键便在于能否在这三大方面构建起难以复制的竞争力。
好戏已经开场,接下来各路巨头的落子布局,注定会为行业带来更多看点与变数。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