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掀起清货潮,月底将全面接管滞销库存
一、FBA库存新规
像亚马逊这样规模庞大的电商平台,任何政策变动,都牵动着无数卖家的神经。
最近,亚马逊发布公告称,将从2025年9月30日起,对美国、加拿大站的FBA库存政策进行重要调整,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滞销库存。

亚马逊FBA库存政策变化 图源:sellercentral.amazon
具体来看,调整包含两点变化。一是平台将自动为卖家滞销库存执行“批量清货计划”。以往,这项计划是卖家手动设置参与,但现在平台将执行自动操作,即便卖家没有设置“可售/不可售库存处理规则”,系统也会默认打开“批量清货计划”。
在此计划下,平台会将卖家的滞销库存分配给清算商处理。卖家可通过该计划收回一部分成本,但同时需支付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和处理费,且资金到账较慢。如果卖家有其他处理预案,如退回国内、销毁等,也可以随时手动退出该计划。

后台设置界面 图源:sellercentral.amazon
二是平台将强制卖家加入“捐赠计划”,即便卖家此前已退出该计划,政策生效后也会被系统重新注册,且加入后无法退出。意味着卖家若未及时对这部分库存进行处理,便可能面临一定损失,因为捐赠计划没有收入,卖家还需支付处理费,如0.15美元/件。当然,这项计划也有门槛,需得是质量符合要求、非危险品、非禁售等。
对卖家来说,此次调整带来的实际影响其实还在可控范围内,只是被动做出选择,以及失去自主选择权这两点,未免有些勉强。毕竟跟着平台卖货,本身自主性就不高,现在平台继续压缩空间,卖家就更难把握自己的运营节奏。
这也意味着,接下来卖家须提高主动性,加强精细化运营,及时对所有库存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比如提前清理超龄库存(存放270天以上),如果计划退回国内找清货商就预先安排,否则库存进入平台的规则秩序,就可能面临被动损失的局面。

亚马逊库存管理 图源:sellercentral.amazon
总而言之,平台做出调整,有其减轻物流运营压力,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考虑。卖家作为执行方,也需做好运营、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考量。让双方的关系长久可持续,是保证合作共赢的重要基石。
二、物流政策收紧
坦白来说,随着亚马逊规模愈发壮大,其对物流运营效率的追求也愈发提高。这就使得亚马逊的各项物流政策日益收紧,对平台卖家提出了更高要求。
比如针对库存存放期限,亚马逊划定了详细区间,美国站超过181天的库存商品就将被收取超龄库存附加费。如果卖家管理不善,光是这部分费用可能就要消耗几千上万的成本。4月4日起,亚马逊进一步收紧规则,针对存放时间超过270天的超龄可售库存,将从运营中心移除或者视为不可售库存。

亚马逊将清理超龄库存 图源:amazon
虽然这类政策是为提高仓库运营效率,加速库存周转,给更多好品爆品留足空间,对卖家运营起到一个促进作用。但如果一时真没办法清货,对卖家来说这也可能成为一种无形的压力。
若是再遇上特殊情况,那么问题可能就更加凸显。4月,正是贸易环境急剧动荡时期,亚马逊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自然难以避免遭受影响。
当时,有不少亚马逊卖家反馈,平台无法创建新的货件,特别是库存可售时间在100天以上的货物,无法补货。而平台给出的解释是“此ASIN的供货天数已经很长。必须将此商品从此货件中移除。”
还有一些卖家收到客服回复称,这是美国总部下达的通知,因为这段时间发货量太大,总部认为这些新货物量已经超出了库存周转覆盖范围,因此限制了部分ASIN创建。
进入8月,旺季备战开启,亚马逊针对卖家履约能力又提出了新要求。从8月18日起,对使用非AGL(亚马逊全球物流)、Amazon SEND(亚马逊跨境承运伙伴方案)的目的国境内和跨境头程物流,预计送达时段标准调整为7天。而此前,跨境货件是14天。

亚马逊调整送货时段标准 图源:sellercentral.amazon
如果货件在预计送达时间内送达,将获得优先处理。如果超出预计送达时段,那么货件可能会面临入库预约取消、配送延迟等后果。对正在有序备货的卖家来说,这无疑是当头一棒。不仅时间安排要更紧凑,为了不耽误行程还可能增加物流成本。
可以说,在跨境物流市场,变化是连绵不断的。而作为平台卖家,不仅需要对变化保持敏感,更需要抓住时机直面应对,将被动化为主动,才有机会在市场激流中站稳脚跟,赢得更大的业务成功。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