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步步紧逼,咬住美团不放,淘宝也来抢团购这块肥肉

科技头版
2025-09-22 12:03

马云来势汹汹,王兴退无可退。

阿里出手,大力加码团购业务

10天前,阿里甩出高德王炸,强势推出“高德扫街榜”。这一举动,被视为阿里切入到店业务的开始。

10天后,阿里又有了新动作。有消息透露,9月20日,淘宝闪购将在上海、深圳、嘉兴三城多个核心商圈开始试点团购业务。后续还会陆续上线全国其他一二线城市。

据了解,阿里此次推出的团购业务,将由淘宝闪购和饿了么共同提供,但会同时在淘宝、支付宝、高德三个阿里体系最大的流量端口上线

淘宝自是不用说。作为国内位居前列的电商平台,其用户活跃度极高,且一直保持着增长的态势。在前不久的“外卖大战”中,淘宝闪购一战打响自己的名气,凭借着淘宝的一级流量入口,获得了极高的用户流量,淘宝闪购的日订单峰值最高可以达到1.2亿单。与此同时,淘宝闪购带动手淘DAU增长20%,并引入大量线下门店。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来源:微信

现在的淘宝闪购,可谓是甚嚣尘上。由“小时达”发展而来的淘宝闪购,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即时零售属性和本地生活运营能力

经过了“外卖大战”的考验之后,淘宝闪购不管是用户流量、商家数量,还是履约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获得了大众的认可。

淘宝闪购接入团购业务,对阿里而言,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接入团购业务之后,淘宝闪购就进一步拓展了自身的发展路径,实现了从“到家”到“到店”的业务延伸。

这对淘宝闪购而言,一方面,可以更好地释放流量价值,将电商和零售的流量实现嫁接,导入到店业务领域,推动淘宝闪购更快速地占据本地生活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商家资源的价值,也能吸引更多优质商家入驻,为团购提供更多供给。

如此一来,用户在淘宝闪购平台就有了更为丰富的选择,商家也能获得更多的客流。

这对各方而言,都不失为一件好事。

这样的全方位利好,同样在饿了么上演着。

饿了么在本地生活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大量商户资源和丰富的地推经验。重启到店团购业务对其而言是资源复用和业务自然延伸。

更值得一提的是高德。从导航业务起家的高德,上线多年来,积攒了超8亿的用户流量。正是这样的流量,阿里不愿放弃对高德潜力的挖掘,直接利用其杀入本地生活市场。

高德扫街榜——这个用“脚”评价店铺口碑的业务,一上线就受到了大众的欢迎。毕竟消费者苦网络商铺的虚假评价久矣。而高德为了让榜单更真实,直接引入了支付宝的芝麻信用体系,甚至宣布永不商业化。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来源:高德

高德所做的这一切,切实地打造了高德扫街榜的信誉口碑。自然构建了消费者从出行到消费的自然路线。

而其“导航-搜索-到店”的使用场景和团购业务可谓是天然相成

当用户出行使用高德规划路线时,高德顺势推荐周边相关团购套餐。这样精准的场景切入,使得转化变得水到渠成。

淘宝闪购、饿了么、高德三方接入团购,凭借各自都无比强大的流量支持,形成相互协调之势,共同构建着阿里消费大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第一批引入团购的选品上,阿里更多聚焦于一些高频消费品,例如奶茶、小吃、快餐店、连锁餐厅等。原因也很简单,消费者外出消费,“吃喝”在所难免,是必选项。从饮食消费入手,能够让消费者快速接收阿里推出的团购服务,从而建立最基层的消费墙。

综合看来,这次团购业务的推出,对阿里而言,是重中之重。

本地生活市场竞争加剧,美团焦头烂额

从阿里全面加码外卖业务开始,业内就开始推测,阿里什么时候开始发展到店业务?

10天前的高德扫街榜,给出了我们答案。

但那只是开始。10天的时间,阿里又再次攻入到店业务的核心。如此紧锣密鼓的动作,无一不在揭示着阿里的野心。

早在今年6月份,阿里似乎就已经开始了团购业务的部署。 据了解,这次阿里的团购业务,重点集中在饿了么。毕竟,除了强大的网络配送体系,饿了么还有极其强大的地推能力。

这意味着,一方面,饿了么能够快速获取市场迭代信息,并且在短时间内实现战略的落地;另一方面,极大限度地拓展商户资源,与商家达成深度的信任建构。

有消息透露,今年6月份,饿了么就计划招募销售地推人员超过 1000 人;9 月初,饿了么预计招募约 200 名即时物流众包经理,此外,还要招募二三十位商家中台侧的到店运营,负责制定商家成长体系、营销策略等。

