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提醒,菲律宾电商卖家须尽快注册信任标识
1.注册信任标识
近年来,菲律宾电子商务市场快速发展,网络购物逐渐成为主流消费方式,但与电商市场高速发展一同到来的是消费者投诉增多、线上交易风险上升。值得注意的是,为规范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菲律宾贸易与工业部(DTI)出手了。
近段时间,有消息称菲律宾贸易和工业部(DTI)推出了电子商务菲律宾信任标志(Trustmark)制度,要求卖家在2025年9月底之前对其产品进行检查,并注册菲律宾电子商务信托标志。

推出信任标识 图源:accountaholicsph
Trustmark不是营业执照,也不是新的经营许可证,只是根据菲律宾《互联网交易法》设立的一种数字徽章。
可以简单理解为,有该标识意味着卖家遵守了电商相关的法律规定消费者保护要求和透明经营规范,作为政府背书的“合规认证”之一,能够进一步增强消费者对店铺的信任。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举措,其实也是因为当前菲律宾电商市场存在一些问题。菲律宾贸易和工业部(DTI) 报告称,2025 年上半年收到超过 18,000 起消费者投诉,其中很大一部分涉及网上购物交易。

网上购物收到大量消费者投诉 图源:accountaholicsph
早在今年5月,DTI就宣布计划发布菲律宾电子商务信任标志实施细则,进入政策筹备阶段;随后DTI正式发布了《菲律宾电子商务信任标志实施细则和条例》(IRR);8月中旬,Lazada、Shopee和TikTok Shop三大平台公开响应,推动卖家完成认证。
贸易和工业部部长克里斯蒂娜·罗克 (Cristina Roque) 表示,这项倡议旨在让消费者了解哪些产品是安全的、优质的,“当消费者看到信任标志,就意味着该产品通过了DTI的质量与安全检查;而没有这个标志的商品,消费者需要自行承担判断风险。”
2.愈发合规化
作为东南亚地区的热门市场之一,菲律宾的表现整体来看还是十分不错的。
据此前谷歌、淡马锡和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2024 东南亚互联网经济报告“e-Conomy SEA 2024”显示,2024年,菲律宾的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300亿美元,电商规模预计为210亿美元。而到2030年,其数字经济规模有望增至800-1500亿美元,电商规模也将增至600亿美元。

菲律宾电商规模 图源:E-Conomy
然而在这一片繁荣景象中,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甚至开始阻碍电商市场的健康发展,例如屡禁不止的假货问题。
不久前,几家奢侈品品牌向菲律宾国调局寻求帮助,要求没收未经授权带有其商标的产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假冒产品。随后国调局知识产权部门就进行了突击搜查,在帕拉纳克市、马尼拉华人区岷伦洛以及马拉汶市等多个商店、仓库查获价值5500万比索的假冒奢侈品。

查获大量假冒奢侈品 图源:PNA
实际上,由于制造成本较低且利润空间大,奢侈品行业一直是假冒品的重灾区。
而随着电商行业发展的愈发成熟,甚至有“胆大”的卖家通过直播来卖货,今年2月菲律宾国家调查局(NBI)发布消息称,在甲米地省抓获两名销售假冒商品的网络卖家,涉案的所有假冒奢侈皮革制品价值高达1.2亿比索(约合1502万元)。

菲律宾查获1.2亿比索假货 图源:gma network
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品牌方的形象和利益,还对菲律宾电商市场的稳定性造成了冲击。
对于正规商家而言,假货的低价竞争扰乱了市场正常的价格体系和竞争秩序,挤压了他们的生存空间;而对消费者来说,类似事件的频发也会影响他们对电商平台的信任度,阻碍电商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发现,信任标志的推出是很有必要的,对在菲律宾经营在线业务的卖家来说,可以尽早获得信任标志。或许这一制度的全面落地,将成为菲律宾电商市场发展的关键转折点。
从短期看,它将有力净化电商交易环境,让消费者在购物时多了一份可靠指引,也促使商家加速合规经营;长远而言,随着信任标志广泛应用,市场将逐步构建起更为完善的信任生态,交易透明度大幅提升,推动菲律宾电商市场稳健地迈向更透明、更可持续的发展新阶段。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