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全新ES8突然大降价,李斌疯狂爆单

科技头版
2025-09-23 09:07

李斌这步棋下得太狠了。

蔚来全新ES8正式上市,价格再降1万,引爆市场

在风起云涌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已然进入白热化状态,每一个品牌都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造车新势力代表之一的蔚来也不例外。

李斌说过一句话,“对于现在的蔚来而言,活下去是最重要的。”李斌深知,蔚来首先要做的,就是在这残酷的市场中生存下来,只有活下去,才有未来可言。

为了实现“活下去”这个目标,李斌显然是豁出去了。近日,蔚来宣布全新ES8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两个版本,并提供六座和七座两种布局,其中六座/七座行政豪华版起售价40.68万元,签名版起售价44.68万元。若选择BaaS电池租用方案,购车门槛可降至29.88万元。

图片

图源:蔚来汽车

新款ES8最低杀到30万以内,全系价格比预售时再低1万元。

图片

图源:蔚来汽车

蔚来全新ES8价格一降再降,在业内掀起了一阵风暴。

首先,在预售发布的时候,全新ES8的定价已经吓了市场一跳。

彼时,该车预售发布价格为:行政豪华版六座/七座预售价为41.68万元起,采用Baasa电池租用方式购买,预售价为30.88万元起;行政签名版预售价为45.68万元起,采用Baas电池租用方式购买,预售价为34.88万元起。

作为参考,上一代蔚来ES8采用电池租用服务后为42.8万-47万元。正式上市价格公布后,也就是说,全新ES8采用电池租用服务便宜超12万元。

众所周知,之前李斌对于“不降价”的态度,那叫一个强硬。过去几年,李斌一直传递蔚来不降价的信号。2019年,李斌公开表态绝不参与价格战,坚定地维护着蔚来的高端定位。

2021年,在二手车业务发布会上,李斌也明确说过,蔚来的第一点理念就是“不降价”。那时的李斌,对蔚来的品牌价值充满了信心。

然而,商场如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当行业进入大洗牌阶段,活下去才成为了最重要的目标。李斌“不装了”,直接摊牌降价,打得市场猝不及防。

李斌在新款ES8发布会上称,如果蔚来继续保持高价,很难参与市场竞争。新款ES8现在的成本比那时候(老款ES8)低很多,现在这个价格仍然有毛利,“老用户劝我不要太在乎他们的感受,蔚来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问题来了,新ES8价格下探,杀进30万以内,能赚到钱吗?对此,李斌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表示,这主要与技术创新、管理效率提升等有关,这一定价有合理毛利,并未采取价格战方式,“不用担心我们不赚钱。”

换句话来说,蔚来通过持续的技术革新,降本增效,让其在销量和利润之间的选择更为从容。

价格下探,李斌显然是把宝押在了全新ES8身上。那么,这款车表现如何?答案是:爆了。

具体数据我们不得而知,因为蔚来及李斌方面对此三缄其口。不过综合李斌的口吻及市场消息,新款ES8的火爆程度肉眼可见。

李斌表示现在车企晒订单已经变成了一个偏向营销的事情,这对于产销的匹配会造成一些压力,也会变成自己给自己挖坑。

“蔚来不会公布订单情况,但是可以透露目前锁单情况不错,比预期要好一些,现在不再说爆单这个梗了。”

不晒订单这事倒是有点“逆向而行”,耐人寻味。毕竟不少车企都喜欢晒“战报”,如果数据漂亮,几乎没有一家车企会放弃这个宣传点。

像今年小米YU7上市,3分钟订单破20万,1小时达28.9万台、18小时锁单24万台,直接刷新行业纪录;华为与江淮联手打造的尊界S800上市67天大定突破10000台,夺得高端市场青睐……

按照李斌说的,仔细琢磨,这话不无道理。产销不匹配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一旦车企实际产能无法跟上,就会导致交付延迟,引发消费者的不满和信任危机。

像小米YU7上市之后,就遇到过类似的风波。众所周知,在开启预售后不久,小米YU7就陷入了一场“退定风波”。彼时,有不少车主在付了定金后,冷静下来才发现自己要一年后才能提车,于是后悔了。

在这场风波中,不少友商还“掺和”了一脚,销售连夜行动,表示愿意帮用户全数补齐小米YU7的5000元定金。

按照李斌的理解,就目前蔚来的情况,公布订单数据可能就像给自己挖了个坑,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危机四伏。

李斌透露,近期公司已把产能提升到了4万多辆。他表示,如果(当前)产能还不能满足大家需求,蔚来将为用户补贴明年购置税差额,以及整车积分红包。

当然了,车企晒或不晒订单,本身这个行为并无好坏之分。市场更为看重的是车企用实际的产品表现和用户口碑来证明自己,在流量营销之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售后服务上,这种做法或许更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尊重。

那么,为什么说蔚来全新ES8爆了?

