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国际市场大变天,中国卖家占比突破50%
1.全面渗透
从亚马逊美国站的份额突破,到全球多平台的全面渗透,中国卖家正以不可逆转的态势改写全球电商格局。
Marketplace Pulse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卖家占亚马逊全球活跃卖家基数达50.03%,首次超过半数,除日本外,中国卖家在各主要市场均为数量最多的卖家群体。

中国卖家占比超半数 图源:Marketplace Pulse
都说水滴石穿,中国卖家在全球电商领域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一场持续十年的蓄力突破。
回过头来看,在2015年中国卖家仅占亚马逊新注册卖家的7.1%,彼时美国卖家以70.6%的占比牢牢掌控市场主导权。
但经过十年的发展,这一格局发生了颠覆性变化:2024年新注册卖家群体中,中国卖家占比飙升至62.3%,美国卖家则下滑至26.8%,攻守之势彻底逆转。

十年间的变化 图源:Marketplace Pulse
这一爆发式增长的背后,是多重核心优势的叠加后的结果:在供应链端,中国完善的制造业体系提供了从研发到生产的全链条支撑,让卖家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在技术端,AI工具的普及打破了本地化壁垒,可以大规模处理翻译、优化,甚至文化适应,为卖家出海扫清障碍。
坦白来说,中国卖家能够在海外电商市场做大做强,并不是意见难以预料的事情,甚至这一趋势早已显现,SmartScout Insight此前公布的一份报告就很好证明了中国卖家对于亚马逊的重要性。
报告数据显示,在亚马逊卖家数量排名前20的城市中,有13个都是中国城市,其中深圳更是以10.26万的亚马逊卖家规模,创下超过纽约与布鲁克林总和6倍的纪录。

亚马逊卖家数量最多的20个城市 图源:Datawrapper
另外,在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卖家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就已经超过了50%,而从目前的发展来看,这种主导地位正在覆盖亚马逊整个国际业务。
2.疯抢中国卖家
实际上,此前CNBC就曾指出,第三方卖家占亚马逊网站所有产品销售额的约60%。其中,许多卖家要么从中国进货,要么本身就是中国卖家。
Jungle Scout之前发布的《2024亚马逊卖家状况报告》更是显示,超过70%的亚马逊卖家和品牌的货源在中国,这一占比比排名第二、第三的美国和印度加起来还多。

2024亚马逊卖家状况报告图源:Jungle Scout
中国卖家不仅在亚马逊上“霸屏”,在其他电商平台中国卖家也是妥妥的主力。
今年年中Jumia官方发布一则数据指出,彼时Jumia平台上已有约12000位国际卖家,其中大多数来自中国,这些中国卖家为平台贡献了三分之一的商品销售额,并且中国卖家的数量还在不断上涨,有望进一步带动其跨境板块的年增长率。

Jumia国际卖家大部分来自中国 图源:Modern Retail
中国卖家的供应链实力与市场活力,也正让全球电商平台掀起一场“抢商大战”,各大平台纷纷开始大力招揽中国卖家。
例如在本月初,有“韩国亚马逊”之称的Coupang就发布公告称,平台将面向中国卖家推出极速开店模式,助力中国卖家更丝滑布局韩国本土市场。
详细来看,这一模式下中国卖家入驻Coupang无需注册韩国本地公司,凭中国企业主体及相关资料信息,就可直接申请Coupang本土店,最快1天就能完成开店。并且在入驻前90天,新买家还能享受免月度服务费和交易提佣福利,进一步降低了前期投入成本。

Coupang推出极速开店模式 图源:Coupang跨境电商
但需要注意的是,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并未转化为同等的盈利实力,这是目前很多中国卖家全球扩张路上的显著痛点。本次Marketplace Pulse数据显示,尽管中国卖家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但美国卖家在创收方面仍保持优势。
Marketplace Pulse估计道,美国卖家的平均收入为884,958美元,是中国卖家393,557美元的两倍还多。甚至从全球来看,这种情况依然存在,Marketplace Pulse表示尽管中国卖家占据了大多数份额,但在全球第三方交易收入中所占比例仅为39%。
总的来说,中国卖家突破50%份额的里程碑无疑是值得庆贺的,但目前部分中国卖家仍停留在“低价走量”的模式,对品牌建设、用户体验与合规经营的投入不足,在一些消费场景中很难与本土卖家抗衡。
中国卖家的下一轮增长,将从“拼价格、拼数量”转向“拼品牌、拼体验”,如何破解“规模与利润失衡”的难题,是中国卖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电商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3、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info@dsb.cn
