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人设大反转,向周鸿祎诉苦:我是社恐,被迫做的网红

科技头版
2025-09-26 09:15

一切为了流量。

罗永浩最新播客对话周鸿祎,大谈企业家做网红

谁能想到,那个以一己之力掀起“西贝预制菜”风波的罗永浩,竟然是个中度社恐?而且这还是罗永浩自己亲口说出来的。

近日,罗永浩最新一期视频播客节目请来了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两人就企业家打造IP、AI等话题聊了差不多4个小时,堪称干货满满。

图片

图源:罗永浩播客节目视频截图

流量在任何人面前都是香饽饽,去年开始,我们可以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商界大佬和企业家亲自下场,化身“网红”,积极争抢流量,打造个人IP,企业家做网红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

为此,罗永浩开门见山,直接问周鸿祎如何看待打造企业家IP这个问题?

周鸿祎提到了抖音,在流量全跑到短视频的情况下,一个企业是要卖货的,是要宣传自己的,那就必须要跟着。而且他认为,这可能也是时代的要求,大家比较能接受的是企业创始人或一把手的形象。

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周鸿祎还举例,“前段时间有个中国前首富被人网暴了,他也挺委屈的。反过来说时代变了,网民对你不是很了解,你不出来发出你的声音,你没有你的粉丝,那么就只能是你的对手发声音。”

图片

图源:罗永浩播客节目视频截图

结合“中国前首富”“网暴”这两个关键词,周鸿祎提到的应该就是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

众所周知,去年2月,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去世后,钟睒睒和农夫山泉就陷入了一系列的舆论风波。那段时间里,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对农夫山泉和钟睒睒的质疑和批评声,农夫山泉的口碑和销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直到今年7月,娃哈哈遗产争夺战打响后,钟睒睒和农夫山泉才明显实现了口碑反转。

在如今的舆论场中,信息传播迅速且复杂,如果企业家不主动发声,就很容易被误解和曲解。按照周鸿祎说的,这位中国前首富平时或许就应该多走出来,发出自己的声音。

综上,周鸿祎表示要向罗永浩学习,要以罗永浩为榜样。

罗永浩回应表示,自己是先成为网红后才开始创业的,与周鸿祎先成为成功企业家再逐渐面对公众的经历有所不同。

“我是没得选,就是我做网红,也不是有意识的行为,我当年在那个学校教书,然后我上课的录音突然就传开了,就被迫成了一个网红。”罗永浩表示,以前说自己有些社恐但没有人相信,其实自己是中度社恐。

当然了,虽然这里罗永浩说自己是“被迫成网红”的,但大多时候,罗永浩对自己的网红身份还是相当认可的。

去年8月,罗永浩和俞敏洪的“恩怨纠葛”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彼时罗永浩长文回应蹭俞敏洪流量一事称,我是中国第一代网红,也是中国绝无仅有的红了20年的网红;作为自带流量的体质,我火力全开的时候,每年能上一两百个热搜,我就是流量本量。

话里话外相当“狂气”。总之一句话:流量还是太香了。

不过,罗永浩也承认,当网红确实给他带来了不少好处。在后续创业过程中,他发现网红身份对企业有帮助,因此即使有时不喜欢,也会为了企业需求而继续做网红相关的事情。

对于这个观点,周鸿祎也是认同的。此前周鸿祎曾坦言,做网红的目的,就是为AI产品代言,给360节省广告费。

周鸿祎表示,好处是先去积累流量为产品推出做准备,“如果我没有粉丝,没有流量,那我还要经历一个这个冷启动就太弱了。所以我觉得好处是非常大的。”

不过,有得必有失,周鸿祎也提到了“流量反噬”,因为一直在做AI的科普,最开始有人觉得我不务正业,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说那你可能能赶上这点流量,它是会有反噬作用的。你流量越大,知道的人越多,就一定会有人看你不顺眼,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你。

周鸿祎力挺企业家做网红

简单总结一下周鸿祎的观点。

互联网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企业家们打造个人IP,积极争夺流量,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影响力,更是为了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享受流量红利的同时,也要做好应对流量反噬的准备。

周鸿祎的观点显然是力挺企业家做网红,去年1月,周鸿祎在直播中谈及企业家要不要当网红,他表示如果有可能,都要去当网红。张朝阳的观点亦是如此。

张朝阳,搜狐公司创始人,被称为“中国互联网第一人”。

去年6月,张朝阳表示,“这是每个企业负责人营销策略的选择。现在企业家网红现象的出现是比较好的事情,网红比较了解新时代的传播模式,其实是事半功倍的方法。”

另外,他提到,对于公众来讲,以前没有企业家,公众可能更多关注娱乐明星,现在可以转向对企业家的关注,可能对人生更广泛的方面有助益和启发。

周鸿祎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截至目前,周鸿祎抖音粉丝已经达到1582.4万,影响力不小。

图片

周鸿祎账号 图源:抖音

自家老板做网红,效果自然还是有的。去年年初,360的股价一度跌至5.99元的历史低点。但是当周鸿祎重新开始在互联网上活跃起来,也给360股价带来了明显的正反馈。截至2025年9月25日A股收盘,三六零报11.59元/股,最新市值811.25亿。

图片

图源:百度股市通

企业家当网红,背后的原因也不难理解。互联网步入存量时代,用户增长触及天花板,对于企业来说,只有抓住流量,才能获得更多曝光度,为企业和品牌实现引流。

如今活跃在互联网上的网红企业家有不少,像小米雷军、格力董明珠、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等等,他们的流量热度也不低。

