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业绩大爆,马云又赌赢一局

电商行业
2025-08-31 09:43

姜还是老的辣。

1.阿里最新财报出炉

等了很久的阿里财报,终于来了。

日前,阿里发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第二季度,阿里整体营收达到2476.52亿元,同比增长2%;净利润为423.82亿元,同比增幅达76%,高于市场此前预期。

图片

图源:阿里巴巴

不过,该季度阿里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335.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406.91亿元,下降了18%。

按照阿里的说法,这主要受非经常性损益及战略投入的影响,由于本季度阿里在AI基础设施建设、即时零售业务拓展等领域均有大额支出,所以短期对非公认会计准则利润形成了压制。

整体看来,阿里本季度的盈利质量还算健康,围绕电商与AI +云两大核心的短期投入,也是在为接下来的发展打基础。

分业务来看,中国电商集团收入1400.72亿元,同比增长10%;云智能集团收入333.98亿元,同比增长26%,创三年新高;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347.41亿元,同比增长19%;其他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8%,主要由于高鑫零售和银泰业务被处置。

其中,“AI+云”和即时零售板块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

“AI+云”方面,成绩相当突出。财报显示,第二季度,阿里云智能集团收入333.98 亿元,同比增长26%,创下近三年最高增速。

图片

图源:阿里巴巴

增长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同比增长,成为核心增量来源;二是AI应用需求带动传统计算存储类产品增长,形成业务协同效应。

即时零售方面,阿里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这一季度,阿里即时零售实现收入147.84亿元,同比增长12%,增长主要依赖淘宝闪购带来的订单量提升。

图片

图源:阿里巴巴

从用户数据看,8月前三周,该业务带动淘宝APP月度活跃消费者同比增长25%,同时推动中国电商集团月活用户与日订单量创新高,短期用户拉动效果明显。

为强化消费端协同,淘宝本季度上线大会员体系,打通饿了么、飞猪、高德会员权益。截至这一季度,88VIP会员数超5300万,同比保持双位数增长。

“AI+云”与即时零售在本季度财报中的表现,显然可圈可点。而这份成果的背后,离不开阿里此前在相关领域的战略规划与资源投入。

今年2月,阿里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AI+云”基础设施,阿里同时透露,集团已为全球AI芯片供应及政策变化准备“后备方案”,通过与不同合作伙伴合作,建立多元化的供应链储备,从而确保3800亿元投资计划能够如期推进。

阿里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积累与规模投入,若能持续转化为商业化收入,有望在云计算与AI行业占据更重要地位。

今年4 月,阿里推出即时零售业务,7月又追加500亿元投入。同时,在消费端,阿里也在推进即时零售与会员体系的协同,这些都为其在电商存量市场提供了更多增长可能。

图片

图源:饿了么

需要注意的是,AI基础设施投入的回报周期较长,短期内可能持续影响利润水平。而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也可能间接作用于核心电商业务表现。

同时,阿里即时零售目前处于快速扩张期,虽借助淘宝流量优势快速起量,但在下沉市场覆盖、配送成本控制等方面仍需突破,其业务盈利周期可能长于预期。

核心业务存在不确定性,阿里目前还不能仅凭单季度表现,就判定其增长模式已进入稳定期。

在财报电话会上,阿里CEO吴泳铭表示,未来三年,阿里巴巴将以创业心态开启新征程,通过围绕消费和“AI+云”等战略领域持续投资,推动业务强劲增长。阿里相信,对核心业务的这些投资将增强我们的竞争优势,并推动长期增长。

这一季度,阿里让外界看到了“集中力量干大事”的成果。接下来,阿里能否稳住这种势头,持续拿出亮眼的成绩,电商派也会持续关注。

2.即时零售,是必赢之战

截至目前,阿里、京东、美团均已发布第二季度财报。在这三份财报中,即时零售板块最受市场关注。

先从美团说起,财报显示,美团第二季度实现营收918亿元,同比增长11.7%,核心本地商业板块收入达653亿元,同比增长7.7%。

图片

 图源:美团2025年二季度财报

即时零售业务上,美团凭借成熟的本地配送优势保持领先。数据显示,7月份,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峰值突破1.5亿单,平均配送时长控制在34分钟以内。

这一成果离不开美团十年积累的配送体系,以及5亿月活用户基础对本地消费场景的深度覆盖。目前,美团即时零售仍存在较强优势。

再来看阿里,吴泳铭也在财报电话中表示,“自5月以来,我们在即时零售领域的投资迅速跨越关键里程碑,并产生了协同效应。”

结合前文提到的淘宝闪购带动APP月活同比增长25%、88VIP会员超5300万等数据,可见阿里即时零售规模已实现阶段性突破,目前正借助生态协同进一步巩固市场竞争力。

至于京东,由于其在即时零售领域的投入巨大,已对整体业绩形成拖累。

据了解,京东于今年2 月正式推出外卖业务,新业务的推进对集团第二季度开支产生直接影响。财报显示,二季度京东营销开支由 2024 年第二季度的119亿元增至270亿元,同比增幅达127.6%。

