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杀向机器人赛道,疯狂砸钱投资,要和京东、美团一较高下
具身智能大浪潮,马云说什么也不能错过。
开启战略新布局:阿里云首次投资具身智能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照亮前路,也能割伤自己。”这句经典的对科技的评价,出自动漫《铁臂阿童木》,一部以机器人为主角的动漫。它的创作,最早可追溯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也就是说,从那时候开始,人们就开始了对未来、对科技、对机器人的幻想。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机器人也逐渐从脑海变成现实具象的存在。如今我国的具身智能行业规模发展十分迅速。有数据统计,2024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突破8600亿元。随着大模型端的技术突破,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增长有望逐渐提升,预计2031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在行业规模迅速扩大的背后,折射出来的是具身智能行业深不可测的发展前景。现在的具身智能行业,可谓是一块“宝藏之地”。其背后蕴藏着的丰厚财富和发展机遇,没有人愿意放弃。
而阿里,就是参与宝藏挖掘的其中一员。据了解,近期,具身智能公司自变量机器人(X Square Robot)完成近 10 亿元 A+ 轮融资,本轮由阿里云、国科投资领投,国开金融、红杉中国、渶策资本跟投,老股东美团、联想之星、君联资本追投。
这是阿里云首次投资具身智能企业。而在此之前,阿里集团陆续投资了逐际动力、星动纪元、宇树机器人、星海图、灵心巧手等多家具身智能及产业链企业。
阿里云此次投资具体的具身智能企业,代表着其身份的转变。区别于过往多由阿里集团或其他关联基金进行投资的方式,此次阿里云亲自下场,意味着它从“赋能者”转向了“生态构建者”,与具身智能行业头部企业实现深度的生态利益绑定。

来源:网易新闻
此前,有相关知情者透露,在去年上半年,阿里就将目光投向了具身智能,十分关注具身智能行业的发展。在基座大模型完成投资之后,阿里投资了几乎所有具身智能公司。
这意味着,阿里瞄准了具身智能行业的市场发展前景,又开始了新的布局。
众所周知,阿里云的核心商业模式是提供数字世界的“操作系统”(云计算OS和AI平台)。此次投资落地,意味着阿里可以将其强大的AI大模型、算力服务与自变量机器人的算法、硬件和数据深度结合。将自己的技术服务嵌入未来机器人的“大脑”和“神经中枢”,这是阿里云的一次战略尝试,也是其对具身智能行业的展望和野心的显露。
在尝试结合、突破技术壁垒的同时,机器人产生的大量真实世界交互数据,可以反哺阿里云的AI模型进行迭代优化,形成一个数据和技术的良性循环,巩固其技术壁垒。
此前的投资,或许是阿里云对于行业的观望,通过集团层面投资了逐际动力、星动纪元等机器人硬件本体能力突出的公司,初步切入赛道。如今,阿里云的投资,意味着其不再满足于只做底层的技术提供方,而是通过资本手段深度入场,亲自下场布局和塑造未来的具身智能生态,旨在抢占下一代人机交互平台的制高点。
纵观阿里在具身智能行业的投资史,从2024年阿里集团投资第一家机器人公司,到阿里云领投,阿里在具身智能行业的投资已经覆盖多个关键领域。模型与算法、运动控制、硬件本体都有阿里的身影,这也似乎在向我们昭示着,阿里希望通过投资布局,形成一个完整的具身智能技术生态。
行业龙头汇集:阿里、京东、美团同台竞技
无独有偶,在阿里逐渐加大自己的布局的时候,京东、美团等头部企业,也纷纷投身具身智能
区别于阿里的“技术模型+大模型”的稳步推进,美团在具身智能上的投入,更侧重于场景的落地。
王兴早早地就开始了在具身智能行业的布局。自2021年至今,美团投资了宇树科技、普渡科技、非夕机器人、梅卡曼德、高仙机器人、未来机器人、银河通用机器人。今年美团在具身智能方面的投资更是大手笔,5月领投了自变量机器人数亿A轮,9月超额跟投;今年7月,领投了它石智航1.22亿美元天使+轮,同时领投星海图A4+A5轮超1亿美元。
美团想要的,是通过具身智能实现业务的协同,注重业务场景的落地。在三年里,美团投资了超过30家机器人相关公司,累计金额突破百亿。并且与银河通用合作打造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慧药房解决方案,并已在北京有门店部署和常态化运营。

来源:腾讯网
相较于阿里和美团的逐步推进,京东的步伐更为激进。甚至曾在单日宣布对三家顶尖人形机器人企业(千寻智能、逐际动力、众擎机器人)同时进行投资。
不过这也情有可原,京东的行事作风向来高调。从更深层的角度来看,京东强大的零售渠道和物流场景就决定了它必然投身具身智能行业来实现自身赋能。 但京东想要的远不止这些。其投资重点围绕人形机器人本体、AI大脑(如千寻智能的Spirit v1大模型)、传感器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展开,这也就表明了,京东既希望实现赋能,也更注重自身科技能力的发展,想要打造属于京东自身的生态闭环。
在这个想法上,京东推出JoyInside平台,希望将自身的AI大模型能力植入各种机器人硬件中,构建硬件+软件+服务的生态帝国。

来源:微信
除此阿里、美团和京东,不少科技巨头也早就在具身智能行业开启了自己的新征程。如今的具身智能行业可谓是巨头环伺,各企业都从企业自身的条件和需求出发,切入这个迅速发展的新赛道。 如此看来,具身智能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速度都不容小觑。
但在这个极具潜力的赛道,企业不仅要看见机遇,更要看到其背后的风险。尽管具身智能行业处于急速发展阶段,但其本身依旧存在不少问题。
具身智能行业具体可以划分为几个模块,包括技术支撑(包括算力、大模型等)、整机研发、场景落地和关键硬件等。每一模块都代表着行业发展所面临着的技术和成本困境。在核心技术方面,如何突破智能水平的局限、打破机器人与真实世界交互的数据瓶颈、降低算力成本;在应用场景方面,如何切实完成场景落地、实现量产和“提效降本”,这些都是目前具身智能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来源:DeepSeek
这些对于投身其中的企业来说,每一项都是极大的挑战。这就像翻越大山,一座大山之后又是一座大山,具身智能的发展没有止境,企业的投入也没有尽头。最终谁能脱颖而出,取决于它们能否将投资、技术、场景进行最深度的融合,并最快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
如今的具身智能,从我们的脑海走进了实验室,又从实验室走向了各个领域。技术突破、场景落地和商业化进展是其发展的必然经历的阶段。而其最终走到哪里,又以何种姿态呈现,是各个企业将要面临的终极难题。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