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开搞自研AI芯片,中国英伟达股价大跌

李迎
2025-09-04 09:18

国产AI芯片突围战,一触即发。

一、阿里辟谣采购寒武纪GPU

“A股新王”寒武纪的传奇叙事,迎来了一波降温。

此前,消息称阿里云为满足自身需求,紧急追加寒武纪思元370芯片订单至15万片。

今日,阿里云相关人士回应:“阿里云确实一云多芯支持国产供应链,但传言阿里采购寒武纪15万片GPU的消息不实。阿里积极研发人工智能芯片,一云多芯支持国产供应链。”

阿里的辟谣消息发布后,寒武纪股价迎来大跳水,跌幅一度至8.96%,股价一度跌破1400元。

图片

图源:微博

按照阿里话中的意思,可以直白解释为:阿里云的技术确实能同时兼容多种国产芯片。但之前网传的“买了寒武纪15万块GPU芯片”是假的,实际上阿里自己在努力研发AI芯片,同时继续保持兼容多种国产芯片的技术策略。

其实,近期阿里在AI基础设施端的发力确实明显。

消息透露,阿里巴巴正在开发一款新的人工智能芯片,意在填补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空白。目前,这款芯片已进入测试阶段,主要面向更广泛的AI推理任务,由国内厂商代工,并与英伟达的架构兼容。

此外,最新阿里财报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阿里云智能集团收入333.98 亿元,同比增长 26%,创下近三年最高增速,计划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AI基础设施。

图片

图源:微博

阿里云增长势头的凶猛,可以直接印证到背后行业内AI需求的蓬勃增长。

这波AI浪潮,全球有目共睹,但无论是从美国政府对芯片的封堵,还是中国对美国芯片的安全性担忧,AI芯片国产化都是大势所趋。

所以,有玩家率先拿下了AI国产化的这波红利,寒武纪便是其中之一

8月26日晚上,寒武纪发布了“炸裂”的今年上半年的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寒武纪今年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47.8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38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13亿元,彻底实现了扭亏为盈。

图片

图源:微博

短短一年,寒武纪的营收翻了40倍,这一近乎指数级的增长很难不让人震撼。

8月28日,寒武纪股价应声大涨,一飞冲天,盘中突破1500元,收盘报1587.91元,全天涨幅达15.73%。值得注意的是,寒武纪的收盘价超越了贵州茅台。

由此,A股新“股王”正式诞生,寒武纪也顺理成章被外界称为“寒王”。

不过,伴随着寒武纪被捧上资本市场的“王座”,议论的声音也纷至沓来,不少人质疑:6000亿的市值,其中有多少泡沫?

眼见着股价短期上涨过大,在此前一天,寒武纪也发布了风险提示,表示“公司股价涨幅超过大部分同行业公司股价涨幅且显著高于科创综指、科创50、上证综指等相关指数涨幅,股票价格存在脱离当前基本面的风险,投资者参与交易可能面临较大风险”。

图片

图源:微博

公告发布后,次日寒武纪就迎来了下跌,再到今日,随着阿里的进一步辟谣,最终来到了1400元附近。

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人对其乐观的态度,更别提高盛对寒武纪的目标价上调,大众对寒武纪更添信心。

从科技层面,综合最近的一系列信息,从英伟达因H20芯片漏洞被约谈,到AI概念股的集体蓬勃,再到寒武纪、华为、阿里纷纷押注自研,或许我们可以开始期待,这场已经初具雏形的国产AI芯片反击战。

二、6000亿的寒武纪,凭什么?

其实,在这场狂欢之前,寒武纪已经连续亏损八年,终于迎来收获时刻,一切的背后,离不开聊聊寒武纪的创始人——陈天石。

2010年,陈天石和陈云霁两兄弟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开始了人工智能与芯片设计的交叉研究。当时,AI芯片尚未进入主流市场,AI巨头英伟达还只是“游戏显卡”的代名词。 

2016年,陈天石带领团队研发出全球首款商用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寒武纪1A”。同年,寒武纪公司正式成立,取名用地质学上生命大爆发的时代来寓意人工智能的未来。

图片

陈天石  图源:微博

2017年,是寒武纪商业化的关键一年。寒武纪与华为合作,推出了人工智能手机芯片“麒麟970”,其背后搭载的处理器正是寒武纪1A,这场合作也让寒武纪声名鹊起。 

不过,随着华为转向自研AI芯片,寒武纪也进入了漫长的低谷期。即便在2020年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中国AI芯片第一股”,也没有逃脱外界的质疑和持续的利润亏损,2020年-2023年之间,公司累计亏损超过37亿元。

更大的挑战来自国际环境。2022年底,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将寒武纪等36家中国芯片企业和研发机构列入“实体清单”,并实施出口管制等制裁。

