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步步紧逼,咬住美团不放,淘宝也来抢团购这块肥肉
马云来势汹汹,王兴退无可退。
阿里出手,大力加码团购业务
10天前,阿里甩出高德王炸,强势推出“高德扫街榜”。这一举动,被视为阿里切入到店业务的开始。
10天后,阿里又有了新动作。有消息透露,9月20日,淘宝闪购将在上海、深圳、嘉兴三城多个核心商圈开始试点团购业务。后续还会陆续上线全国其他一二线城市。
据了解,阿里此次推出的团购业务,将由淘宝闪购和饿了么共同提供,但会同时在淘宝、支付宝、高德三个阿里体系最大的流量端口上线。
淘宝自是不用说。作为国内位居前列的电商平台,其用户活跃度极高,且一直保持着增长的态势。在前不久的“外卖大战”中,淘宝闪购一战打响自己的名气,凭借着淘宝的一级流量入口,获得了极高的用户流量,淘宝闪购的日订单峰值最高可以达到1.2亿单。与此同时,淘宝闪购带动手淘DAU增长20%,并引入大量线下门店。

来源:微信
现在的淘宝闪购,可谓是甚嚣尘上。由“小时达”发展而来的淘宝闪购,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即时零售属性和本地生活运营能力。
经过了“外卖大战”的考验之后,淘宝闪购不管是用户流量、商家数量,还是履约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获得了大众的认可。
淘宝闪购接入团购业务,对阿里而言,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接入团购业务之后,淘宝闪购就进一步拓展了自身的发展路径,实现了从“到家”到“到店”的业务延伸。
这对淘宝闪购而言,一方面,可以更好地释放流量价值,将电商和零售的流量实现嫁接,导入到店业务领域,推动淘宝闪购更快速地占据本地生活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商家资源的价值,也能吸引更多优质商家入驻,为团购提供更多供给。
如此一来,用户在淘宝闪购平台就有了更为丰富的选择,商家也能获得更多的客流。
这对各方而言,都不失为一件好事。
这样的全方位利好,同样在饿了么上演着。
饿了么在本地生活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大量商户资源和丰富的地推经验。重启到店团购业务对其而言是资源复用和业务自然延伸。
更值得一提的是高德。从导航业务起家的高德,上线多年来,积攒了超8亿的用户流量。正是这样的流量,阿里不愿放弃对高德潜力的挖掘,直接利用其杀入本地生活市场。
高德扫街榜——这个用“脚”评价店铺口碑的业务,一上线就受到了大众的欢迎。毕竟消费者苦网络商铺的虚假评价久矣。而高德为了让榜单更真实,直接引入了支付宝的芝麻信用体系,甚至宣布永不商业化。

来源:高德
高德所做的这一切,切实地打造了高德扫街榜的信誉口碑。自然构建了消费者从出行到消费的自然路线。
而其“导航-搜索-到店”的使用场景和团购业务可谓是天然相成。
当用户出行使用高德规划路线时,高德顺势推荐周边相关团购套餐。这样精准的场景切入,使得转化变得水到渠成。
淘宝闪购、饿了么、高德三方接入团购,凭借各自都无比强大的流量支持,形成相互协调之势,共同构建着阿里消费大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第一批引入团购的选品上,阿里更多聚焦于一些高频消费品,例如奶茶、小吃、快餐店、连锁餐厅等。原因也很简单,消费者外出消费,“吃喝”在所难免,是必选项。从饮食消费入手,能够让消费者快速接收阿里推出的团购服务,从而建立最基层的消费墙。
综合看来,这次团购业务的推出,对阿里而言,是重中之重。
本地生活市场竞争加剧,美团焦头烂额
从阿里全面加码外卖业务开始,业内就开始推测,阿里什么时候开始发展到店业务?
10天前的高德扫街榜,给出了我们答案。
但那只是开始。10天的时间,阿里又再次攻入到店业务的核心。如此紧锣密鼓的动作,无一不在揭示着阿里的野心。
早在今年6月份,阿里似乎就已经开始了团购业务的部署。 据了解,这次阿里的团购业务,重点集中在饿了么。毕竟,除了强大的网络配送体系,饿了么还有极其强大的地推能力。
这意味着,一方面,饿了么能够快速获取市场迭代信息,并且在短时间内实现战略的落地;另一方面,极大限度地拓展商户资源,与商家达成深度的信任建构。
有消息透露,今年6月份,饿了么就计划招募销售地推人员超过 1000 人;9 月初,饿了么预计招募约 200 名即时物流众包经理,此外,还要招募二三十位商家中台侧的到店运营,负责制定商家成长体系、营销策略等。
阿里的战略前瞻和饿了么地推队伍的快速扩大,使得阿里在短期内实现了对到店业务的快速推进。
阿里此次对到店业务的拓展和推进,从本质上而言,是对本地生活市场的进一步加码。
“到店业务”和“到家业务”是本地生活服务的极为重要的两项。从此前的“外卖大战”到“高德扫街榜”的推出,阿里所锚定的目标就只有一个,抢占本地生活服务市场。
而团购业务,是阿里必然不可能放过的重要一环,这是其构建“到店业务”、完成服务闭环的最终一项。
其核心目的,还是通过高德的LSB入口和榜单构建消费者信誉体系、借用淘宝闪购的“到家业务”和流量,以及饿了么的到店团队和履约能力,形成“发现-决策-导航-交易-履约”的闭环,从而实现阿里生态的协同作战。
这一举动,大大加强了阿里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竞争力。 这对美团和抖音来说,无疑是一场极大的冲击。
众所周知,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美团是绝对的领导者。其拥有“美团外卖”和“大众点评”两大王牌,构建了“到家+到店”的完整生态,商户覆盖和用户习惯培养方面优势巨大。

来源:百度
面对阿里的“强势进攻”,美团也在全面行动着。在“外卖大战”时,两家打得热火朝天;当高德扫街榜的推出,美团也宣布重启“品质外卖”来应对。
此外,美团还在加大对AI产品的投入和研发,凭借AI场景落地,来推进其本地生活服务的优化。

来源:微信
但这些,依旧架不住阿里的来势汹汹。
无独有偶,抖音也是阿里这场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争夺战的“受害者”。在本地生活服务中,抖音凭借着强大的用户流量和视频种草的模式,快速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站稳脚跟。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抖音是有着独特的优势的。
相比起“检索-选择”的转化路径,抖音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在其中增加了“浏览”。这也表明了它靠的不是提供服务取胜,而是激发消费者的内在消费潜力和欲望。
这也是为何,抖音更容易促进“冲动消费”和“爆款打造”。
但当阿里这个对手的强势来袭,抖音的潜在问题或许也会随之暴露。如何提高核销率、如何与商户和消费者打造深度信任、如何提高履约能力,都将是抖音需要面对的。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将持续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进行。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