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雷军要给小米汽车改个名字

李迎
2025-08-12 15:58

眼瞅小米YU7热度下降,雷军想了个高招。

一、雷军发起小米YU7标准版改名投票

“小米YU7标准版是丐版?”

昨晚,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再次化身“产品经理”,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一场关于小米YU7标准版命名的公开投票。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场看似寻常的征集,瞬间引爆了全网的关注和讨论。

事情的起因要从另一条微博说起。

图片

图源:微博

一位微博百万网红分享了自己的小米YU7提车体验,其中,他在微博的第二句话说到他是“全网少见的非Max丐版博主”。这里的“丐版”是“乞丐版”的简称,主要指汽车或电子产品中配置最低价格最便宜的版本。

许多网友习惯性地将“标准版”与“入门版”或“丐版”画上等号,认为其配置和体验相对“拉胯”,远不如Pro或Max版本。

面对这种潜在的负面认知,雷军没有采取传统的官方声明或新闻发布会进行澄清,而是以一种更具互联网思维的方式,将产品定位的解释权交给了广大用户。

他先是亲自下场评论,提到:“YU7标准版配置非常强大,仅续航就高达835公里,超越了竞品Pro版或Max版,绝非‘丐版’。”

然后雷军顺势向网友询问,“我们的标准版是不是也改名成Pro或者Max版?”

原本大家以为只是公司老总简单对自家产品说一句维护的官话,没成想,十几分钟之后雷军竟一本正经地发起了一场投票。

他列举了更多小米YU7标准版的核心配置,例如高达835公里的续航里程、700 Tops算力的Thor芯片以及激光雷达等,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些配置足以使其与许多竞品的高阶版本(Pro/Max版)一较高下。

图片

图源:微博

截至目前,从投票结果来看,超过1.6万人赞成“低调一些,继续叫标准版”,而少数人则支持“对齐竞品,直接叫Pro或Max版”。

网友们对此事也是议论纷纷,有人觉得名字只是个代号,产品实力才是关键,没必要改名;也有人认为改个更霸气的名字,能让消费者更直观地感受到其强大的配置。

业内人士则认为,雷军发起投票这一行为,本质上是一种用户参与式营销。

通过让用户参与到产品命名的讨论中来,强化消费者对产品定位的重新审视,也能进一步提升用户对产品的关注度和参与感。

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互动,其传播效果远超任何单向的广告宣传。

不得不说,雷军还是那个“营销之王”。

至于小米YU7是不是他口中那么强大,我们来简单看一下标准版的配置及价格。

图片

图源:微博

小米YU7标准版起售价25.35万元,相比一些竞品车型(如特斯拉Model Y)具有着一定的价格优势。

配置方面,小米YU7全系基于小米自研的超级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打造,单电机后驱的布局,零百加速能达到5.88秒。

并且,标准版搭载了96.3kWh磷酸铁锂电池,CLTC续航为835公里。

同时,它还配备了激光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1个4D毫米波雷达、11个摄像头等硬件。车内采用环抱式座舱布局,前排配备双零重力座椅。

整体来看,确实给到了30万元以下的国产高端新能源SUV中的顶尖配置。

正因如此,自发布以来小米YU7的热度就居高不下:

开售后3分钟,大定订单就突破了20万台;开售后1小时,大定突破289000台,18小时锁单量便突破24万台。

图片

图源:微博

然而,在这超高热度的背后,小米YU7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二、雷军的信任危机

虽然小米YU7订单量非常可观,但受限于小米汽车产能问题,上月交付情况并不理想。

数据显示,小米YU7在7月的交付量仅为6042辆,小米汽车7月的整体交付量为3万台,其中YU7占比仅为20%

这一数字与上市初期3分钟内20万大定订单的盛况形成了鲜明对比,让无数满怀期待的准车主陷入了漫长的等待。

图片

图源:微博

交付周期的具体困境,让这种等待变得更加煎熬。

小米汽车北京工厂需要同时满足SU7和YU7两款车型的生产,巨大的产能挑战导致所有版本的交付周期都遥遥无期。

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新增锁单用户的交付时间最快也需要超过33周。

其中,标准版的等待周期更是长达56-59周Pro版需要47-50周,即便最快的Max版也需要42-45周

这种以“周”为单位、长达大半年的等待,让部分用户的购车热情逐渐消退,开始考虑退订。甚至有其他汽车品牌趁机推出“截胡”方案,试图通过补贴定金的方式吸引小米汽车的准车主转投他们的品牌。

