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严查电子产品真伪,未达标商品将强制下架
一、亚马逊严查电子产品
年底旺季将至,亚马逊的监管力度也在持续加强。
近日,在海外社交论坛上,一些欧洲站点的卖家反馈称,亚马逊似乎进一步收紧了品牌产品销售的规定,今年9月初,他们陆续收到了亚马逊发出的审核通知,要求这些卖家需在9月17日前提交供应链相关证明资料,否则将被视为违规。

卖家收到额外审核邮件 图源:亚马逊卖家中心
具体来说,卖家需要提交的文件包括制造商或授权批发商的原始发票,以及供应商的完整公司信息,包括公司名称、电话号码、地址(如适用),电子邮件地址和网站,可以选择PDF、JPG、PNG或GIF等格式上传文件。
亚马逊特别强调,卖家提交的供应商发票必须在过去180天以内开具的,至少得含有100件商品,除定价信息外,其他信息不得有任何涂改,且需清晰可见。

供应商发票详细要求 图源:亚马逊
在9月17日前,卖家可以继续销售已有库存,但若逾期上传或者文件资料不全,卖家可能会面临商品被强制下架或无法新增相关产品的严重后果,同时剩余库存也将被退回、销毁或捐赠。
据了解,此次额外审查主要针对在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以及英国等市场的卖家,涉及的主要商品为科技以及电子类大牌产品,包括三星、戴森、佳能、飞利浦、普惠、索尼、微软和松下等,目的是通过确认卖家的供应链渠道,保证卖家销售的产品均为正品且来源安全可靠。
卖家账户如果存在与客户投诉、商品真伪或潜在违规相关的“可疑迹象”,就有可能被亚马逊系统锁定并要求提交额外证明资料。
需要注意的是,在品牌保护方面,亚马逊一贯采取严厉措施,甚至到了“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的地步。因此,一旦收到相关通知,务必谨慎处理。
此前就有一位名为Michael Locey的亚马逊卖家收到过类似的供应商验证通知。由于无法通过云端硬盘链接或发送大型文件,他不得不将产品目录文档拆分多次发送,结果被亚马逊判定违规,导致账号直接被封,账户内22万美元的资金以及价值超过45万美元的库存一夜之间全部冻结。

亚马逊因为供应商验证不通过被封号 图源:X
二、亚马逊加强合规监管
不难发现,亚马逊正在全方位收紧产品合规监管规定。近期,除了欧洲地区的电子产品卖家面临严格审查之外,多位销售儿童玩具的卖家也相继收到了账户验证通知。
具体来说,亚马逊通知内容显示,自2025年9月3日起,在美国站、加拿大站销售的儿童玩具产品必须每年接受检测、检验和认证(TIC)机构的年度检测或文件核验,收到通知的卖家需及时查看受影响的商品及处理截止日期,并及时启动检测或文件核验,证明自身产品合规。

儿童玩具卖家收到亚马逊检验通知 图源:亚马逊
时间继续往后推,今年三月,亚马逊还发布一项相当严苛的品牌授权新规,规定在平台上销售商品的第三方卖家必须向平台提供品牌方签署的《品牌授权书》(LOA)用以证明卖家获得了品牌方的合法授权,否则将面临账户被永久封禁的危险。这一行为不仅捍卫了品牌方的权益,也很好地打击了假冒伪劣产品。
持续且严格的合规验证机制也成功将绝大多数假冒伪劣产品卖家拒之平台之外。
根据亚马逊不久前发布的平台打假新进展,自2020年成立反假冒犯罪部门CCU以来,亚马逊已经对平台不良销售行为者发起了200多起民事诉讼,累计为正版品牌和受害者赢得了超1.8亿美元的法院赔偿和判决,并有65位造假者被判处监禁。

赢得了超过1.8亿美元的法院赔偿 图源:About Amazon
更早一点的数据则显示,过去一年,亚马逊反假冒犯罪部门在全球范围内发现并处置了超1500万件假冒产品,同比激增150%,另有24000名不良卖家被起诉。同时,凭借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亚马逊在品牌发现和报告前就能拦截99%以上的疑似侵权列表。
总而言之,正因亚马逊对产品合规的严格管控,才使其建立起消费者“买得放心”的品牌信任基石。随着全球电商合规浪潮不断推进,未来必然有更多平台强化监管、跟进类似政策。卖家唯有坚守合规经营,主动适应规则,切勿心存侥幸触碰红线,方能在日益规范的市场中行稳致远。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