2024年,成为逆转之年。2024年,寒武纪思元590芯片问世,是一款采用7nm工艺的国产芯片,推理场景能效比直接比肩国际巨头,支持几乎所有国内主流大模型。 

图片

图源:微博

由此,“中国英伟达”的称号也被给到这个国产半导体新星。2024年一年时间,寒武纪股价上涨387%,市值涨幅超过2000亿元,顺利拿下“2024年股王”称号。 

最后来到近期,寒武纪以一己之力,震撼了资本市场,而作为创始人的陈天石,在寒武纪持股28.63%,按今天的市值计算,他的身家已经超过1600亿元。

不过,风光无限的背后,寒武纪的挑战也不是没有。

一方面,寒武纪在半年报中直言,公司仍面临供应链稳定、毛利率波动、行业竞争等风险,尤其是当前全球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竞争激烈,英伟达等国际巨头仍占据主导地位,公司需要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以应对市场挑战。

另一方面,技术迭代风险始终存在。AI芯片技术迭代速度极快,光子芯片、量子计算亦可能颠覆现有架构,若未能持续跟上技术前沿,落后的风险不可估量。

此外,随着巨头纷纷进场,国产赛道即将高手云集。既有对手华为昇腾,正在酝酿的阿里云,摩尔线程、沐曦这些后起之秀也在抢市场,即便领跑多年,寒武纪想要做到高枕无忧几乎是很难的。

正如此前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曾表示的:“如果智能时代真的到来,难以想象智能芯片不诞生新巨头。我不讳言寒武纪想当这个将军。”

总之,国产AI芯片产业,泡沫的确存在,但每一场技术革命无一不伴随着无数泡沫的诞生和消失,中国芯片产业的“寒武纪时刻”是否真的会到来,我们不妨投以期待。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11月9日消息,今年双11期间,平头哥自研AI推理芯片“含光800”作为搜索推荐等场景算力的主力,支持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商搜索任务,这意味着含光800已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据介绍,2021双11期间,含光800通过阿里云平台支持了淘宝搜索、推荐等业务,其中淘宝主搜100%的AI算力由该芯片提供。
2月14日消息,近日,阿里云开源社区龙蜥 宣布,与国内ASIC芯片设计企业嘉楠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探索基于龙蜥开源操作系统和勘智系列芯片平台的开发应用,积极推动本土开源项目在端侧AI芯片领域的实践。据了解,OpenAnolis(龙蜥)社区成立于2020年9月,是一个操作系统开源社区及创新平台,由国内外领先操作系统、芯片、云计算公司共同发起,致力于通过开放的社区合作,构建国内自主Linux开源发行版及开源创新技术。
7月1日消息,根据IDC的最新报告,2024年中国AI基础设施(AIIaaS)市场份额,阿里云占比23%,位列中国市场第一;在生成式AI基础设施领域,阿里云取得模型训练和模型推理市场的双项冠军。AIIaaS是以GPU等AI专用芯片为算力支撑的基础设施,包括以大模型为核心的生成式AIIaaS(GenAIIaaS)和传统的非生成式AIIaaS。IDC报告指出,2024年下半年中国GenAIIaaS市场同比激增165%,达87.4亿元,首次在整体AIIaaS市场中占比超过七成。
2月1日消息,据36氪报道,阿里巴巴达摩院表示,目前其已设立14个实验室,在AI、量子、芯片、自动驾驶等领域获得60多项世界第一,在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1000多篇,并先后孵化平头哥和小蛮驴两家技术公司。资料显示,阿里巴巴达摩院是阿里在全球多点设立的科研机构,立足基础科学、颠覆性技术和应用技术的研究。
阿里巴巴达摩院表示,目前已设立14个实验室,在AI、量子、芯片、自动驾驶等领域获得60多项世界第一,在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1000多篇,并先后孵化平头哥和小蛮驴两家技术公司。
2月21日消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阿里巴巴达摩院 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经营范围去除智联网、芯片技术、量子计算等数据通信、电子产品、软件和硬件技术及产品的研究、开发,新增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第一、第二、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租赁等。阿里巴巴达摩院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1月,法定代表人为季磊,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由阿里巴巴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1月31日消息,天眼查资料显示,近日,达摩院 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建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互联网信息服务、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产品销售、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等。该公司由阿里巴巴旗下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公开资料显示,阿里巴巴达摩院成立于2017年10月11日,针对机器智能、数据计算、机器人、金融科技、X实验室五大领域,开设有14个实验室。据介绍,目前,阿里巴巴达摩院在AI、量子、芯片、自动驾驶等领域已获得60多项世界第一,在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1000多篇,并先后孵化“平头哥”和“小蛮驴”两家技术公司。
3月28日《电商报》获悉,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芯片厂商MediaTek联发科,已成功在天玑9300等旗舰芯片上部署通义千问大模型,首次实现大模型在手机芯片端深度适配。通义千问在离线情况下依然可以流畅运行多轮AI对话。阿里云方面表示,将和联发科深度合作,向全球手机厂商提供端侧大模型解决方案。联发科是全球智能手机芯片出货量最高的半导体公司,2023年第4季度出货超1.17亿部,苹果以7800万出货量位居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