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震怒,OpenAI奥尔特曼蹬鼻子上脸

李迎
2025-11-04 09:15

埃隆·马斯克的这个秋天格外难熬。

一、OpenAI CEO再度挑衅马斯克

“工资不到位,特斯拉CEO我不干了!”

马斯克彻底愤怒了。一边是与OpenAI CEO山姆·奥尔特曼延续十年的恩怨再度爆发;另一边是自己价值万亿美元的薪酬方案被法院否决,这位一向狂妄的科技巨头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交加。

近日,奥尔特曼在X平台抛出的一则吐槽帖,成了引爆新一轮骂战的火星。

他表示,自己在2018年花费4.5万美元预订的特斯拉Roadster多年未交付,随后决定取消预订并申请退款。

奥尔特曼分享了2018年7月的邮件截图,确认他支付了4.5万美元用于预订下一代特斯拉Roadster。另一张截图则显示,他后来要求退回5万美元,但邮件被退回,因为负责预订的邮箱地址似乎已经失效。

没想到,马斯克在24小时内强势反击,先是骂了一句“你偷走了一个非营利组织。”,随后针对奥尔特曼晒出特斯拉退款邮件出错的截图,马斯克回击说,奥尔特曼“故意省略”了特斯拉在24小时内就已退款的事实,并讽刺道:“这很符合你的本性。”

图片

紧接着,奥尔特曼在X平台上回击称:“我帮你把那个你弃之不顾的东西,变成了全球最大的非营利机构。”

他还指出,马斯克曾希望特斯拉收购OpenAI,并以盈利为目标运营,“你当时根本不想要非营利结构。”

图片

马斯克与奥尔特曼的关系并非一直如此水火不容。2015年,两人与伊利亚·苏茨克维尔和格雷格·布罗克曼共同创立了OpenAI,当时这是一家非营利性AI研究公司。

2015年初,马斯克和奥尔特曼开始每周三在旧金山湾区共进晚餐。同年5月,奥尔特曼建议他们创建一个“曼哈顿计划”,来开发在大多数任务上都与人类一样聪明的通用人工智能。

他们希望确保这项技术对人类的意义不会最终由在开发这项技术方面遥遥领先的谷歌来决定。

然而,2017年,在OpenAI的研究人员意识到需要比非营利组织所能筹集到的多得多的资金后,奥尔特曼和马斯克的关系开始破裂。

管理团队同意探索向营利性公司的转型方式,但他们无法就如何构建它达成一致。根据法庭文件中的内部电子邮件,马斯克要求获得多数控制权并担任首席执行官。

奥尔特曼成功阻止了马斯克的要求,这标志着两人关系破裂的开始。奥尔特曼说服了另一个联合创始人格雷格·布罗克曼支持他,而不是马斯克。在布罗克曼的拉拢下,OpenAI的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苏茨克韦尔也支持奥尔特曼。

最终,马斯克在2018年带着怨气退出董事会,并切断了所有投资。

此后的七年里,两人的冲突从私下不满升级为公开宣战。

2024年2月,马斯克以“违反创始协议”为由,向旧金山高等法院提交46页诉讼书,痛斥奥尔特曼“骗钱骗人骗技术”,要求OpenAI恢复开源、退回盈利,并列出五大罪状,包括将GPT-4独家授权给微软、设置付费墙等。

OpenAI则随即公开邮件反击,称马斯克当年曾主动要求“获得多数股权并担任CEO”,所谓“非营利信仰”纯属事后装裱。

双方的关系也随着时间逐渐恶化。

二、“世界首富”拿不到工资

如果说与奥尔特曼的骂战是“外患”,那万亿美元薪酬方案的接连受挫,简直是扎在马斯克心头的“内刺”。

就在马斯克怒怼奥尔特曼的同时,特拉华州衡平法院的最新裁决仍在发酵——他2018年获批的560亿美元薪酬方案,即便获得股东二次投票支持,仍被法官以“董事会缺乏独立性”为由驳回,连带3.45亿美元诉讼费也需特斯拉承担。

时间回到2018年,特斯拉董事会为绑定马斯克,推出了一套“对赌”的薪酬方案:没有固定工资,马斯克需带领公司完成12项业绩目标,包括市值从500亿美元攀升至6500亿美元营收增长10倍等。