阿里的战略前瞻和饿了么地推队伍的快速扩大,使得阿里在短期内实现了对到店业务的快速推进。

阿里此次对到店业务的拓展和推进,从本质上而言,是对本地生活市场的进一步加码。

“到店业务”“到家业务”是本地生活服务的极为重要的两项。从此前的“外卖大战”到“高德扫街榜”的推出,阿里所锚定的目标就只有一个,抢占本地生活服务市场。

团购业务,是阿里必然不可能放过的重要一环,这是其构建“到店业务”、完成服务闭环的最终一项

其核心目的,还是通过高德的LSB入口和榜单构建消费者信誉体系、借用淘宝闪购的“到家业务”和流量,以及饿了么的到店团队和履约能力,形成“发现-决策-导航-交易-履约”的闭环,从而实现阿里生态的协同作战。

这一举动,大大加强了阿里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竞争力。 这对美团和抖音来说,无疑是一场极大的冲击。

众所周知,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美团是绝对的领导者。其拥有“美团外卖”和“大众点评”两大王牌,构建了“到家+到店”的完整生态,商户覆盖和用户习惯培养方面优势巨大。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来源:百度

面对阿里的“强势进攻”,美团也在全面行动着。在“外卖大战”时,两家打得热火朝天;当高德扫街榜的推出,美团也宣布重启“品质外卖”来应对。

此外,美团还在加大对AI产品的投入和研发,凭借AI场景落地,来推进其本地生活服务的优化。

watermark,image_d2F0ZXJtYXJrLnBuZz94LW9zcy1wcm9jZXNzPWltYWdlL3Jlc2l6ZSxQXzEy,g_south,t_55,x_1,y_20

来源:微信

但这些,依旧架不住阿里的来势汹汹。

无独有偶,抖音也是阿里这场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争夺战的“受害者”。在本地生活服务中,抖音凭借着强大的用户流量和视频种草的模式,快速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站稳脚跟。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抖音是有着独特的优势的。

相比起“检索-选择”的转化路径,抖音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在其中增加了“浏览”。这也表明了它靠的不是提供服务取胜,而是激发消费者的内在消费潜力和欲望。

这也是为何,抖音更容易促进“冲动消费”和“爆款打造”。

但当阿里这个对手的强势来袭,抖音的潜在问题或许也会随之暴露。如何提高核销率、如何与商户和消费者打造深度信任、如何提高履约能力,都将是抖音需要面对的。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将持续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进行。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随着更多玩家入局到店团购,本地生活的服务形态将更加多元。
9月20日消息,淘宝今日正式启动到店团购业务,首批覆盖上海、深圳、嘉兴三个城市的核心商业区域,涵盖茶饮、甜品、正餐、自助餐及城市特色小吃等多个餐饮品类。在淘宝、支付宝、高德三端均有入口。淘宝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我们水到渠成的业务发展,从上线以来,消费者和商家都一直希望的优惠和服务能延展到堂食。因此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也已经相应升级,将继续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更好支持商家发展。”
同时在淘宝、支付宝、高德三个阿里体系最大的流量端口上线。
还有消息称,戴曾在会上表示,对MMC业务的投入不设上限。甚至还有新闻传出,阿里巴巴表示不会入局社区团购。面对市场上屡次猜测和传言,以及打得火热的团长争夺战,阿里巴巴此前一直都未露面。从此次戴的内部信来看,阿里巴巴十分重视这一新业务。在淘宝成立之初,阿里曾在内部独立搭建工作群,封闭所有消息。对于新出现的MMC业务,阿里内部并不认为这是社区团购模式。与此同时,阿里巴巴的野心在这一业务上显露无疑。
8月4日消息,大和发布研报称,重申阿里巴巴-SW“买入”评级,目标价260港元,将2023-24财年盈利预测下调9-10%,以反映有效税率较高。报告中称,阿里巴巴2022财年首季收入同比升4%,低于市场预期,虽然社区团购淘宝特价版的投资少于预期,但由于公司将持续投资,预期该新业务将拖累其业绩直至第二财季。截至发稿,阿里巴巴港股报193.1港元/股。
扛不住了,先走为上。
3月28日消息,淘宝买菜近日发布公示通知称,次日自提服务已停运,全国多个城市的淘宝买菜自提点也已经下线,现有业务调整为通过淘宝买菜-农场直发频道来做快递到家模式。意味着淘宝买菜逐步退出基于本地供应链发货的次日自提社区团购业务,转做基于产地发货的快递电商业务。
科技头版
一起见证改变世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