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音控股摊上事了,被华为起诉侵权,事情越闹越大
一、华为起诉传音控股侵权
不久前刚被曝正与顾问商讨赴港二次上市计划的传音,惹上了一个大麻烦。
消息显示,近日,国产手机巨头华为向欧洲统一专利法院(UPC)德国慕尼黑分庭发起了一则侵权诉讼,指控传音控股及其关联公司侵犯了华为一项名为“偏移解码装置、偏移编码装置、图像滤波装置”的欧洲专利(专利号EP2725797),该专利广泛适用于智能手机的图像显示模块。

华为起诉传音侵权 图源:IAM
虽然“偏移解码装置、偏移编码装置、图像滤波装置”专利发明人是清一色的日本研究员,但早在2011年6月,华为公司就申请了该专利,并于2012年6月通过PCT(《专利合作条约》)途径提交国际申请,完成了对该核心技术的早期布局。
对于华为公司的指控,传音控股回应称:“我们已注意到相关事项,并将积极应对,全力保障公司的合法权益。”
事实上,这并不是传音和华为的首次交手,将时间拨回2019年9月23日,华为诉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深圳传音制造有限公司、重庆传音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子公司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一案被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立案。
具体来说,华为称其是“珍珠极光Pear l主题壁纸”美术作品的著作权权属所有人,认为传音控股和其他关联子公司将该壁纸美术作品违规使用在传音等开发的HiOS4.1和HiOS5.0系统预置壁纸中,对比原作只进行了简单调色,侵犯了原告的著名权、修改权等人身权利,因此华为起诉传音控股侵权,索赔2000万元。

传音被索赔2000万元 图源:传音控股
最终,传音控股和华为于2020年6月达成和解,不过具体细节没有披露。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华为这次起诉传音内容不算是特别重要的侵权,索赔金额也不大,但算是华为对传音专利方面的敲山震虎之举。”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被华为起诉时,传音正处于事业上升期,作为非洲最大的手机销售商,该公司以“科创板手机第一股”的身份登陆资本市场。彼时,这家总部位于深圳的手机厂商,凭借在非洲超高的市场占有率,被外界称为“非洲手机之王”。

传音控股科创板上市 图源:雪球
二、手机厂商明争暗斗
华为对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中国手机厂商在国际市场上的明争暗斗。
尽管传音在国内市场名声不显,但在海外尤其是非洲市场,这家手机品牌的招牌却亮得发光。
市场调研机构IDC数据显示,2024年,传音共卖出手机1.9亿台(包含功能机约8000万台),成功超越小米、华为,跻身全球手机销量榜前三。同年,传音控股被美国《时代周刊》列为“全球100大最具影响力企业”之一。截至目前,该公司的销售网络已经覆盖非洲、南亚等超过70个新兴市场的国家。

传音入选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企业 图源:Ai云咨讯
不过,智能手机全球化战场上,没有哪块领地是完全稳固的。随着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竞争白热化,小米、OPPO、荣耀等消费电子品牌纷纷前往非洲、中东、南亚、拉美等地区“拓荒”,传音不再一枝独秀。
其中也包括华为,2017年,任正非就扬言“华为也要做低端机”,此后不久,华为肯尼亚市场经理德里克·杜也表示:“100美元至200美元的市场将成为我们的一个核心市场,如果这部分市场做起来了,我们的整体市场份额就会提高。”

多家手机厂商深耕非洲市场 图源:VanPeople
而在群雄逐鹿的过程中,专利成为竞争当中最为关键性的“武器”之一。然而在这方面,传音显得有些底气不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传音控股专利数量达到3882项,其中发明专利995项。
作为对比,华为去年在全球持有的有效授权专利超过15万件,其中90%以上是发明专利;而传音另一位竞争对手小米,目前在全球获得的专利数量也超过了4.3万件。

小米全球专利数超4.3万件 图源:小米集团
总而言之,随着华为、小米等厂商加速布局新兴市场,专利战的号角已然吹响。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技术积累的差距或将重塑行业格局,当价格战触及底线,专利壁垒将成为真正的胜负手。传音若不能迅速筑起知识产权的高墙,不仅可能面临合规困境,其手握的市场蛋糕也将面临被瓜分的风险。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