而就在交付困境引发消费者不满的同时,近期小米汽车又曝出了存在“霸王条款”的“尾款门”事件。

据多位车主反映,小米汽车要求他们在车辆尚未交付甚至尚未生产完成的情况下,提前支付尾款。

有车主在社交平台反馈,他们在收到小米汽车交付顾问的通知后,被要求在7天内支付尾款,否则订单可能会被取消,定金也不予退还。

图片

图源:小红书

这种做法引起了许多消费者的群情激愤,因为它明显偏离了汽车行业正常的交易习惯。通常情况下,消费者在提车或验车时才会支付尾款。

对于小米汽车提前催尾款的行为,网友们的评论褒贬不一。

一部分人认为,小米汽车可能是担心一些消费者在下单后反悔,从而影响其他订单的正常交付。

而更多的网友则认为,小米汽车的这一做法可能与资金压力有关。

他们指出,小米汽车可能需要提前收到客户的尾款来保证供应链的正常运转,尤其是在产能不足的情况下,资金的及时回笼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还有部分网友认为,小米汽车的这种做法可能是为了清理“黄牛”囤积的订单。

由于小米汽车的订单量远超产能,一些“黄牛”可能会通过囤积订单来谋取利益。

通过提前催尾款,小米汽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筛选出真正的消费者,从而提高交付效率。

图片

图源:有车说车

目前小米汽车的产能问题,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很多人因为没办法快速提到车,不得不选择其他品牌,毕竟大家的时间和需求不等人。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小米汽车的市场竞争力。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消费者的选择众多,不是一定得在小米汽车这一棵树上吊死。

小米汽车的交付困境和尾款争议,无疑给雷军带来了巨大的信任危机。

面对这些问题,小米汽车需要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产能,优化交付流程,并与消费者进行更充分的沟通,以恢复消费者的信任。

能做到这些,相信远比考虑给标准版改名投票要有用许多。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7月3日消息,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在直播间透露,小米汽车已经在纽北租用了办公室,一共2780平方米,预计明年年初开始启用。
7月3日消息,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在直播间透露,小米汽车目前国内排队的人实在太多,所以这两年先优先把国内的交付问题解决以后,大概2027年才会考虑出口。
6月17日消息,小米集团创始人在“活力中国调研行”活动上表示,“小米汽车工厂目前每月能生产两三万辆车,工厂实现了高度自动化,绝大部分工序都由机器完成。”
6月3日消息,在小米投资者日上,透露小米汽车业务预计将于今年三四季度盈利。
4月1日消息,小米集团董事长在微博发文称,小米汽车3月新增15家门店,全国65城已有235家门店;截止3月31日,全国已有127家服务网点,覆盖全国75城。4月计划新增33家门店,预计新增保定、德州、德阳、汕头、湘潭、柳州和马鞍山等7城门店。
3月18日消息,小米集团董事长在微博表示,小米汽车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提升至35万台。
3月18日消息,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在微博发文称,刚刚交付了第20万辆小米汽车
2月13日消息,小米集团创办人对公司市值升穿万亿元表示,会努力工作,但万一短期股价有波动,“波动不要骂我就好”。在元宵节直播中谈及公司市值,他自言没有任何掌控力;股票涨了很高兴激动,但另一方面压力山大。他在直播中提到,小米汽车已经交付16万辆车,覆盖全国,上海、杭州、苏州是前三名,连续4个月每月交付超两万辆,比设计产能已经提升了一倍。他希望网友和准车主多点耐心,交车前要保证质量。
1月4日消息,在微博发文称,小米汽车工厂已开放对外参观预约。“我们将在2025年逐步开放参观,点击小米汽车App社区-官方-顶部banner,填写报名信息并选择参观时间。我们将在小米汽车App公布入选名单,并电话方式通知。”还表示,“为保证参观质量,每场参观限定20组客人。每周六14:00-17:00。我们提前一个月公布可预约时段,本月可预约时段为1月11日、18日、25日场次。”
11月20日消息,小米集团董事长在2024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作为产业代表发言称,目前AI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小米各个业务板块,其中小米汽车的端到端全场景自动驾驶将在下月底正式发布。
李迎
你好,我是李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