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跟美团的较量开始了
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阿里重兵布局本地生活
在本地生活服务这场激烈竞逐中,阿里正悄然织就一张覆盖全场景的生态大网。
此前,饿了么、飞猪、淘宝三大核心业务的战略性整合,初步打通了到家、旅游与电商的生活场景,为用户提供了一站式的生活服务体验。然而,阿里并未止步于此。随着高德扫街榜的推出,阿里成功填补了本地生态闭环中的最后一块拼图——“到店”。
据了解,高德扫街榜目前已经覆盖全国超300个城市的160万个线下服务商家,包括超87万家餐厅、23万家酒店以及近5万个景区等。
那么,相比于市场上现有的本地生活服务榜单,高德扫街榜有哪些优势和不同呢?
据官方消息,高德扫街榜纳入了用户导航、搜索、到店、收藏等行动指标,将真实的导航到店行为与评价反馈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常规榜单容易被刷分、注水的问题,从而确保榜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降低消费者的决策成本。

图源:高德地图
对此,高德扫街榜产品经理李刚表示,“我们希望这个榜单最大程度还原顾客对一个店铺的真实感受,为人们提供一个真实的参考指引,也让店铺能够摆脱被迫刷分的无意义内卷,把精力真正放在服务上来。”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明细服务范畴,高德扫街榜还划分成为了“状元榜”和“扫街榜”。其中,“状元榜”为年榜,每年更新一次,包含餐厅、景点、酒店品类,“扫街榜”为日榜,每日都会更新,主要以餐厅为主。这样一样,用户可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对应的榜单,不至于海底捞针。
而且,高德扫街榜还提供了“地方特色”“老字号”“热门”“新潮打卡”“潮流生活”等推荐板块,进而能够给用户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推荐。

图源:高德地图
除此之外,高德还启动了“烟火好店支持计划”,通过10亿元大额补贴,鼓励用户到店消费,从而助力商家生意增长。
果不其然,在大额补贴的助推下,高德扫街榜在上线第一天,就涌入了超4000万用户,极大提升了平台的活跃度。

图源:高德地图
值得一提的是,QuestMobile数据显示,今年8月,大众点评的日均活跃用户规模为3260.57万。也就是说,高德扫街榜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在用户数上超越了大众点评。但是,4000万只是一天的数据,而非长期稳定的数据。未来,高德扫街榜能否一直保持着如此高的活跃用户规模,仍需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持续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本地生活服务。
那么,高德扫街榜的推出,对于阿里具体有何价值和意义呢?
可以确定的是,高德扫街榜补齐了阿里在本地生活服务中的“到店”板块。此前,饿了么、飞猪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初步形成了到家、旅游、电商的服务生态。此次,“到店”板块的补齐,意味着阿里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完成了闭环。
然而,从阿里巴巴官网“我们的业务”板块来看,高德地图仍归属于其他业务,并未纳入到阿里中国电商集团板块中来。因而,后续,高德扫街榜如何与饿了么、飞猪、淘宝彻底打通资源,发挥出更大的协同效应,仍有待进一步探索。但高德扫街榜的推出,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团造成了冲击和挑战。
美团不怕事,坚决捍卫市场地位
虽说,阿里来势汹汹。但是,美团也不是怕事的主。几乎在高德扫街榜推出之际,美团就宣布重启大众点评的品质外卖服务。据了解,大众点评在2016年就上线了“品质外卖”。到了2022年,其与美团外卖联合推出了“品质外卖”入口,共同为用户筛选出可外卖的高分堂食餐厅。

图源:美团Meituan
此次,大众点评升级重启品质外卖服务后,将通过B端自研大模型,结合海量真实评价数据,分析用户需求,进一步剔除非真实点评数据,以“AI+真实高分”为用户提供可靠决策。

图源:美团Meituan
事实上,美团升级重启大众点评的品质外卖服务,并非无迹可寻。
今年6月,就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大众点评的“品质外卖”栏目改版升级了。其中,入驻商家均为大众点评的严选商家,点评>4分而且外卖>4.5分,证照资质都必须齐全,甚至还打出了“真门店,真评价”的口号。

图源:大众点评APP
这直击了外卖行业的幽灵餐厅与黑作坊顽疾,从源头重建信任,让“看不见的厨房”变成消费者可查、可验的真实存在。同时,严选商家的双评分门槛也在一定程度上构建起了品质认证体系,将UGC内容沉淀为流量资产,而内容资产形成的壁垒,往往是短期内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激活内容生态,大众点评当时除了提供“天天五折起”的优惠活动之外,还推出了额外的用户奖励机制,只要用户在大众点评上撰写堂食餐厅的外卖笔记,就可以获得20元的无门槛饮品神券抽奖机会。这一举措,既刺激了内容生产,又强化了用户对品质外卖的认知,从而形成从内容种草到交易转化的闭环。
而且,在此次改版升级之前,美团还针对消费者吃饭时被要好评、写真实差评被骚扰的问题,推出了全民监督机制,开启一键投诉功能,从而确保评论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图源:美团Meituan

图源:美团Meituan
如此看来,美团升级重启大众点评的品质外卖服务,并非偶然,而是蓄谋已久。
事实上,除了大众点评,美团也研发推出了美食社区产品“鸭觅”。其主打非商业化,通过官方筛选的“推荐官”机制,减少广告、营销和刷评等行为,从而打造一个相对真实、纯粹的美食推荐社区。

图源:鸭觅APP
那么,何为“推荐官”机制呢?就是官方会自己去挑选一批食客或者有名的厨师,作为推荐官入驻。而平台也会优先显示推荐官的评论,避免有人发水贴、刷广告。如果推荐官有打广告、虚假评价的嫌疑,那么平台也会出手清退。因而,这一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确保社区评论的真实性和专业性。

图源:鸭觅APP
这样看来,美团正通过大众点评的内容优势,以及鸭觅的社区新生态,加固从内容到交易的到店服务护城河。而美团的重兵布局,也意味着,未来,在到店服务上,阿里和美团将有一场大战要打。
未来的市场格局或许是多强并立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好奇,京东去哪里了?确实,这段时间,相对于阿里和美团,京东的动作要小一些,但并非无所作为。
我们都知道,眼下,京东正通过外卖和酒旅业务的拓展,逐步完善自己在本地生活领域的布局。
前段时间,京东启动了自营外卖“七鲜小厨”业务。而且,其计划在未来三年的时间里,投资建设10000家七鲜小厨门店,持续加深自己在全国范围内的供应链优势。
随着京东外卖的发展步入稳健期,京东开始加快推进酒旅业务的发展。在7月之前,京东就已经开始大量招聘酒旅方面的人才。而且,其还通过“京东酒店PLUS会员计划”,大规模招募酒店商家。前不久,京东旅行甚至推出了“京东品酒会”活动,邀请用户共同探讨京东酒旅业务的未来发展。
如此看来,京东目前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布局,仍主要围绕着外卖和酒旅展开。未来,随着二者的成熟,京东或许会有别的计划和打算。
所以,就现阶段而言,本地生活的战局,已经演变成为一场关于生态协同与战略纵深的全面战争。其中,美团虽手握外卖、到店、酒旅的成熟生态和用户习惯,但其在本地生活服务的“王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阿里通过高德扫街榜补齐了“到店”板块,形成了完整的闭环。京东则稳扎稳打,聚焦细分赛道,但其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是潜在的杀手锏。
因而,未来,本地生活服务的市场格局,或许也并非简单的“谁取代谁”,而是一个多强并立、各自占据不同生态位的局面。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