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加速出海,马云的野心彻底暴露
国内的成功只是序章,马云要让阿里的名声响彻全球。
阿里加速海外扩张
阿里巴巴的全球化扩张,正在轰然提速。
近期,有市场消息传出,阿里速卖通AliExpress正在筹备一项“最高规格”的品牌出海项目,目前已经有世界500强及国内外头部品牌收到邀约,项目预计将于双11前正式启动。
同时,据一张在商家圈流传的“速卖通双11品牌规划”截图,我们可以看到,小米、泡泡玛特等品牌已经显示入围“超级品牌计划”,并被重点标注为“深度合作”。

图源:电商派网站
据接近该项目人士透露,此次合作设定的增长目标“非常激进”,速卖通或将在APP端设立全新品牌专区,为入选品牌提供流量倾斜与海外本地运营支持。对此,速卖通回应称,“近期将推出品牌出海相关项目,具体信息以官方发布为准。”
此外,一位与速卖通长期合作的知名品牌负责人透露,“这很可能是速卖通在看到品牌出海方向的潜力后,借2025年‘双11’和‘黑五’进一步扩大增长的举措。”他指出,过去三年跨境电商行业深陷低价竞争,“出海四小龙”中,速卖通开始率先发力品牌出海,而且已经有多个品牌实现GMV显著突破。公开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速卖通品牌出海计划已助力95%合作品牌跃升为年销“百万美金俱乐部”成员。今年,速卖通还计划推动1000个新品牌实现百万美金突破。
同时,这位品牌负责人还谈到,“此前‘品牌出海计划’已获内部验证,相关负责的团队近期极有可能在内部争取到了更多资源,来推动此次业务升级,重心肯定是发力与大牌的合作。”
事实上,海外业务自始至终都是阿里巴巴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而速卖通作为“中国出海四小龙”之一,随着多年来的市场沉淀,也逐渐成为了阿里国际业务的重要增长引擎。
阿里巴巴2026财年第一财季报告显示,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DC,包括速卖通、Trendyol、Lazada等)营收347.41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速卖通Choice业务单位经济效益持续显著改善。
而目前,速卖通也成功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是我国出海企业想要打响品牌知名度的重要阵地。
今年7月,速卖通正式在英国推出“小时达”外卖服务。据了解,此次配送服务主要与英国本土的Hungry Panda外卖公司合作完成。其中,Hungry Panda公司以餐饮配送起家,非常熟悉英国市场的本地运作模式。因而,与Hungry Panda合作,能够帮助速卖通迅速打开英国外卖市场。

图源:电商派网站
与此同时,速卖通也先后在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市场开通了“海外托管”服务。
那么,何为“海外托管”服务?就是平台通过本地化仓储和物流解决方案,帮助跨境卖家显著提升配送时效和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此前,该服务就已经在美国、英国、西班牙、德国、波兰等市场上线。
此次,速卖通“海外托管”服务上线澳大利亚和墨西哥,意味着阿里将进一步加快海外扩张步伐,从而在全球建立起强大的电商网络。
具体来看,在墨西哥上线的“海外托管”服务,只要商家拥有墨西哥或者中国经营主体,能负责墨西哥当地的海外仓备货和履约,同时商品合规,没有知识产权或者消费者权益风险,都可以参与到该服务当中。对于这类商家,平台也将给予首页弹窗、零佣金、零保证金等权益。

图源: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
对于澳大利亚“海外托管”服务的商家,平台将给予一大波站内外流量权益,包括主页推荐、活动促销、百亿补贴、网红联盟等。同时,平台还为商家提供了澳大利亚市场的爆单类目清单以及招商画像,进一步助力商家生意增长。
整体来看,从“海外托管”服务的规模化上线,到“小时达”外卖服务的推出,再到高规格品牌出海项目的筹谋,阿里正通过本地化创新、生态赋能等方式,推动其海外扩张的版图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局深耕。未来,随着阿里在海外布局的逐步深化,其可能构建起一个全球化的电商生态系统。
阿里赌上一切,要夺得最终胜利
事实上,除了海外市场,阿里在国内市场的争夺也很是激烈。
今年,京东入局外卖后,其就凭借“零佣金+骑手社保+百亿补贴”组合拳,在外卖行业强烈撕开了一道口子,与美团、饿了么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面对京东的强劲攻势,阿里将淘天旗下即时零售业务淘宝“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上线当天,其立即与饿了么启动“超百亿补贴”,实现了平台订单量的高速增长。
7月初,阿里又追加了500亿补贴。于是,淘宝闪购的日订单量持续飙升。据晚点LatePost消息,8月7日至9日,淘宝闪购的日订单量连续三天冲破1亿大关。其中,8月8日和9日,淘宝闪购的日订单量份额超过美团。
与此同时,阿里还通过内部业务的整合,打破组织壁垒,从而激发平台的最大协同效应。
6月底,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发布全员邮件,宣布饿了么、飞猪加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并强调,“这是我们从电商平台走向大消费平台的战略升级。未来,我们将更多从用户角度出发优化整合业务模式和组织形态,为用户创造更丰富优质的生活消费体验。”
8月上旬,淘宝上线大会员体系,彻底打通饿了么、飞猪、盒马、高德、菜鸟等阿里系资源,承接多方面消费。

图源:淘宝
8月下旬,阿里巴巴官网“我们的业务”板块发生变更,从“六大业务集团+其他业务”变更为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云智能集团及所有其他业务。其中,饿了么和淘宝闪购被整合为即时零售业务,纳入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

图源:阿里巴巴官网
除了大额补贴和组织重构,阿里还通过一系列的减持行为,逐步剥离非核心资产,将人力与资源重新聚焦电商基本盘以及即时零售赛道。
今年7月底,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阿里旗下杭州灏月拟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共计不超过130,641,979股(占总股本3%)。

图源:红星美凯龙公告
8月上旬,三江购物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阿里泽泰在2025年8月6日至2025年8月11日期间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所持公司股份5,476,600股,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所持公司股份5,476,968股,合计占公司总股本的2%。其中,阿里泽泰此次减持价格区间为9.69元到10.85元,减持总金额为1.12亿元。

图源:三江购物官方发布
而阿里的全方位发力,也使得其在即时零售赛道上取得了较大成果。
阿里巴巴二季度财报显示,在这一季度,阿里即时零售实现收入147.84亿元,同比增长12%,增长主要依赖淘宝闪购带来的订单量提升。

图源:阿里巴巴
反观美团和京东,二者则是在二季度损失惨重。
具体来看,美团二季度的总收入为91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7%。然而,其经营利润却下滑至2.26亿人民币,同比大幅下降98%,经营利润率也由13.7%降至0.2%。此外,受外卖大战影响,美团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的经营利润仅为37亿人民币,同比下降75.6%。

图源:美团2025年二季度财报
京东这边,也同样不容乐观。京东集团二季度财报显示,京东包含外卖在内的新业务在二季度亏损高达147.77亿元,这直接导致集团整体经营利润从去年同期的105亿元转为亏损9亿元,同时净利润几乎腰斩至62亿元。

图源:京东2025年二季度财报
也就是说,单从二季度财报来看,阿里的即时零售业务暂时领先一筹。但即时零售赛道,绝不是一场短途冲刺赛,而是一场考验耐力、生态协同力的马拉松比赛。未来的竞争,也不仅仅只是“快”的比拼,而是供应链韧性的较量,更是如何将即时零售与更为广泛的商业生态进行深度融合的智慧考验。而结局如何,仍需由时间来给出答案。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