不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高度透明的互联网时代,任何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被放大并引发广泛讨论。企业家下场做网红,并不是一件没有风险的事,一旦翻车陷入舆论争议,瞬间就会被流量反噬。

对于企业家来说,争夺流量并不是最终目的,流量也不是万能解药,最后还是要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获得市场的认可。

对于企业家IP营销,长城汽车魏建军觉得,这因企业而定,因人而定。流量时代,流量不是万能的。

他认为高质量的流量才有价值,“不传播正能量,不被主流价值观认可,流量大也带不来什么价值。我们提出要做高质量的产品、服务和信用,在问题面前绝不推诿,与用户交流一定要尊重他们的选择,为他们带来更多价值。”

这或许又给我们提供了更为细致深入的角度理解企业家做IP。

周鸿祎押宝AI

在这场对话中,罗永浩和周鸿祎还聊到了AI。

周鸿祎表示AI整体进化速度远超预期,但AGI(通用人工智能)短期内不会到来。

对于AI的未来,周鸿祎偏向“乐观派”,AI的一个价值就是帮人类解决科技的突破。技术如果再不进步,人类文明会出问题,所以从这一点我还是科技向善的理论。

周鸿祎强调,公司正在推动员工使用AI,他明确表示,“我要求用AI之后,如果再不用AI,拒绝用AI的人,那我就有理由裁掉他了”。他进一步指出,这并不是他个人要淘汰员工,而是AI时代的趋势。

类似的观点周鸿祎之前也说过。今年6月,周鸿祎发布视频称,“我准备干掉360整个市场部,这样一年可以给公司省下几千万。”

图片

图源:周鸿祎抖音视频

当然,那个时候周鸿祎放话要“干掉360整个市场部”,本质上还是为了给新产品做宣传。彼时,周鸿祎是打算用自家的“纳米AI”筹备整场发布会——让产品自己来发布自己。

周鸿祎表示,这不是一拍脑袋就做的决定,他是为了验证一下,AI到底是不是能让人变成超级个体。

总之,周鸿祎传达的信号就是——360相当重视AI。

财报数据显示,360自2022年以来已连续三年亏损,累计净亏37.9亿元。360押宝AI或许也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毕竟,AI时代来临,如果不跟上时代潮流,很快就会被其他企业甩在身后。

1、该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电商派观点或立场,文章为作者本人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相关阅读
5月13日消息,今日午间,罗永浩转发并评论关于鸿造车新闻的一则微博,并表示:嗯,生命不息,折腾不止,这是企业家精神。对此,罗永浩回复称,放心,没有这个打算,就算再落魄,也不会去搞财经、市值这类的东西。关于赚了钱是否再把锤子品牌收回来的问题,罗永浩称:目前来说还没有想好,我们还是得先把当下的事情做好;如果有机会和时间分配得过来,我以后还是会做自己的品牌与产品。
9月22日消息,罗永浩官方发布预告,宣布视频博客的下一位嘉宾是鸿,对谈视频将于9月24日上线。
9月24日消息,罗永浩鸿深度对谈。鸿表示,未来智能体不能把它看成软件。“我再给你说几个有意思的东西,可能会回答你的一些问题。它非常像人,第一点我讲的它专业化,第二个智能体会出错,但这个出错既不是幻觉,也不是训练的问题是它像人一样会倦怠。一个智能体,你给他指令太多,让他干太多的活,他做到一定时候他会拒绝执行指令,或者开始乱执行指令,会敷衍。它的注意力失效。就有点像你跟你的员工谈话,你给他的让他一个实习生干50件事儿。你布置到第48件的时候,他第一件事已经忘了,他的注意力就这么多。即使他记都记到本子上,他走着走着他就会乱”鸿说。
9月17日消息,厦门2025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上,360集团创始人鸿带来《拥抱智能体,推动新工业革命智能化转型》的演讲。他表示,工业专业智能体市场潜力超传统软件10倍。鸿解释:“传统软件需要人主动操作,效果还受使用者能力影响;专业智能体既能替代软件工具属性,又能替代人力执行属性,降成本、提质量,降本增效更优效。”
DeepSeek绝不会是梁文锋才华的尽头。
7月24日消息,在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开幕式期间,360集团创始人鸿就智能体发展路径、安全挑战及应用前景等话题发表观点。他强调,当前智能体正从概念走向实践,中国凭借丰富的应用场景迎来发展机遇,各行各业都有机会被智能体重塑。
7月23日消息,“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于7月23日-25日在北京举行。360公司董事长鸿谈到,智能体要往专业的方向走,如果智能体往通用的方向走,那最后一定跟大模型会撞在一块的。鸿认为,智能体真正的壁垒是专业的推理模型、专业的数据和知识库、专业的工具、专业的业务流、专业的业务流程。“只有做专业垂直的智能体,才能形成自己的技术壁垒。”
7月23日消息,2025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大会举行。360集团创始人鸿在与媒体对话时提到了智能眼镜,他坦言,眼镜其实不好做,人的本性是不爱戴眼镜的,“我只听说过大家花钱去做近视眼手术,没听过谁花钱把自己整成近视眼的。”同时,眼镜的功能越多就越重,越重就更戴不下去。所以,鸿直言,眼镜如果没有投射和显示的功能,那为什么不直接做个耳机,那样更轻便。
7月23日消息,360公司董事长鸿表示,DeepSeek是世界第一个把大模型免费、开源的”,这对中国大模型产业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
科技头版
一起见证改变世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