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赚翻了,小米业绩再创新高,连续三季营收千亿

科技头版
2025-08-20 15:16

流言纷飞中,雷军又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小米发布二季度业绩

小米如同市场的一条鲶鱼,其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公众的神经。

近日,小米发布了二季度业绩公告:第二季度营收1159.6亿元,创单季度营收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0.5%;第二季度净利润119.0亿元。小米集团第二季度集团经调整净利润为108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75.4%。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微博

显然,小米又交出了一份史上最强财报,值得注意的还有小米在《财富》世界500强2025年排名中提升了100名,可见其发展势头十分迅猛,让人惊讶。

对此,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和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也难掩喜悦之情,纷纷发文晒起了财报。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微博

当然了,对于小米二季度的业绩不能只看总营收和净利润,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米的具体业绩情况。

小米汽车业务方面,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集团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为人民币213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为人民币206亿元,其他相关业务收入为人民币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二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毛利率为26.4%,经营亏损为人民币3亿元。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交付新车达81302辆,截至7月累计交付已超30万台。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微博

对此,小米集团合伙人、集团总裁卢伟冰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小米在汽车等创新业务上的费用投入超300亿元,所以累计来看新业务仍然有较大亏损。

不过,卢伟冰对小米汽车全年35万台的交付目标表示有信心高质量完成,小米汽车预计下半年实现盈利。

同时,小米高管强调,小米不参与汽车价格战,也不参与内卷,小米汽车重要任务是把汽车产品交付出去。

在智能手机业务方面,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人民币455亿元,毛利率为11.5%;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2.4百万台,同比增长0.6%。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微博

在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方面,第二季度,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创历史新高,收入为人民币387亿元,同比增长44.7%,毛利率为22.5%,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微博

在互联网业务方面,二季度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为91亿元,同比增长10.1%;全球月活跃用户7.31亿,同比增长8.2%。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微博

在芯片研发方面,小米财报指出,研发投入大幅加码,自研旗舰SoC芯片规模量产。单季研发投入78亿元,同比增长41.2%,研发人员总数22641人,创历史新高。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图源:微博

不难看出,除了汽车业务仍有亏损之外,小米在其他业务方面可谓是全面开花,业绩亮眼,与此同时,小米仍在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深耕技术。

未来,小米还会交出怎样的答卷,让我们拭目以待。

小米财报为何能屡创新高?

说到小米的财报,近年来,小米的每次财报几乎都在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小米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小米的战略稳扎稳打,从早期靠性价比手机和IoT生态攒用户,到后来拆分品牌攻高端、砸钱搞芯片和造车,现在形成“人车家”联动的生态闭环,步步衔接。

其次,小米注重技术投入,自研芯片提升手机竞争力,汽车领域靠标准化平台降本、自研技术提升品质,澎湃OS和AI让全品类联动更顺畅。

再次,小米在全球发力,在成熟市场靠高端产品和本地化服务抢份额,新兴市场靠适配产品快速渗透,同时,全球供应链还能控制成本、防范风险。

最后,小米将不同业务分给对应人才管理,雷军亲自抓核心业务,打造了极强的个人IP,始终贴近用户,团队灵活敢投入,营销端不断发力,这才有了持续增长。

不过,业绩不断上涨的小米,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其一,高端市场突围仍存阻力。虽然小米的高端机型占比提升,但在高端市场的用户粘性不强,品牌溢价能力仍需打磨。

其二,汽车业务盈利攻坚难度不小。尽管交付量走高、亏损收窄,但在新能源汽车竞争激烈的当下,小米汽车既要守住自身定位,又要平衡成本与销量,盈利或仍需努力。

其三,全球化扩张不易。国外市场的政策调整,让供应链布局和本地化运营成本陡增,风险防控压力加大。

其四,技术自研面临持续投入考验。在芯片、自动驾驶等核心领域,小米与行业顶尖水平仍有差距。

其五,生态协同的深度不够。小米的“人车家”概念虽不错,但各品类联动多停留在基础控制层面,真正的场景化融合尚未铺开,生态优势仍需深耕。

此外,小米还面对着诸多争议,如小米SU7车祸事件、小米SU7 Ultra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宣传问题、小米YU7交付周期长、提前催尾款等,可见,作为新入局新能源汽车赛道的玩家,小米仍有许多地方需要调整和优化。

无论如何,只有真正面向用户,以用户为先技术为王,才能让企业长远稳定发展,最终留在牌桌之上。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5月25日消息,针对哲库关停事件,在小米会议上,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小米自研芯片的投入决心不会动摇,要充分意识到芯片投入的长期性、复杂性,尊重芯片行业的发展规律,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做长期奋斗10年、20年的准备;此外,芯片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终端产品的竞争力、用户体验。
3月25日消息,据澎湃新闻报道,在小米发布后的媒体电话会上,小米总裁王翔谈到了小米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在第四季度有所下滑的原因。王翔表示,一方面,全球面临的“缺芯”问题已波及到小米
11月19日消息,在昨晚的小米媒体电话会议上,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透露,Xiaomi SU7 Ultra订单仍在增长。小米SU7 Ultra量产版预售价为81.49万元,将于2025年3月正式发布。此前小米SU7 Ultra量产版小订订单显示,10分钟突破3680台。
小米第三季度发布后,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副总裁兼CFO林世伟等高管出席了随后举行的电话会议,解读要点,并回答了数位的提问。
8月19日消息,小米最新指出,根据Canalys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保持第三,市占率为13.8%。2022年6月,全球及中国大陆的MIUI月活跃用户数再创历史新高。截至2022年6月30日,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数达到526.9百万,同比增长40.7%。
小米绝对是值得关注的
小米Q1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卢伟冰表示,造车业务会按照原计划进行,在时间进度上将符合或略超预期。
8月19日消息,小米集团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的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为人民币213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为人民币206亿元,其他相关业务收入为人民币6亿元。本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毛利率为26.4%。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的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经营亏损为人民币3亿元。
8月19日消息,小米集团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人民币455亿元,毛利率为11.5%。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240万台,同比增长0.6%。
5月27日消息,小米集团显示,智能电动汽车收入由2024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1840万元增加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181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共交付75869辆Xiaomi SU7系列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