反映在整体财务数据上,该季度京东实现净营收356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而归属于本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62亿元,同比下滑50.8%。

图片

图源:富途

不过,京东也在发挥自身供应链的商品整合能力,并通过实体场景增强用户触达,带动即时零售业务发展。

日前,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现身宿迁,为即将开业的京东折扣超市造势。据公开信息显示,8月30日京东折扣超市将在宿迁同步开设四家门店,均选址于当地商业地标或人口密集居民区,单店面积超5000平方米,SKU数量突破5000个,规模较此前河北涿州首店进一步扩大。

图片图片

图源:微博

回溯8月16日涿州首店开业数据,两日接待顾客超10万人次,占当地常住人口近六分之一,销售额创下当前市场折扣超市领域的新高。

同时,京东旗下名为“七鲜小厨”的外卖自营门店也在陆续开业中。

图片

图源:京东APP

图片

图源:京东黑板报

通过外卖业务与线下自营门店、折扣超市的协同布局,京东即时零售加速打破单一线上或线下场景局限,与主打内部生态协同的阿里、依托本地商户资源的美团形成差异化。

目前,阿里、京东、美团的即时零售方向已经非常清晰,即京东聚焦线上线下零售场景融合,美团深化本地生活服务生态,阿里依托技术与生态协同巩固优势。

即时零售是阿里、京东、美团的必赢之战。他们在这一赛道的竞争,将持续围绕各自核心优势展开,且短期内难分胜负。

当下,阿里、京东、美团都需要先攻克自身发展中面临的即时零售难题。

京东在线下扩张门店需持续投入资金,其二季度净利润 67.09 亿元环比有所下滑,如何在门店扩张速度与盈利水平间找到平衡,成为影响其模式长期推进的关键。

美团虽成功缩减新业务亏损,但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峰值已突破1.5亿单,高单量背后依赖庞大骑手团队支撑,缓解人力成本压力、优化履约成本结构仍是其需持续应对的问题。

阿里在AI与云计算领域投入较大,需在技术研发的长期布局与商业化回报的短期效益找到适配节奏,做好生态融合。

综上,三家在即时零售赛道的竞争还远未结束。财报数据只是阶段性经营成果的反映,若要判断最终竞争格局,还得需要拉长周期,观察他们的综合能力。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5月18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团宣布,于3月底启动的改革计划正在快速高效推进。宣布,阿里云将从阿里巴巴集团完全分拆独立走向上市,菜鸟、盒马启动上市计划,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启动外部融资,六大业务集团正式成立董事会。根据阿里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已批准启动菜鸟集团上市计划,预计在未来12到18个月内完成;批准盒马启动上市流程,预计将在未来6到12个月内完成。
8月15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5财年第一季度显示,阿里国际电商业务保持强劲增长,收入为292.93亿元, 同比增长32%,其中国际零售商业高速增长38%。显示,强劲表现是由跨境业务增长所带动,尤其是速卖通Choice业务。速卖通订单保持快速增长,并与菜鸟继续专注物流体验,平均配速时长进一步缩短。
显示,在高质量增长策略推动下,阿里云公共云收入持续健康增长,并在海外市场持续布局,金融、教育、汽车等新兴行业稳健增长。
当季财报数据显示,阿里国际站同比增长18%,而拉开时间维度测算,阿里国际站近7年GMV更是增长了25倍。
8月15日,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25财年1季度业绩。其中88VIP会员人数持续同比双位数增长,超过4200万,上一季度该数字为3500万。今年以来,淘天集团对88VIP会员权益进行多轮升级。今年以来,淘宝天猫坚持“用户为先”的业务导向,全力提升消费者核心体验。在88VIP上加大投入、升级权益,驱动会员数、客单价、开卡数的不断增长,带来更高的消费意愿和复购频次,是“用户为先”战略效果的直接印证。
5月14日,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24财年四季度及全年业绩。2024年,1-3月菜鸟单季营收245.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全年营收同比增长28%至990.2亿元人民币。得益于全球化网络的有力支撑和跨境电商物流领先优势的扩大,菜鸟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显示,本季度菜鸟将速卖通“无忧优先”物流拓展至14个国家,并进一步加大海外本地物流网络投入,体现了菜鸟对未来物流战略性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8月29日晚,在2026财年Q1分析师电话会上, 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CEO蒋凡透露,淘宝闪购已创造了超过百万的直接就业,平台真金白银投入,推动行业变革的同时,也促进消费和经济。
阿里巴巴发布2025财年Q1业绩。阿里国际电商业务保持强劲增长,收入同比增长32%至292.93亿人民币。
阿里巴巴集团发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季度业绩,菜鸟营收同比增长16%至人民币268.11亿元,继续稳健增长。据悉,当前菜鸟的战略性重点是,继续构建全球物流网络,为淘天集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平台上的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优质体验,同时向全球商家和用户开放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快递、供应链及物流科技服务。
细究阿里国际站过去一年各类动作,其实会发现其中暗藏的主线也呼之欲出:为中小企业降低外贸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