若全部达成,可获得约560亿美元股票期权。

出人意料的是,马斯克真的完成了所有目标。到2023年,特斯拉市值突破7000亿美元,营收较2018年增长近10倍,他按约定具备了拿薪资格。

但就在此时,股东托尔内塔提起诉讼,指控该方案“数额离谱”“董事会被马斯克操控”,因为当时批准方案的董事中,有多人与马斯克存在利益关联。

图片

图源:Reuters

2024年1月,特拉华州衡平法院首席法官麦科米克作出一审裁决:方案无效,理由是“薪酬数额难以想象的巨大”,且董事会未能履行监督职责。

特斯拉不服,随即组织第二次股东投票,结果显示超过60%的投资者支持给马斯克发薪。但法院在2025年11月的二次裁决中依然强硬驳回,强调“股东投票不能弥补程序瑕疵”

更具戏剧性的是,就在上诉期间,特斯拉董事会在2025年9月抛出了更激进的新方案——若马斯克可以在未来做到:

特斯拉市值达到8.5万亿美元、销售1200万辆汽车、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投放100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FSD订阅用户增至1000万;

此外,特斯拉调整后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需从2024年的170亿美元跃升至4000亿美元,增幅超20倍……

那么马斯克在特斯拉的持股比例,将从13%增至约25%。按照8.5万亿美元的市值估算,这多出的12%的股票价值1万亿美元。

不过,上一次的对赌还没兑现,你特斯拉居然还敢搞新的?

对于这个堪称“不要脸”的要求,马斯克第一时间并没有公开表示答应。

不禁让人回想前不久马斯克在个人账号发文暗示,如果工资拿不到手,特斯拉的CEO绝对不会再是他。

图片

图源:X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警告称,如果马斯克的薪酬方案在股东大会上被否决,特斯拉股价可能立即遭遇超过10%的抛售,并给公司的战略未来蒙上阴影。

三、OpenAI资本重组,马斯克难上加难

就在马斯克为薪酬方案奋战的同时,OpenAI在10月28日宣布已完成资本重组,确立其作为非营利组织控股营利业务的结构。

根据新的组织结构,非营利机构OpenAI基金会对一家名为OpenAI集团的公共利益公司拥有法律控制权,而后者可以自由融资。

OpenAI基金会将持有营利实体26%的股份,微软持有27%,剩余股份则由投资者和员工共同拥有。该公司写道:“这一非营利机构现称为OpenAI基金会,持有营利部门的股权,目前估值约1300亿美元,使其成为资源最充足的慈善机构之一。”

这场口水战看起来从法律上已经结束,但双方仍未翻篇。在最新的播客节目中,奥尔特曼否认了公司明年上市的传闻,并透露了公司的营收状况。

被问到OpenAI如何能在年收入仅130亿美元的情况下做超万亿美元的财务承诺时,奥尔特曼说“我们的实际营收远超这个数字”。

而随着口水战的持续,马斯克和奥尔特曼在AI领域的竞争也日益白热化。

在ChatGPT于2022年11月30日发布后,马斯克对AI已经成为主流感到震惊,并对自己没有参与其中感到不满。

他开始公开批评OpenAI行动太快,没有认真对待安全问题。他签署了一封公开信,呼吁暂停AI开发六个月。

但没等几个月,马斯克就推出了自己的营利性开源AI公司xAI,只可惜其技术和市场影响力远远落后于OpenAI。

奥尔特曼提到的人工智能公司是马斯克在2023年创立的大模型初创xAI,公司旗下Grok系列模型也在模型能力上领先。

马斯克曾表示,创立xAI就是为阻止人工智能领域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正面对抗OpenAI。

如今,这两位科技巨头的关系已彻底破裂,从曾经的合作伙伴变成了激烈的竞争对手。

不过奥尔特曼显然想挽回这段关系,他在最新的发文中喊话马斯克:“如今你有一家出色的AI公司,我们也有。我们就不能都往前看了吗?”

但对马斯克而言,“往前看”的前提,或许是拿到属于自己的“工资”,并赢回他眼中被“偷走”的理想。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马斯克:我们活在真实世界的概率只有十亿分之一。
马斯克的烂账藏不住了
特斯拉利润暴跌,马斯克威胁离职。
特斯拉机器人越来越像泡沫。
马斯克花钱消灾
能用钱解决的事对马斯克来说就不叫事。
马斯克:OpenAI是建立在谎言之上的。
10月4日消息,《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显示,美国东部时间10月1日,马斯克的净资产达到5001亿美元,比全球第二大富豪、美国软件公司甲骨文的创始人埃里森的个人资产多近1500亿美元,成为全球首位身家突破5000亿美元的富豪。不过,随着特斯拉股价在当天美股尾盘涨幅收窄,马斯克的身价也回落到约4991亿美元。
打!就得这样,谁怕谁?
见好就收,才是聪明人的选择。
李迎
你好,我是李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