据了解,9月20日晚九点半,蔚来全新ES8正式开启锁单。由于瞬间涌入的用户数量巨大,蔚来官方APP甚至出现了短暂的宕机现象,许多用户需要反复刷新页面才能完成操作。

另外,李斌还透露,近10天有15万人试驾过这款新车,有很多人甚至是在深夜完成的试驾。

虽然具体数据官方不公布,但现在看来,李斌显然押对宝了。

2025,蔚来和李斌的关键之年

风水轮流转,今年,蔚来“绝地反击”,正在迎来阶段性转折。

今年是蔚来的“四个大年”,包括换电站建设大年、产品大年、技术大年、国际化大年。同时,李斌还提出了“今年四季度要盈利”的目标。

为此,蔚来和李斌全力以赴展开了一系列动作,也迎来了不少好消息。

2月,一名即将离职的员工在蔚来内部论坛发布长文,呼吁公司应“尽快从务虚转化为务实,以市场为导向,拒绝幻想和口嗨,集中资源,直面现实”。对此,李斌很快回复,“谢谢大家的建议,提升全员经营意识,从我自己做起。”

3月以来,李斌启动内部改革,团队迎来调整。彼时有媒体爆料李斌内部讲话详解组织变革:“要把蔚来的尊严挣回来”。

在产品方面,除了全新ES8,乐道L90也成为了爆款。数据显示,8月,蔚来交付新车31305台,同比增长55.2%,创下历史新高。上市不到一个月的乐道L90交付量破万,成为蔚来目前销量破万最快的车型。

与此同时,蔚来的表现也振奋了市场。近几个月,蔚来股价整体上扬,9月19日,蔚来港股盘中达到60.35港元/股,刷新了年内股价纪录。截至2025年9月22日港股收盘,蔚来最新市值1408亿港元。

图片

图源:百度股市通

当然了,李斌放手一搏的背后,还得益于“金主”的撑腰。

就在不久前,蔚来宣布成功完成一笔1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2亿)的融资。距离上一次融资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亿)的动作,仅仅过去了7天。

今年,蔚来已经展开了三次融资,到账超180亿元。在“烧钱”的车圈,没有钱寸步难行是业内共识,及时补充弹药的蔚来显然如虎添翼,为接下来的战斗增添了几分底气。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造车是一笔烧钱的生意。就目前而言,造车多年,蔚来自身仍然没有实现自我“造血”,走向正循环。对于蔚来来说,如何盈利是一道始终绕不过去的难题。

车企“淘汰赛”还在继续,在今天弱肉强食的存量时代,没有品牌能有停下来喘息的机会。

面对行业的未来,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的判断是,中国汽车行业未来五年将迎来一次“大洗牌”,最终可能只会剩下五家左右的本土企业。他直言,现在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敢说自己已经稳操胜券,大家都在拼尽全力。

2025年是蔚来和李斌的关键之年,这一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接下来,蔚来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信心,不断努力,才能在汽车行业的浪潮中站稳脚跟。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的钱都亏在明处,资产负债表非常干净。
要做的很简单,就是用户造一部好用的手机,而且每年就开发一款手机,像苹果一样。”
4月30日消息,今日,在汽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创始人兼CEO表示,100度电池包推出以来,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选购率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同时,称,4月18日,也将正式开放预订按年灵活升级100度电池包,并将于6月正式开启服务。
4月15日消息,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在第10万辆量产车下线仪式上,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表示,一直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成为用户最满意的公司。同时,提到,3年前,所有人说没有工厂,还想卖车?认为,在汽车市场,消费者绝对不会纯情怀埋单。此外,还表示,10万辆对于说只是很小的起点。而的100万辆,会在比我们以为的更早的时间到来。
1月11日消息,日前,在媒体沟通会上,当被问及特斯拉国产Model Y对汽车的影响时,创始人、董事长、CEO表示,特斯拉选择的路挺好,也有自己的路,这条路也挺好。称,并不是每一个公司都要推出每个人都买得起的车,其实特斯拉也做不到。汽车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聚焦的是宝马、奔驰、奥迪这些主流高端市场。
昨日,第四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峰会在南京举行。会上,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在演讲中提到,与已经有百年历史的传统汽车业巨头相比,还是个一年级的学生。
5月24日消息,日前,汽车创始人兼CEO在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发表演讲。他提到,从定位的角度讲,跟中国一般的汽车公司不一样。“我们上来就进军高端市场,传统像宝马、奔驰、奥迪这样的市场,可能...
3月25日消息,近日,《晚点LatePost》分享了一则其与汽车创始人的对话。在采访中表示,自己是一个危机意识比较强的人。谈及2019年哪个时刻最难,称,电池召回那时候是最难的,因为它触及了用户利益,也不是预期中的事情。此外,认为,从现在到2025年,是智能汽车寻找终极产品的时间,过程之中各种技术都会慢慢收敛。至于的终极形态预期,主要还是在自动驾驶。
3月2日消息,汽车今日公布截至12月31日的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随后,公司创始人兼CEO等高管出席财报电话会议。在财报会议上透露,汽车在2020年研发投入达到亿元,2021年计划翻番至50亿元。汽车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其第四季度营收亿元,同比增长;全年营收达亿元,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